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振文
壹
魯迅有魯迅的怪脾氣。他一生厭惡虛偽,因此,常常辭謝那些無謂的飯局。許壽裳是魯迅一生最好的朋友,他說魯迅“生平游覽極少,酬應最怕,大抵可辭則辭”。類似這樣的話,和魯迅過從甚密的林語堂、孫伏園等人也說過。當然,和許壽裳這樣的老朋友一起吃飯不算應酬,也不在“可辭則辭”的范圍。
1912年至1919年魯迅住在南城紹興會館的時候,還是完全的單身生活,吃飯不方便,因此,在飯館和人吃飯的時候很是不少,但聚會的對象總是很固定的幾個人,如許壽裳、齊壽山、錢稻孫、戴螺舲、許季上等,這些人都是教育部里和魯迅最要好的同事,也大都住在相距不遠的各個會館。
離開紹興會館搬到八道灣后,魯迅過上了相對穩(wěn)定的大家庭生活,偏僻的八道灣的住宅又遠離會館和飯館眾多的南城,和同事們聚餐的時候就少了起來。但是,1920年8月魯迅在北京大學擔任中國小說史課程之后,和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們的往還多了起來。魯迅日記中多次記載了與北大同事們的宴飲情形。如1921年8月22日:“晚尹默在中央公園招飯,并晤士遠、玄同、幼漁、兼士及張君鳳舉,名黃。”9月1日:“晚馬幼漁招飯于宴賓樓,同席張鳳舉、蕭友梅、錢玄同、沈士遠、尹默、兼士。”隨著周氏兄弟文名的鵲起,八道灣11號逐漸成了以北大教授為主的文人學士們經(jīng)常聚集的社交中心。如1923年元旦,魯迅做東邀請徐耀辰、張鳳舉、沈士遠、尹默、孫伏園午飯。2月17日農歷正月初二,周作^做東邀請郁達夫、張鳳舉、徐耀辰、沈士遠、沈尹默、沈兼士、馬幼漁、朱遢先等吃飯談天。
貳
1923年7月中旬,幾十年來一直親密無間的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突然鬧翻了,事情過后僅僅幾天,魯迅就從八道灣11號這個自己親手打造的原打算兄弟三人一起住下去的相當寬綽的大宅子搬了出來。臨時租住的地方是西四磚塔胡同61號院的三間小房子,和寬敞的八道灣11號相比,這里寒酸和逼仄了許多。雖然有活潑可愛的紹興小老鄉(xiāng)俞氏三姐妹俞芬、俞芳、俞藻在這里作伴居住,但她們也是這里的房客,再加上魯迅夫婦搬出來后,母親魯瑞也無心在八道灣長住下去,而磚塔胡同的房子實在只能容納他們夫婦兩人各住一間。魯迅知道在這里住下去不是長久之計。從8月16號開始,他就隔三差五地到四近看屋,看過十二三處屋子后,9月24日,終于看好了在前桃園的一處屋子,買賣雙方卻因為對簽署契約的程序意見不合最后不歡而散。從這天開始,魯迅終因兄弟分手造成的內心抑郁和連續(xù)多日的奔波勞頓而肺病復發(fā)。魯迅這次發(fā)病很是沉重,很長時間只能喝得下米汁和魚湯。但魯迅并沒有停止到各處看房子。半壁街、德勝門內、針尖胡同、阜成門內、達子廟,這些都是魯迅奔走過的地方。到了10月30日,終于在阜城門內三條胡同“買定第廿一號門牌舊屋六間,議價八百,當點裝修并丈量訖,付定泉十元”。魯迅很是興奮,第二天晚上就繪制了三張未來新居的布局圖。
接下來好幾個月,魯迅在這個未來的莊窠上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畢竟,他很需要一個安穩(wěn)的巢穴來安頓疲弱的身心。房子的過戶注冊和拆舊建新都是繁瑣的事情,不過,魯迅是個不憚瑣細事務的人,而且,在這過程中,還有崇拜魯迅的教育部的同事李慎齋一直熱心地幫他操持。
在磚塔胡同的9個月,是魯迅一生中情緒和身體的低潮期。和門庭若市的八道灣相比,這里就冷清多了。除了孫伏園、宋紫佩、許欽文這樣熟稔的紹興老鄉(xiāng)和新認識但一見如故的北大同事郁達夫等人,幾乎沒有其他的訪客。過去新年的時候,八道灣總會邀請一大幫北大的教授吃飯談天,做竟日之樂。而1924年在磚塔胡同度過的春節(jié)就只能他一個人喝悶酒了,《魯迅日記》載,2月4日:“舊歷除夕也,飲酒特多。”6日:“夜失眠,盡酒一瓶?!背诉^年,平時這種“失眠”和“飲酒特多”的時候也還有過好幾次。
