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三亞,滿大街聽到的都是東北話。
中國只有一個三亞,外地人這么說,本地人也這么說。這么說的理由是,到三亞過年越來越成為一種新生活。這么多人都來三亞過年了,連三亞的官員都緊張,除了憋足勁迎接所謂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大考”外,居然公開呼吁,讓外地人不要自駕車到海南。有媒體甚至報道說,三亞38萬人口的城,如何迎接80萬的客?其實按戶口計,三亞市常住人口已經(jīng)接近70萬人。矯情,也別藏著掖著一半人吧。
民間有段子歸納,說亞洲的博鰲,中國的三亞,海南的???。這么說??诓灰欢ㄔ敢猓齺啛o疑是被上帝慣壞的一塊樂土。藍天、白云、椰風(fēng)、海韻,雖然這些要素在海南哪兒都能找到,可人們還是不分青紅皂白一窩蜂地涌到三亞。官員來了,商人來了,拿工資的來了,流浪漢也來了。作為中國最南部的熱帶濱海城市和全國最長壽的地區(qū),三亞南山寺長壽谷里,掛著那些沒牙癟兒嘴的老太太頭像,動不動就超過百歲。到海南,沒80歲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人。
有人反思,說三亞是被北方人慣壞的。那年有東北老鄉(xiāng)在三亞派出所填表,提筆就寫“黑龍江省三亞市”,弄得民警也納悶,三亞啥時候劃歸黑龍江了?冬日在三亞,滿大街聽到的都是東北話。三亞灣椰子樹下跳廣場舞的,也大都是東北來的老大媽。等到3月過后,候鳥一族北飛了,還有不想回家的俄羅斯人躺在三亞的沙灘上曬太陽。當(dāng)?shù)厝丝粗麄儠竦煤苄耐矗瑫窳诉@邊曬那邊,曬一會兒還抹點油,翻來覆去,這不就是燒烤么?果然,俄羅斯人生生把自己曬成了燒烤顏色,這才回到自己那冰天雪地的祖國。在三亞,率先有國際旅游服務(wù)了,不大的海邊海鮮大排檔,菜譜都用中文、英文、俄文、日文和韓文印刷。在三亞的外國人,現(xiàn)在還大都是從北邊來的,而且都是沖著三亞的陽光來的。
等到夏天,陽光灑滿北半球,三亞就清靜了,甚至蕭條了。其實,作為海洋性氣候,三亞在最熱的季節(jié)反而不會太熱。三亞人很會保護自己,免受陽光暴曬。烈日下,能不出來就不出來,非出來不可時就把自己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三亞大街上掃地的環(huán)衛(wèi)工,戴著斗笠,裹著頭巾,長袖長褲,遠看像打劫的恐怖分子。經(jīng)驗告訴他們,三亞的陽光有牙齒,一不小心,就會啃下你一層皮來。
每年過年,三亞總會被媒體聚焦,有海鮮欺客宰客的,有水果短斤少兩的,有天價客房的,有的士繞彎的。不過,每次被曝光,總會讓一些三亞本地人很不服氣,說這些來三亞經(jīng)商的大都不是本地人。本地人穿著大褲衩,踩著人字拖,嚼著檳榔走路,走累了就在路邊店喝“老爸茶”?!懊利惾齺啠寺煅摹薄扒鍥鲆幌?,三亞度假”,從“城市名片”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三亞人很滿足這樣的慢生活,他們才懶得打“陽光”這張牌。三亞被大自然慣壞了,但三亞人還很純樸,確實,誰都知道,中國只有一個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