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孔逸
自六月中下旬以來,市場連續(xù)四周大幅調整,市場上人心惶惶。7月9日早盤上證綜指最低跌至3373.54,自前期高點(5178.19)最大回撤幅度達34.9%。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7月8日最低跌至2304.76,自前期高點(4037.96)最大回撤幅度更是高達42.9%。
近段時間以來,股市一片哀鴻遍野,已經(jīng)有一半以上的股票被腰斬,本周前四個交易日,每天都有超1000只個股跌停,考慮到還有一大批停牌的股票,A股實際的跌幅更大,恐慌性拋盤隨處可見。參考國內(nèi)外證券市場幾次最恐怖的崩盤走勢,如美國1929、1987,臺灣1988,日本1990,香港1997等,我們認為目前A股在半數(shù)股票被腰斬后,已經(jīng)具備啟動一輪大級別反彈的條件。
恐慌性情緒正逐步消退
近期市場的下跌毫無疑問是杠桿問題暴露后導致流動性零時凍結導致的。杠桿機制在股票市場的作用明顯是助漲助跌。一般來說,在加了杠桿的市場中,市場的上漲將提升抵押品的價值,促使投資者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從而刺激股價進一步的上漲。反過來,一旦市場進入下跌階段,去杠桿會對流動性造成臨時性的凍結,導致股價的加速下跌,這有點類似于銀行恐慌中儲戶的擠提。
這時的央行作為銀行的最后貸款人可以為其提供流動性便利,只要股票市場也能夠出現(xiàn)類似于最后貸款人的角色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恐慌自然會消除。而央行已經(jīng)一再表態(tài),將積極協(xié)助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拆借、發(fā)行金融債券、抵押融資、借用再貸款等方式獲得充足的流動性,證金公司的權威地位正在確立,恐慌情緒開始逐步消退。
市場將重回理性
立足于短期博弈角度,我們也覺得投資者到了重拾理性的時候,市場最恐慌的日子正在過去,一波有參與價值的大反彈一觸即發(fā)。但反彈并不意味A股重新進入到“瘋?!北q階段,因為股市去杠桿的壓力短期內(nèi)并不會消除,反彈過后市場將迎來較長一段時間的信心恢復期,在重拾升勢之前市場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將會在一定區(qū)間內(nèi)寬幅震蕩。
另一方面,A股暴跌的來臨使得高企的估值難以為繼,泡沫破裂后市場將重回理性,重返上升通道。在此過程中,低估值品種將獲得上升動能,但股市的上漲更多的是受盈利上升的驅動,整體估值提升不多。
關注三類股
配置上,我們建議關注三方面:一是超跌錯殺類,比如部分食品飲料、醫(yī)藥、公用事業(yè)、休閑服務甚至計算機等行業(yè)個股,業(yè)績有支撐,估值有望修復;
二是上市公司方面本身有需求,如部分公司股價急跌后已經(jīng)低于定向增發(fā)、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價格,存在這些因素的上市公司可以適當關注;
三是關注指數(shù)權重股,如金融、有色、采掘等等板塊的優(yōu)質個股,可優(yōu)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