這個時期的魯迅不愿見人是可以理解的。1923年10月23日孫伏園給魯迅寫信,說到想介紹北京大學的章廷謙和他的夫人孫斐君到家里拜訪魯迅,魯迅的許多比自己年輕的好朋友都是經(jīng)過孫伏園介紹認識的,如李小峰、許欽文、章衣萍等,但這一次魯迅卻給孫伏園回信說:“昨函謂一撮毛君及夫人擬見訪,甚感甚感。但記得我已曾將定例聲明,即一者不再與新認識的人往還,二者不再與陌生人認識。我與一撮毛君認識大約是在四五年前,其實還在真正‘章小人nin’時代,當然不能算新,則倘蒙枉顧,自然決不能稍說魘話。然于其夫人則確系陌生,則見之即與定例第二項違反,所以深望代為辭謝,至托至托。此事并無他種壞主意,無非熟人一多,世務亦隨之而加,于其在病院也有關心之義務,而偶或相遇也有必當有恭敬鞠躬之行為,此種雖系小事,但亦為‘天下從此多事’之一分子,故不如銷聲匿跡之為愈耳?!碑斎?,后來章廷謙的夫人孫斐君還是和魯迅認識了,而且,章廷謙和夫人孫斐君此后不久都參與了語絲社,1927年以后章廷謙又緊隨魯迅到廈門大學任教,魯迅每次給章廷謙寫信的時候,都會親切地問候他的夫人斐君。但從這封信還是可以看出,本來就討厭交際的魯迅,在1923年兄弟分手后是多么“不愿有虛應酬”。(孫伏園《魯迅先生二三事》)
當然,在磚塔胡同也并不全是讓人郁悶的事情。1923年8月,他的第一本小說集《吶喊》在新潮社出版了,年底,他在北大的講課《中國小說史略》也在同一個出版社出版了。他把兩本自己的新書都寄給了過去經(jīng)常聚會的老朋友們。但要直到1924年底,《吶喊》的效應才會顯示出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西三條21號魯迅的新居拜訪魯迅,川流不息、熙來攘往的熱鬧景象又和冷冷清清的磚塔胡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叁
張羅了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西三條的房子終于建成了。1924年5月25日是個星期天,魯迅正式移居西三條21號。
西三條的院子和八道灣11號比要小了很多,但是,和磚塔胡同61號租住的院子比卻是規(guī)規(guī)整整的四合院。魯迅前一年才認識的小老鄉(xiāng)許欽文在搬家那天下午就過來看魯迅。他后來回憶說:“我從宮門口進去,在西三條胡同找到了二十一號的門牌,覺得臺門不高不大,敲門進去以后輪眼向院子里一探望,就覺得臺門并不矮小,正相稱,因為院子里的房屋也是不高不大的。是個四合房的樣子,只是規(guī)模不大??墒且黄職庀?,是很令人喜歡的?!保ㄔS欽文《〈魯迅日記〉中的我》)搬進新家的魯迅顯然心情大好,開始時常不斷的參加孫伏園等熟人置辦的酒席。星期天的時候,魯迅和母親也開始邀請孫伏園、許欽文、俞氏三姐妹以及在女子師范讀書的許羨蘇、王順親等紹興老鄉(xiāng)來家里吃飯。1925年的春節(jié)轉眼到了,這是魯迅搬到西三條新居的第一個但也是最后一個春節(jié),1月25日正月初二,魯迅在日記中記有:“治午餐邀陶璇卿、許欽文、孫伏園,午前皆至,欽文贈《晨報增刊》一本。母親邀俞小姐姊妹三人及許小姐、王小姐午餐,正午皆至也?!焙颓耙荒甏汗?jié)一個人“盡酒一瓶”相比,這算是一個熱熱鬧鬧、有滋有味的春節(jié)了。
搬到西三條的魯迅逐漸不再堅持過去“不再與新認識的人往還”和“不再與陌生人認識”的定例?!霸诩拍募抑?,先生當時很需要熱鬧,雖然這熱鬧,很耽誤他的工作,但先生誠懇地歡迎來客了。”(荊有麟《魯迅回憶斷片》)除了接待過去熟識的老友,魯迅也開始接待一些他兼職教課學校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學生,如世界語專門學校的張目寒、荊有麟,北京大學的尚鉞、魯彥,女子師范大學的陸秀貞、呂云章、許廣平等,其中的幾個人如張目寒、荊有麟、高長虹、許廣平逐漸成了魯迅家的??筒l(fā)展出非同一般的信任關系。慢慢地,這些人又介紹他們的朋友進入魯迅的圈子。如張目寒介紹他的一幫來自安徽霍邱的小學同學李霽野、韋叢蕪、韋素園、臺靜農認識了魯迅。這些人大概就是魯迅在給許廣平的信中所說的:“幾個不問成敗而要戰(zhàn)斗的人,雖然意見和我并不盡同,但這是前幾年所沒有遇到的?!保斞?、許廣平《兩地書》)在魯迅所說的“破壞論者”的“生力軍”差不多成型的時候,魯迅開始構筑自己進行“壕塹戰(zhàn)”的“陣地”。4月11日,“夜買酒并邀長虹、培良、有麟共飲,大醉。”這次聚飲,確定了創(chuàng)辦《莽原》周刊。8月30日,“夜李霽野、韋素園、叢蕪、臺靜農、趙赤坪來?!边@次聚會沒有飲酒,但同樣非常重要,從這天開始,魯迅發(fā)起組織了未名社。
