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小蓮
張靚穎在長沙演唱會上高調(diào)公開與男友馮柯的戀情
張靚穎綽號“女神”,粉絲這么叫,她的反對者也這么叫,帶著嘲諷。就在前兩天,“女神”在她的演唱會上進行了一場并沒有事先排練好以至于顯得倉促、沒有達到最大效果的求婚。不管求婚者和被求婚者事后怎么補救挽回,沒有完成的儀式感、殘缺的戲劇性始終揮之不去。
但這件事最后又扯到了男權(quán)女權(quán)的問題上,有人覺得整個事情的尷尬之處在于求婚的是女方,在沒有十拿九穩(wěn)的前提下向男友求婚,而且沒有獲得男方的積極響應(yīng),這種尷尬和丟臉是加倍的。馬上有女權(quán)主義者強烈反對這種看法,為什么男性可以公開向女性示愛、求婚?這種行為通常被期許和鼓勵,一個喜聞樂見的場景就是“我的心上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身披五色盔甲腳踩彩云來娶我”,被求婚的女性不管事先是否知曉,都要驚喜、哭泣、然后含淚答應(yīng)??梢阅脕眍惐鹊木褪峭舴逖莩獣昧?分鐘公開示愛章子怡,為什么放到張靚穎身上就不可以?為什么一個功成名就、如日中天的女明星不可以光明正大向陪伴了十幾年的男朋友求婚呢?
看似強勢的張靚穎實則還是扮演了一個弱勢的角色,她用的方式甚至有點像綁架,在自己的主場,當著萬千自己歌迷的面,甚至開口就是悲傷含淚和一臉哀求。為什么有求婚和逼婚的區(qū)別?是不是逼婚是看雙方的態(tài)度,而不是看男女?非要著眼于男女,才是真正的性別歧視。挾人數(shù)之眾讓對方必須答應(yīng),退一萬步來說也不能算一種十分健康和幸福的親密關(guān)系。不管后來兩人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如何互動恩愛,都有點欲蓋彌彰的感覺。
人在毫無準備情況下的第一反應(yīng)往往非常真實,面對張靚穎的突襲,男友馮軻說自己懵了是真,第一個念頭是不打斷演唱會也是真,從這一點來看,他的確不是一個習慣于把自己暴露在鏡頭前的人。在他心里,放在首位的至少也是張靚穎這場演唱會能否滿意完成,后來的說辭里“再給我10秒鐘也不會是這個反應(yīng)”,至少說明,這的確是一場未經(jīng)排練的求婚,至于是不是女方的破釜沉舟之舉,男方的反應(yīng)背后究竟有沒有媒體披露的涉及到生意和利益,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想必娛樂圈是一個讓女權(quán)主義者垂頭喪氣的領(lǐng)域,跟賣藝屬性和服務(wù)屬性有關(guān),哪怕是那些以“哥”、“爺”著稱的女明星,也不過借得招牌為自己添一些砝碼,在這樣一個逼仄而畸形的環(huán)境里,女明星一邊擁有萬千寵愛,一邊承受著比普通女性更嚴苛的世俗眼光。拿演唱會來說,女歌手彭佳慧也做過跟張靚穎一模一樣的舉動,不過她更是所遇非良人,男友陳國華面對她哭到失聲唱出的《走在紅毯那一天》都無動于衷,相比之下,馮軻對張靚穎的顧全與關(guān)愛就顯出了分量。
更勇敢凄楚的顯然要數(shù)梅艷芳,在她人生最后一次演唱會上,《夕陽之歌》前,她穿上婚紗也不忘講出自己的遺憾,“女孩的夢想和男孩不同,女孩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家庭,擁有愛自己的丈夫,有一個陪伴自己終老的伴侶”,而十幾年過去了,張靚穎們和參與這個話題討論的我們似乎一直沒能進步。
梅艷芳在最后一次演唱會上,穿著婚紗宣布嫁給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