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
這兩天,與多批香港朋友茶聚飯局,都有一個共同話題:上海迪斯尼樂園。事緣一家香港媒體獨家獲得最新航拍畫面,拍到上海川沙鎮(zhèn)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qū)內的迪斯尼樂園工地,整個工程已建設過半,以全球最高的“奇幻童話城堡”為中心,半徑約2公里范圍內,被一條人工開挖的護城河圍起,周邊道路及通往樂園大門的主干道完工,兩座酒店封頂,園內工人仍在趕工,工程車輛出出入入,地鐵站、碼頭及多項游樂設施現(xiàn)出雛形。樂園明春揭幕迎客。據(jù)悉,上海迪斯尼樂園首期面積是香港樂園3倍,開業(yè)首年可接待千萬游客。
對此,香港人嚇了一跳。10年前,香港人就將上海迪斯尼樂園視為競爭對手,指上海向香港搶客。好長一段日子,上海迪斯尼樂園,究竟建不建,建多大,何時建,始終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港人所關注的。
這些年來,“自我感覺良好”幾乎是香港人一種通病。其實,要比較香港與內地,考慮幅員差異,內地龐大,偏遠地區(qū)相對落后而文明程度差,必定拉低中國人均所得;香港地小,只相當于中國一大都市,應該與京滬相比才妥,拿香港與整個內地比,是自己騙自己,當然會“自我感覺良好”。當年,因為擁有迪斯尼樂園,香港人的“自我感覺”更好了,而今,上海迪斯尼樂園一旦落成,香港人便又不免“失落”。
港人熱議滬港迪斯尼話題的前一天,茶余飯后的話題是深港競爭力排名。是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表最新一期《兩岸四地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指香港2014年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方面被深圳超越,由第一位淪為第二,是13年來首次失落榜首。藍皮書顯示,2014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shù)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臺北、廣州、天津、蘇州、北京、澳門、無錫。藍皮書顯示,在“綜合增量競爭力”方面,香港由2013年第18位,下跌至2014年第32位,但香港“可持續(xù)競爭力”則仍高踞第一位,其后是上海、北京及澳門。至于可持續(xù)競爭力方面,香港繼續(xù)排名第一。
這份《藍皮書》認為,從綜合增量競爭力分項指數(shù)來看,香港整體依然很好,但“守成有余,創(chuàng)新不足”的城市發(fā)展局面,卻始終沒有改變,香港過于看重貿易、金融、航運、旅游、專業(yè)服務這五大產業(yè),而對不少規(guī)模較小、新興但極有潛力的產業(yè)關注不足,從長遠看缺乏新型產業(yè)引領。香港缺乏支持創(chuàng)新科技發(fā)展的計劃,土地和房屋供應嚴重不夠,阻礙經濟發(fā)展。《藍皮書》認為,香港和內地城市差距正在縮小,香港應抓住與內地合作機會,以免在內地自貿區(qū)興起時被“邊緣化”。
近一個時期,多個國際與內地有關競爭力的調查,香港的排名都顯示下跌。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2014年世界競爭力年度報告》,香港排名被新加坡超前,跌出前三甲,是10年來首次,主要是科技與發(fā)展滯后;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發(fā)表的《旅游業(yè)競爭報告》,香港在141個國家及地區(qū)排名第13位,尚算不錯,但在“價格競爭力”則排第127位。
在香港,創(chuàng)新科技是待開拓荒地。政府要成立創(chuàng)新科技局,有專責部門推動創(chuàng)新科技,卻在立法會上遭泛民主派的立法會議員兩次“拉布”反對,最終令設立創(chuàng)新科技局議案泡湯。各方即使政治立場不同,都不應該拿經濟和民生做籌碼。香港多年來陷身政治泥淖,內耗空轉,總體是吃老本停滯不前。當下,如果政局更混沌,社會更撕裂,前景更難樂觀。
近期,愈來愈多香港人探詢“香港會否盛極而衰?”香港競爭力出了問題,已是客觀事實。香港經濟發(fā)展江河日下,競爭力被深圳超過是早晚的事,只是比外界預期的來得早了些,這無疑是響得更洪亮的一大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