女子師范的“毛丫頭”們和魯迅來往最早的并不是許廣平,但從3月11日魯迅收到許廣平的第一封信開始,他們之間的關系迅速升溫。在和高長虹、向培良、荊有麟他們商定創(chuàng)辦《莽原》的第二天,許廣平和同學林卓鳳第一次在西三條21號見到了魯迅。除了那些“乳毛還未退盡”的男孩子們,許廣平是女生當中“但愿作一個誓死不二的‘馬前卒’”的人。除了志趣的相投,豪爽、果決的性格也是許廣平能走進魯迅內心而不光是走進“老虎尾巴”的一個重要原因。6月25日是端午節(jié),這天魯迅邀請許廣平、許羨蘇、俞芬、俞芳同游白塔寺廟會,然后一起吃飯飲酒。魯迅日記中沒有更多記載,但從他和許廣平的來往信件中可以看出,魯迅在這天的飯局中大概是很飲了不少酒,以至于過后向許廣平辯解說:“又總之,端午這一天,我并沒有醉,也未嘗‘想’打人;至于‘哭泣’,乃是小姐們的專門學問,更與我不相干?!保ā?50628致許廣平》)顯然的,這次飯桌上的魯迅在這些“小娃兒”們面前還真的是放下了教師的“架子”。
1925年大概是魯迅在北京最為忙碌的一年。高長虹后來說,1925年“魯迅在生活上雖然也受到了一點損失,不過同他的收獲比較起來,那就是很小很小的了。他在思想界幾乎做了一時的盟主。韋素園在一個新開廣告上把他稱做思想界的權威者,在當時進步的青年界當中抱反感的人是很少的。而在這以外,他又獲得組織新家庭的機會和便利。這在一年以前也許是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事”。(高長虹《一點回憶》)
1926年魯迅的飯局中一個集中的時段就是離開北京前往廈門前的6月和8月,6月的飯局主要是為前往廈門大學的林語堂餞行。8月的飯局則是其他人為即將前往廈門大學的魯迅餞行。當然,這個時候又正好趕上許廣平所在的女子師范大學畢業(yè)生的送別會和謝師宴。8月13號中午,魯迅參加了陸晶清、許廣平、呂云章的謝師宴,16日,魯迅回請陸晶清、許廣平、呂云章午飯。15日給許廣平的請柬是這樣的:
景宋“女士”學席:
程門飛雪,貽誤多時。愧循循之無方,幸駿才之易教。而乃年屆結束,南北東西;雖尺素之能通,或下問之不易。言念及此,不禁淚下四條。吾生倘能赦茲愚劣,使師得備薄饌,于月十六日午十二時,假官門口西三條胡同二十一號周宅一敘,俾罄愚誠,不勝厚幸!順頌時綏。
師魯迅謹訂
八月十五日早
魯迅的請柬是對許廣平她們前幾天發(fā)給魯迅的請柬的模擬和戲仿,對魯迅的這封請柬,許廣平解釋說:
良以學校久經(jīng)波折,使師長們歷盡艱辛,為我們學子們仗義執(zhí)言,在情在理,都不忍使人恝置,因此略表微意,由陸晶清、呂云章和我三人具名肅帖,請各師長,在某飯店略備酒饌,聊表敬意。其后復承許壽裳及魯迅先生分別回請我們,而魯迅先生的短箋,卻是模擬我寫的原信,大意如下:
××先生函丈程門
立雪承訓多時幸循循之有方愧駑才之難教而乃年屆結束南北東西雖尺素之能通或請益而不易言念及此不禁神傷吾師倘能赦茲愚魯使生得備薄饌于月×日午十二時假西長安街××飯店一敘,俾罄愚誠不勝厚幸!順頌鈞安
陸晶清
學生許廣平謹啟
呂云章
善于發(fā)現(xiàn)一切僵硬可笑的東西并對之進行模擬和戲仿,是魯迅一貫的特色和特殊的本領。這樣的例子在魯迅的雜文和書信中俯拾即是。如給錢玄同的信和給許廣平的其它書信中就多有擬戲的句子。但同樣的文字技巧意義卻并不完全相同。對錢玄同的模擬更多的是挖苦和諷刺,但對許廣平的模仿卻不過是一種調侃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