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之遠
【鏈 接】 2014年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
1、侵害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
2、侵害白先勇小說《謫仙記》著作權糾紛案
3、“Parrot”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4、侵害網絡小說《永生》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
5、古籍點校成果侵權糾紛案
6、梁軍起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發(fā)明人、設計人獎勵糾紛案
7、拍拍貸商標侵權糾紛案
8、網絡游戲整體模仿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9、網絡服務提供行為侵犯著作權罪案
10、侵犯ISO、IEC國際標準文件著作權罪案
在2015年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宣傳周到來之際,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重慶召開媒體見面會,所發(fā)布的2014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中,鉅泉光電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雅創(chuàng)電子零件有限公司等侵害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上訴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4)滬高民三(知)終字第12號民事判決書〕,赫然在列。
緊隨其后,4月22日,上海高院舉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新聞發(fā)布會。上海高院副院長盛勇強通報全市知識產權法院司法保護工作的相關情況,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副院長黎淑蘭介紹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相關情況、上海高院民三庭庭長芮文彪公布“2014年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會上還發(fā)布了2014年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
“在第1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前夕通報相關情況,旨在讓社會各界進一步了解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以此推動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促進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造、運用、管理和保護。”盛勇強表示。
十大案件:精品化“動靜”大
記者了解到,2014年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中,包括“侵害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侵害白先勇小說《謫仙記》著作權糾紛”、“網絡游戲整體模仿不正當競爭糾紛”等8起侵權糾紛案,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行為侵犯著作權罪”、“侵犯ISO、IEC國際標準文件著作權罪”2起刑事案。其中,涉及網絡的新型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共有3起。
據介紹,2014年上海法院審理的知識產權案件呈現(xiàn)出4個顯著特點。將這4個特點,再濃縮一下,就是精品化“動靜大”。因精品化、因標的大、因社會影響大等,“動靜”比較大。一是精品化趨勢,在最高人民法院近期發(fā)布的“2014年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件、十大創(chuàng)新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件”中,上海法院共有4起案件入選。其中,侵害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最高院發(fā)布的相關材料將其概述為:本案是一起十分典型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侵權糾紛。本案被告主張,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侵權判斷標準應有相似度的概念,一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在沒有自身獨創(chuàng)設計的前提下,完全抄襲他人布圖設計或與他人布圖設計構成實質性相似的,才構成對他人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侵害。二審法院認為,根據《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的規(guī)定,未經權利人許可,復制權利人受保護的布圖設計的任何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部分,均構成侵權。該侵權判斷標準強化了對于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創(chuàng)新的激勵。同時,本案對于侵權判斷中“實質性相似”采用嚴格的認定標準。本案判決意在平衡權利人與競爭者之間的利益,促進集成電路布圖設計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二是標的額大,據統(tǒng)計,2014年上海知產民事案件中,訴訟標的額在人民幣500萬至1000萬的有32件,1000萬元以上的有26件,其中,高院受理的上海高通半導體有限公司訴美國高通公司等侵害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以及上海易飾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訴蘋果公司等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涉案標的額均超過1億元。
三是社會影響大,去年上海法院受理、審結了一批涉及知名跨國公司、作家和電視臺等的案件,如IBM中國公司訴董司林侵害商業(yè)秘密案、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訴上海電影集團等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上海益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訴湖南廣播電視臺侵害電視劇《仙劍奇?zhèn)b傳》放映權糾紛案等,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四是新類型案件增多,隨著知識產權維權意識的提高,涌現(xiàn)出大批疑難復雜的新類型案件,如童華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上海有限公司壟斷糾紛案,涉及移動通信公司有關經營行為是否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上海環(huán)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訴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等侵害商業(yè)秘密糾紛案,涉及微生物菌種商業(yè)秘密保護中的取證與鑒定。
全面與力度“呵護”創(chuàng)新
“為公正高效嚴格司法,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上海法院在民事審判方面依法采取訴前證據保全、行為保全,及時固定證據、提供保護”,盛勇強說。
不僅如此,上海法院還堅持貫徹全面賠償原則,依法判決侵權人足額賠償權利人經濟損失以及合理的維權成本,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罰性賠償力度。在行政審判方面,加大對具體行政行為依法審查力度,依法監(jiān)督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大力支持行政機關知識產權的正當執(zhí)法行為。在刑事審判方面,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據統(tǒng)計,2014年全市法院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判決生效348件562人,其中,被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19人,單處罰金34人,并處罰金524人。
“在案件執(zhí)行方面,努力兌現(xiàn)當事人勝訴權益,2014年全市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執(zhí)結614件,執(zhí)結標的總額3776萬余元,其中強制執(zhí)行196件。依法及時執(zhí)行訴前證據保全、訴前行為保全的裁定,對1名被執(zhí)行人采取了司法拘留的制裁措施?!笔⒂聫姀娬{。
“事善”因“器利”
上海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這與上海法院加強隊伍和機構建設分不開。
去年12月,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順利成立。在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組建的過程中,上海高院按照審判工作的規(guī)律和需要,科學規(guī)劃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業(yè)務庭、室的設置,落實司法改革的具體要求,研究制定了法官選任工作方案,充分體現(xiàn)了專業(yè)化、職業(yè)化、高素質的特點,從全市法院的知識產權審判人員中,公開選任了一批包括全國法院審判業(yè)務專家以及具有多年審判經驗和管理經驗的院長、庭長在內的知識產權法官,組建了一支優(yōu)秀的知識產權審判隊伍,為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順利設立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據悉,知識產權法院組建時共從全市擇優(yōu)選任了首批10名知識產權法官,目前在編人員共25名。知產法院法官平均年齡43.6歲,從事知產審判工作平均年限8.4年,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3名、碩士10名,有2名法官系全國級審判業(yè)務專家。
“2名法官近期被最高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中心聘任為首批研究員,體現(xiàn)了上海知識產權法官專業(yè)化、職業(yè)化、高素質的特點?!笔⒂聫婎H為自豪地宣稱。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2014年9月,我國唯一一家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交流基地——“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交流(上海)基地”在上海高院正式成立,這是我國知識產權司法國際交流體制的新突破。
據統(tǒng)計,2014年上海法院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7688件,同比增加15.06%,其中,受理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6064件、行政案件17件,但刑事案件呈下降趨勢,為344件,同比減少了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