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靈
女性大都喜歡做夢,不過夢歸夢,幾乎所有人都有醒來的那一天。但被譽為“浪漫主義小說女王”的丹尼爾·斯蒂爾是個例外。她窮盡一生都在編織個完美夢境,所有的行動和創(chuàng)作都在向這個夢境靠攏,雖然屢次被現(xiàn)實撞得頭破血流,卻從未停止過造夢的嘗試。
娜拉出走的第三種結局
魯迅曾經(jīng)說過,覺醒后的娜拉選擇離家出走,只有兩種結局,一種是回歸家庭,另一種是淪落風塵。斯蒂爾也是一位出走的娜拉,她于1965年和首任丈夫在著名的卡拉爾旅館完婚。這是兩個望族之間的聯(lián)姻,彼時的斯蒂爾還只是個18歲的少女,憧憬熾熱如火的愛情,對婚姻充滿著期待,但她并不知道遵從父親意愿嫁給一位比她大十歲的銀行家意味著什么。
婚后,斯蒂爾稀里糊涂地當起了貴夫人,并于次年生下了女兒,但這些都填不滿她寂寥的內心,她感覺自己被丈夫拉入了一個“陌生的、金錢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里,兩人只能扮演特定的角色,這讓斯蒂爾非常失望。但丈夫并不知道這些,他只知道在他的金融帝國里打仗,每天回家倒頭就睡。有一天,在丈夫輕微的鼾聲里,斯蒂爾下定決心要走出去尋找自己。
斯蒂爾是家中獨女,7歲那年父母離婚,她一直跟隨父親生活。她曾用“無邊的孤寂”來形容自己的童年,落寞的她一直渴望熱鬧和睦的大家庭,并期待有一個人能帶給她瘋狂而浪漫的愛情。婚后,斯蒂爾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小公司的打字員,工資比家中的保姆還要低。工作間隙,她嘗試書寫自己渴望的生活。寫作之初,她不會分段,不會使用標點符號,交出的作品讓人不堪卒讀。因此經(jīng)紀人一看便勸她:“還是回家做飯去吧!”但寫作令她欲罷不能,她堅持著,文字和結構在持續(xù)的練習下變得日益精致,故事也變得一天比一天飽滿純熟。幾年后她終于出版了自己的作品,但對寫作的癡狂也直接導致了她第一段婚姻的破裂。1972年,斯蒂爾與首任丈夫正式離婚。
1973年,斯蒂爾去監(jiān)獄采訪一名囚犯,偶然結識了與其同一監(jiān)牢的銀行搶劫犯達尼爾。高大英俊,手臂帶有刺青的達尼爾令斯蒂爾一見傾心,她無法控制自己的心跳,而與其年紀相仿的達尼爾也無法抗拒斯蒂爾迷人的大眼睛,兩人很快隔空熱戀。飽受相思之苦的斯蒂爾開始瘋狂地給心上人寫情書,最多的一天高達十七封,而達尼爾也用笨拙的手法為女友編織了一條色彩絢麗的圍巾。兩人都渴望著相聚,對未來的日子充滿希望。
在愛情的鼓舞下,斯蒂爾連續(xù)出版了多本小說,她在小說里建立著自己的情感世界,以溫暖清新的筆調書寫著友情、親情以及愛情。這種脈脈的溫情令讀者陶醉,也為她帶來了巨額的版稅,對未來的設計則為她提供了更多靈感。至此,這位出走的娜拉并未陷入前面所說的兩種困境,而是恣意享受著生命的豐盈,期待浪漫的婚姻生活。
激情都為造夢服務
達尼爾出獄后,兩人很快同居。但現(xiàn)實生活到處充斥著不和諧的音符,兩個人一個愛談哲學、讀泰戈爾,一個卻喜歡爆粗口。當斯蒂爾去法國使館赴宴時,達尼爾只能待在家中看電視。而一躍成為著名作家的斯蒂爾家中時常賓客如云,面對這種盛況,達尼爾只能落寞地坐在客廳一角,默默看著穿梭的名流們。他時常哀嘆:“待在這兒還不如待在監(jiān)獄里,在那兒至少還有一點美好的幻想。”斯蒂爾為男友設計高檔的、上流的生活,達尼爾卻奮力抗拒。因為不堪女友的改造,達尼爾又選擇了犯罪,再次鋃鐺入獄。而就在此時,斯蒂爾做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舉動:來到監(jiān)獄,與男友舉行了一場浪漫的婚禮。對此她的朋友評價說:“斯蒂爾只是在為自己的浪漫幻想買單?!?/p>
