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北漂”,后有“橫漂”。
有個段子,說在中國殺死日本鬼子最多的地方是橫店影城。“橫漂”是隨著熒屏上越來越密集的“抗戰(zhàn)劇”和“宮廷劇”而出名的。在那里,男橫漂基本從演“死尸”起家,女橫漂則總演“宮女丫鬟妓女”。能夠說上幾句臺詞、演上“角色”的少之又少,王寶強的逆襲故事真的只是一個夢。住最小的棚屋,一日三餐不繼,兜里揣著幾十塊錢……幾乎是每一個橫漂的共同經(jīng)歷。但人需要夢想激勵,否則如何在那樣的困境堅持下去?正如《我是路人甲》的導演爾冬升所說:“那里每個人說話都是一套一套的,比電影里的更加心靈雞湯。那是他們自我鼓勵的方法,如果沒有精神支柱的話,他們會很容易崩潰的?!?/p>
橫店本是個小鎮(zhèn),規(guī)模跟京城不能比,但“橫漂”的名聲卻已不亞于“北漂”;橫店沒有名山大川,靠幾個民俗村起家,但它卻做到了其他影視基地望塵莫及的規(guī)模。如今的橫店儼然是中國最大的影城,“你數(shù)得出名字的中國導演,都在這里拍過戲”。從策劃統(tǒng)籌、設備租賃、燈光攝影、美術(shù)道具、服裝化妝,到群演武替、運送車隊、住宿餐飲、后期宣發(fā)……一個劇組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在橫店找到。而且,他們還建立了演員公會,保障這些“演員民工”的正當權(quán)益。橫店已建立了自己的產(chǎn)業(yè)鏈和生態(tài)圈。
花了導演很多心血的《我是路人甲》并沒有收獲高額票房,但這不能阻止更多人走向橫店的步伐?!皺M店那么大,我想漂一漂?!?(主筆/錢亦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