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瑜
1926年12月29日凌晨3點半,詩人里爾克安靜地死去。被安葬在一個古老教堂的墓地中。墓碑上是他自己寫的墓志銘:玫瑰,純粹的矛盾,樂為無人的睡夢,在眾多眼瞼下。這是詩人在完成詩歌《杜伊諾哀歌》與《獻(xiàn)給奧爾甫斯十四行》之后,由于過度消耗,健康變壞,采摘一朵玫瑰花時被刺死于白血病。他另外有一些詩篇也寫到了玫瑰,玫瑰無疑是里爾克宿命中的意象。她究竟象征著什么意義?詩人馮至曾經(jīng)翻譯了大量里爾克的詩歌,最后他還是說沒弄明白。他的戀人莎樂美在回憶錄中說:我自己也在悄悄跟你的那種宿命感較量,卻沒能得出任何結(jié)論。我知道,詩人一方面受到命運的加冕和垂顧,另一方面卻被命運的輪子碾得粉身碎骨。他天生要承受這種命運。
承受這種命運的還有偉大的詩人葉芝先生,這位愛爾蘭的靈魂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玫瑰的秘密,他曾借用玫瑰的聲音告訴人們:如果忽視了內(nèi)心的光芒而對外在的秩序和法則彎腰屈膝,那光芒便會消失。愚蠢善良的人不會思考,邪惡易怒的人不去思考,難以捉摸的心靈之光雖然仍在世界上閃耀,可是他的光澤卻沒有那么純粹,接下來伴隨著光芒的逐步黯淡,一種奇怪的傳染病就會觸碰到群星、山嶺、草地與樹木,使得它們都蒙上了腐敗的色彩,于是如果所有那些曾經(jīng)看清楚過真理和古時生活方式的人們還愿意繼續(xù)生活在這被污染了的世界的話,他們都將無法進(jìn)入玫瑰心中的上帝之國。因此他們必須終生侍奉玫瑰花神,才能證明他們對于腐敗的憤怒。如果說里爾克的玫瑰是在宇宙星空,而葉芝的玫瑰則存在于古老的凱爾特傳說與散發(fā)著神秘氣息的歷史沼澤中。他們無疑是一團(tuán)混合著浪漫主義與神秘主義氣質(zhì)的老靈魂,都在用文字追問那遙遠(yuǎn)的、最為秘密而不可褻瀆的玫瑰。
年輕的時候讀《小王子》,雖然通篇都在給玫瑰對話,因為心有猛虎而嗅不出玫瑰的味道,而現(xiàn)在猛然想起一些話語卻是莫名的感動。 如果一個人愛上了億萬顆星星中的一朵花,他仰望星空就覺得幸福。他對自己說:我的花在那兒!但是,如果羊把它吃了,對他來說,所有的星星都像忽地熄滅了! 小說當(dāng)然是在表達(dá)男女感情。它實則是個哲學(xué)命題。比如一個藝人對自己鐘愛的藝術(shù)不是如此嗎?藝術(shù)關(guān)乎心靈,對藝術(shù)的褻瀆就是對心靈的損壞,就是眼睜睜地看著羊把小王子的玫瑰給吃掉!星星真美,因為有一朵看不見的花!所以有那么多人喜歡仰望星空。然而看看現(xiàn)在這個瘋狂的世界,大家都活得跟真事兒似的,眼看連個人那點兒夢想都被剝奪去了!抑郁的情緒就連落日都無暇顧及,還敢選擇站在玫瑰的一側(cè)馴服心靈嗎!然而古屋、星星和沙漠,賦予它們美麗的恰恰是某種看不見的東西。
我無意通過玫瑰的秘密來探索人們的信仰,然而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與一個永不言敗的人,單從個體表達(dá)形式上似乎有著相同的意志。一朵花永不凋零就會化身為傳說中風(fēng)姿綽約的花仙子;而在這個成功至上的時代,永不言敗的人滿大街都是,也沒見有誰成為不老的神仙,倒是傻狂的妖魔鬼怪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上隨處可見。就是在關(guān)于神明的傳說中,無論古今中西,無不歷盡生命的磨難、九死一生、失敗得一塌糊涂。比如那個滾石上山的西西弗斯神,一旦想到他那永無休止的舉動,我就會頓時覺得疲憊不堪。關(guān)于生活與生命,從腦海的巨大漩渦到內(nèi)心的平靜,正如一陣陣古老的颶風(fēng)吹過了地球表面,你能感知的風(fēng)雨恰如體內(nèi)微小的毛細(xì)血管之運行,永不言敗的力度又有多大呢?每每風(fēng)波驟起,帶入漩渦的只有自己!一個詩人說生命的巨大煩惱之一是我們不能擁有任何純粹的感情。我也期望這樣一個樂于書寫的現(xiàn)場:一朵深紅的玫瑰圍繞它的世界盛開著花瓣,所有神秘的聲音來自玫瑰的花心,人們無須猜測玫瑰的秘密,而空氣里彌漫著一陣陣玫瑰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