陳日益
季節(jié)性情感障礙,是心理上的“感冒”,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注意,并要進行及時的調適,以免防止發(fā)展成更為嚴重的抑郁癥。
每當進入冬季,一些人容易出現(xiàn)莫名的煩躁、易怒,干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來,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記憶力減退等情況,但檢查卻不是生理疾病所致。一旦氣候轉暖,春回大地,這些癥狀便會在不知不覺中自行消失,情緒與神態(tài)也恢復正常。
有專家稱這種狀況是患上了季節(jié)性情感障礙,是心理上的“感冒”,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注意,并要進行及時的調適,以防止發(fā)展成更為嚴重的抑郁癥。
冬季為何易情緒異常
現(xiàn)代醫(yī)療氣象學研究證明:這種所謂的“心理感冒”,與季節(jié)變化密切相關。其原因主要在于人體生物鐘不能適應冬季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jié)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造成情緒與精神狀態(tài)的失常。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冬日氣候寒冷,草枯葉爛,萬物凋零,自然界一派蕭條景象,一些人容易因此觸景生情,產(chǎn)生凄涼之感,給人體帶來負面影響,從而出現(xiàn)情緒低落、郁郁寡歡、百無聊賴等情況。
其次,冬季晝短夜長,還容易出現(xiàn)陰暗天氣,使日光照射時間大大縮短,導致人體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再加上氣溫明顯降低,人們到戶外活動減少。這些都不利于人們情緒的調節(jié),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疲勞感加重、思維遲緩等。
第三,冬季人們的社交活動相對較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足,也不利于情緒的緩解和宣泄,這樣容易誘發(fā)心情煩躁、坐立不安或自信心減弱、情緒沮喪等不良現(xiàn)象。
第四,從生理角度講,人的身體面對外界寒冷的刺激,會有一種自我應激調節(jié)反應,如出現(xiàn)血壓升高等狀態(tài),從而造成人的煩躁不安等情緒異常。
有關調查統(tǒng)計表明:常年工作或生活于室內的人,尤其是體質較弱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勞動者,以及那些多愁善感的中老年人,還有平素對寒冷的刺激比較敏感的,比一般人更易產(chǎn)生冬季“心理感冒”。
看看你是否患了心理感冒
你是否患了“心理感冒”?可以通過以下專家總結出來的要點進行自我對照:
1.總感到情緒低沉、悶悶不樂;
2.對生活感到?jīng)]意思、沒勁;
3.感覺思維和反應總是比平時慢半拍;
4.遇到事情常常自責、內疚,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
5.容易疲勞、不愿活動;
6.心中有莫名其妙的煩惱;
7.睡眠時間增長,自信心減弱;
8.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容易分散;
9.特別容易受驚,也容易感傷,感情脆弱;
10.抱怨身體各處疼痛,但又查不出問題;
11.食欲不振或者依靠暴飲暴食來對抗情緒的不適;
12.遇到有魅力的異性,卻絲毫感覺不到對自己的吸引力;
13.不再注意自己的儀表,邋邋遢遢。
一旦出現(xiàn)以上情況(不一定每條都對上),就有可能是患上“心理感冒”了。
冬季,學會調節(jié)你的情緒
患者除了要早就診,以利盡早得到積極合理治療外,在日常中還要積極主動地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這對及時走出“心理感冒”的困境大有裨益。以下幾種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1.延長光照時間:
研究發(fā)現(xiàn):當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加,它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因此,在日照少的冬季,只要天氣和時間許可,人們就應自覺地多到戶外曬曬太陽,既可暖和身體,又能多呼吸新鮮空氣,并使人心情開朗。
2.加強體育鍛煉:
冬天經(jīng)常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不僅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耐寒抗病能力,而且可調整機體的植物神經(jīng)功能,減輕緊張、激怒、焦慮、抑郁等癥狀。由于冬季氣候條件的關系,外出鍛煉應講究時間的選擇,專家認為以每日的上午8時至11時和下午2時至5時這兩個時段為最佳,并要在沒有霧的時候進行。
3.積極參與社交:
在力所能及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多走出家門,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社交活動,把自己融入社會大家庭之中,與他人多交朋友、多交談;并要培養(yǎng)多種業(yè)余愛好,如琴、棋、書、畫等,使業(yè)余生活更加豐富充實,這些都有利于放松情緒,忘記孤獨和煩惱,調節(jié)好心情。
4.保持情緒樂觀:
平時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樂觀情緒,心胸要開闊、豁達,保持意志安逸寧靜,且要科學安排日常生活,注意起居規(guī)律,勞逸結合(但要避免太多的臥床時間),防止過度勞累,使心情舒暢。同時,可用色彩調節(jié)心情:從服飾到家庭、辦公室的環(huán)境,在冬季有意識變換或增加一些鮮艷、溫暖的顏色,幫助自己盡量開朗和增強自信心。
5.學會自我解脫:
當情緒低落時,不妨做些其他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如看書、運動、觀看喜樂內容的影視節(jié)目或聽聽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較歡快的音樂等;也可與家人或談得來的親朋好友進行交流,相互疏導壓力,一吐為快。必要時不妨求助于心理醫(yī)生,進行適當?shù)男睦碜稍兣c調適。
6.合理食物調節(jié):
在冬季,可適當多吃些高熱量、有健腦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狗肉、牛肉、羊肉、雞肉、鴿肉、桂圓、栗子、核桃、香菜、韭菜、大蒜、洋蔥等;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如紅椒、青花菜、西紅柿、紅薯等)和水果(如草莓、橘子、石榴、獼猴桃、橙子、紅棗、山楂、葡萄等),以及富含維生素B1、B2的豆類、乳類、花生、動物內臟等,以調節(jié)大腦的功能,保持體力充沛,使精神振奮,對防治“心理感冒”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