這場獄中婚禮成為了這段愛情的終結。達尼爾尚未出獄,斯蒂爾便邂逅了新的戀情。這場戀情的男主角比爾剛剛戒毒,斯蒂爾依然愛得全情投入,她寫情書給他,并在五本暢銷書上都題詞送給比爾。1978年,兩人結婚?;楹笏沟贍栆廊辉噲D改造比爾,送他去讀大學課程,買昂貴的西裝給他。這讓比爾感覺自己不過是斯蒂爾夢境里的一個道具。比爾感到窒息,認為自己無法在斯蒂爾的世界里生存下去,于是他不告而別,重歸癮君子的隊伍。這段感情依然以破碎收場,最終兩人不得不對簿公堂。
與傷痕累累的婚姻形成對比的是斯蒂爾如日中天的事業(yè),她的小說本本暢銷,好萊塢請她將電影腳本改成小說,并花重金為其做推廣。斯蒂爾書里的主人公不管經(jīng)歷多少坎坷與磨難、天災與橫禍、誤會與猜忌,最終都能尋回真愛,守住誓言;而支離破碎的親情也總能拼接完整,呈現(xiàn)出一派歡悅景象。許多讀者在拜讀她的大作后開始對一些并不相信的事情重燃希望,比如愛情,比如奇跡。
寫作比尋找對的人更容易
每次婚戀觸礁,斯蒂爾都能從中汲取養(yǎng)料,再把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和期待重新整合,寫入小說。她一直相信,自己在愛情中遇見了那么多不幸,上帝一定會給自己補償。果然,這個補償在她34歲那年出現(xiàn)了。這個伴侶與她門當戶對,他名叫約翰,也是文藝圈中人,為人斯文而體貼。斯蒂爾對這段感情一如既往地投入,她建議約翰辭掉工作,幫助自己理財,約翰同意了。此后的17年里,兩人朝夕相對,形影不離,斯蒂爾甜蜜地感嘆說:“這是我生命里的彩虹,只出現(xiàn)過一次,并且永遠都不會消失。”
然而永不消逝的彩虹只是斯蒂爾的白日夢,這段感情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早在兩人分居前,約翰的母親就曾提醒過斯蒂爾:“不要把愛情想象成你的小說,因為在現(xiàn)實中那是不可能的?!?/p>
在此之后,斯蒂爾還有過一段婚姻,依然是以分開收尾。當深愛的男人們如過客一樣一個接一個地離她而去,唯一能證明那些感情存在過的,是環(huán)繞在她身邊的九個孩子,其中七個為她所生,兩個是約翰前妻生的。斯蒂爾對他們照顧入微,跟每一個孩子感情都很好。
除了孩子,打字機是陪伴斯蒂爾最久的伙伴。她每天8點鐘起床,有時持續(xù)工作18個小時,累了便趴在打字機上小睡,醒來時滿臉壓痕。有時她會在盤起的頭發(fā)上插一支鉛筆,光著腳,穿著絲質睡衣在家中游走,她的豪宅共有五十五個房間,她一邊游走一邊構思情節(jié),然后回到工作臺前,精彩的故事一氣呵成。
勤奮讓斯蒂爾屢登“福布斯作家富豪榜”,并在2014年躋身第四位;她的創(chuàng)作量無人能及,小說還曾因雄踞《紐約時報》榜首長達381周而創(chuàng)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而她改編的劇本兩次獲得金球獎。這些在斯蒂爾看來都稀松平常,因為“相比遇上一個合適的人,寫作是件太容易的事了”。
“斯蒂爾為自己造了一個完美的夢,然后要求一切都適應這個夢境,一旦出現(xiàn)了不和諧因素,要么被改造,要么被徹底刪除。在這方面,她有著異于常人的固執(zhí)。”這是斯蒂爾的第四任丈夫約翰對她的評價。對于斯蒂爾這位敢于造夢、為夢而生的“美國瓊瑤”來講,該評價可謂中肯。在別人眼中,這種偏執(zhí)也許悲哀也許愚蠢,但對斯蒂爾的創(chuàng)作生涯來講,不懈追逐無法實現(xiàn)的夢境無疑是最大的幸事。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