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建明 楊泠
在眼科,不乏因為“紅眼”來就診的患者,這其實就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急性結膜炎,在民間也被稱作“紅眼病”。生活中,不少人認為傳染上“紅眼病”僅僅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實際上,這并無科學依據。那么,該如何正確認識該病呢?
眼睛發(fā)紅一定是“紅眼病”?
急性結膜炎是一種急性發(fā)作的感染性眼病,多數是由于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表現為眼紅、分泌物多、異物感;有些伴隨發(fā)熱、感冒等其他炎癥,有一定傳染性,多通過接觸傳染。
其中,流行性角結膜炎俗稱爆發(fā)性紅眼,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傳染性極強。而眼科其他的一些非感染性的疾病,如過敏性結膜炎、青光眼、虹膜睫狀體炎等也有眼紅,即結膜充血的癥狀,因不是病菌所引起,所以無傳染性。因此,眼睛發(fā)紅,不一定就是“急性結膜炎”。
相視也能傳染“紅眼病”?
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有患者抱怨,僅僅是因為不小心與其他“紅眼病”病人相視后就被傳染上,其實這種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紅眼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僅相視是不會傳染的。不過,若直接接觸“紅眼病”患者的眼睛,上呼吸道分泌物,受污染的毛巾、衣服、水源,與病患共用眼部用品,以及在受污染的水源里游泳等都極易染病。
因此,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衛(wèi)生,勤洗手,不與他人共用臉盆、毛巾,出入公共場所后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身邊患病的病人所用的臉盆、毛巾、手帕等要煮沸消毒或在太陽底下暴曬,并分開放置。
“紅眼病”會影響視力嗎
急性結膜炎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大量黏液膿性分泌物黏附在角膜表面時,可有暫時性視物模糊或虹視,一旦將分泌物擦去,視物即可清晰。如果細菌或病毒感染影響到角膜時,則有畏光、流淚、疼痛加重,視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極少數病程會較長,反復感染的患者則有可能遺留角膜斑翳,造成永久性視力下降。
滴眼藥水能防止“紅眼病”?
為了防止患上“紅眼病”,一些市民會在家中常備幾瓶消炎眼藥水或眼膏以防萬一。可是盡管頻繁用藥防護,還是有人會“中招”,這是怎么回事兒?
其實,提前或是過多地使用眼藥水不一定能防治紅眼病。眼藥水不是“萬金油”,不可以隨便涂抹,許多眼藥水中含有防腐劑等化學成分,長期涂抹對眼睛不利。如抗生素眼藥水的濫用打破了正常結膜囊的菌群平衡,造成嚴重感染性角膜炎。此外同一瓶眼藥水,不宜多人同用。因為共用會使病菌或原有的眼疾通過人手接觸藥瓶造成病菌交叉性感染,增加患眼病的概率。
如何科學治療“紅眼病”
急性結膜炎的治療一般以滴眼藥水為主。如患者病情重、伴全身癥狀者應規(guī)范用藥。
紅眼病”患者在晚上睡覺之前可涂抗生素眼膏。病毒感染的患者必要時也可應用抗病毒藥物或干擾素進行治療。急性結膜炎患者的日用品應采用暴曬、開水燙和用消毒液浸泡等方式消毒?;颊咴谥委煏r要注意日常的飲食,要少吃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時,在病癥完全消失后仍需繼續(xù)用藥一周,防止復發(fā)。
(摘自《京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