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獨自涼
現(xiàn)實永遠高于藝術(shù)。庫布里克、黑澤明也無法拍出如此精彩的故事:紐約豪門公子德斯特親眼目睹母親跳樓自殺,開始以惡意對待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逃學、反叛,1982年上演現(xiàn)實版“消失的愛人”,2000年涉嫌槍殺密友(黑幫大佬之女),2001年鄰居遭其分尸;三度因涉嫌兇殺占據(jù)頭條新聞又巧妙脫罪,主演紀錄片《厄運》居然不打自招。這些元素集中于一人,早已突破電影大神的忍耐極限:簡直就是荒誕不經(jīng)的三流偵探小說。
3月14日,6集紀錄片《厄運》播出大結(jié)局的前一天,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逮捕了71歲的德斯特。點燃熒屏的《厄運》呈現(xiàn)了何種證據(jù),令FBI重啟調(diào)查?被自閉癥困擾、行蹤詭秘、厭惡與媒體打交道的德斯特為何不顧律師團的勸阻,主動聯(lián)系導演杰瑞克奇,出演給自己帶來厄運的《厄運》?
2010年,杰瑞克奇根據(jù)德斯特的經(jīng)歷拍攝的《所有美好的東西》,以真實的質(zhì)感嫁接合理的想象,戳中了德斯特的心坎,尤其是擊打、責怪父親,半夜把他叫起來目睹母親跳樓,留下無法磨滅的心理創(chuàng)傷;接下來的演繹完全符合邏輯:父親期望母親看見愛子在場就能回心轉(zhuǎn)意,不料適得其反。
世上居然有人對自己的糾結(jié)和憤怒明察秋毫,難道是我肚子里的蛔蟲?德斯特當即打電話給制片人和編導,希望打開天窗說亮話。一百年來,德斯特家族的地產(chǎn)、慈善事業(yè)風生水起,成為美國夢的象征;德斯特愿意出鏡,除了傾訴的欲望,也因為年老體衰的他需要尋找存在感。
《厄運》條分縷析,將德斯特涉及的三樁離奇案件娓娓道來,眼看著年輕的慈母自殺身亡,7歲的德斯特從幸福的天堂墜入陰冷的地獄,回憶有多么美好,現(xiàn)實就有多么無情;作為富可敵國的地產(chǎn)大亨的繼承人,迎娶小家碧玉,似乎又在誕生一個灰姑娘的美麗童話。
可惜童話都是騙人的,背負童年陰影的德斯特不可能是任何人的白馬王子:雙方在婚前達成永遠不生孩子的協(xié)議,但生孩子何錯之有?意外懷孕和丈夫的粗暴態(tài)度令灰姑娘痛感豪門一入深似海,從此王子是路人;王子也是滿腹苦水無處話凄涼,曾經(jīng)那個百依百順的甜妞到哪里去了,起碼的契約精神都沒有,這樣真的好嗎?終于,婚姻裂痕急劇擴大,直到妻子神秘失蹤,迄今下落不明。
《厄運》之精彩非筆墨可以形容,隨時反轉(zhuǎn),隨時匪夷所思。身家過億、帶有數(shù)萬美元現(xiàn)金的德斯特,棄保潛逃,卻因盜竊6美元的三明治被捕;德斯特背井離鄉(xiāng)、男扮女裝的生活方式,被高薪聘請的律師團包裝成逃避檢察官為了個人事業(yè)上的野心窮追猛打的證據(jù);德斯特在法庭上聲稱鄰居死于正當防衛(wèi)時發(fā)生的意外:“我沒有殺我的朋友,我只是肢解了他?!币蚓綗o法證明德斯特開槍殺人,陪審團判其無罪。
輿論一片嘩然,一向嚴肅的《紐約時報》破天荒地在頭版頭條冷嘲熱諷:“紐約地產(chǎn)繼承人在得州無罪釋放”,副標題為“德斯特犯下碎尸案”。各種脫口秀、模仿秀一擁而上,極盡挖苦之能事。
但正所謂百密一疏,離群索居導致德斯特經(jīng)常喃喃自語,上洗手間忘記關(guān)掉話筒,心聲被錄個正著:“我到底做了些什么?我把他們都殺了,當然了?!备氖?,F(xiàn)BI掌握了足以指控他一級謀殺的筆跡證據(jù)。倘若德斯特最終被定罪,絕對比號稱世紀審判的“辛普森殺妻案”還要轟動,含冤死去的人們,與那個痛失母愛、惶恐無助的7歲男孩交叉重疊——我可以忍住眼淚,但不能忍住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