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自民
絕大多數綠色開花植物都是名副其實的生產者,依靠光合作用而生存。它們不僅自食其力,而且能為其他動物提供糧食、能源、潔凈的空氣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但是,綠色開花植物中也有一些好吃懶做、不勞而獲的“家伙”,就像血吸蟲、蛔蟲一樣過著寄生生活,菟絲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有人認為它們是“魔王的絲線”,是靠搶劫為生的強盜,亞麻、大豆、黃豆、花生、煙草、薔薇、馬鈴薯等數百種植物都深受其害。不過,對于菟絲子也有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稱其為“金縷”,因為它們不僅美麗可愛,而且藥用價值極高。
菟絲子成名甚早。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一篇《桑中》寫道:“爰采唐矣?沬之鄉(xiāng)矣。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詩中的“唐”就是菟絲子。詩歌以“采唐”起興,是一首熱烈活潑的情歌,一封深情款款的情書。金絲般纏繞在寄主身上的菟絲子,很像一位溫柔體貼、繾綣纏綿、搖曳生姿的少女。
唐代詩人沈亞之把菟絲子比喻為金縷:“露珠蟲網細,金縷兔絲長。”古代詩人還常常用菟絲子和女蘿來比喻新婚夫婦,如《古詩十九首之八》中有:“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詩仙李白的《古意》中也有這樣的詩句:“君為女蘿草,妾作兔絲花。輕條不自引,為逐春風斜……女蘿發(fā)馨香,兔絲斷人腸。枝枝相糾結,葉葉竟飄揚……”
菟絲子的別名眾多,赤網、金絲藤、野狐絲、菟絲實、無娘藤、纏豆娘、豆寄生、黃藤子、吐絲子、蘿絲子等等都是其別稱,或許,人們是通過這些名稱而了解它們的。
菟絲子在植物界中究竟屬于哪一個家族,一直不是很確定,有人將其作為茄目旋花科的一個屬,而現在很多人則認為應將其單列為菟絲子科菟絲子屬。菟絲子大約有170余種,都是寄生植物,廣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溫暖地帶。
菟絲子是纏繞草本,壽命不到1年。種子在土壤里經休眠越冬,在春季溫濕度適宜時萌發(fā)。萌發(fā)后生出錨狀根,扎入泥土。發(fā)芽僅僅十幾個小時后,它們便將卷須狀的纏繞莖像魔爪一樣向不幸的寄主伸去。再過一天,它們的莖就牢固地纏繞在寄主身上了。1周后,它們原來生長在泥土里的根就會腐爛。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蘇頌在《圖經本草》中對此有詳細的記載:“夏生苗,初生如細絲,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則纏繞而生,其根自斷,絕于地而寄空中,或無根?!?/p>
菟絲子的莖像細柔的絲線一樣,有金黃、橙黃或粉紅色;其葉退化成鱗片,幾乎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大多在秋季迅速生長、開花?;毿?,鐘形,簇生成小傘形,白色有清香。在晚秋時節(jié)菟絲子會結果,果實為扁球形,里面有褐色的種子。種子極細,結籽率極高,一株能結籽兩三千粒,因而繁殖力極強。
在根、莖、葉3種營養(yǎng)器官中,菟絲子的葉退化,根腐爛,只有莖發(fā)達。因此,其生存所需要的營養(yǎng)都靠莖獲取。它們的莖上最與眾不同、最令寄主植物望而生畏的是吸器。它們的莖只要與寄主的莖相接觸,就會形成吸器。吸器是菟絲子最重要的結構,也可以看成是寄生根,是其唯一的寄生器官。
貌似溫婉可人的菟絲子,對寄主植物實施的卻是血腥殘暴的絞殺。菟絲子的幼莖在微風中輕柔地搖擺,楚楚動人,可寄主植物一旦被這“魔王的絲線”纏上,就大禍臨頭了。其吸器很快會從寄主的莖上打開一條運輸通道,將它們的維管束和寄主的維管束接通,將寄主的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以及葉合成的有機物毫不留情、源源不斷地運走,供它們享用,使它們瘋長。盡管寄主的根系拼命地吸收、葉片努力地合成,可仍然身體難支,于是,一天天的衰竭、枯萎甚至死亡。由于其寄主大多是對人類有益的農林作物,因此菟絲子是嚴重影響農林生產的一種惡性寄生雜草,其危害普遍、嚴重而且持久。
菟絲子之所以被稱為“魔王的絲線”,還因為其莖雖然看起來柔弱,實際上卻有超強的繁殖能力。它們的莖非常脆嫩,一碰就斷,任意一小段落在地里,都能迅速再生出一株新苗。特別是一場雨后,更不得了,就像孫悟空的一撮毛可以變成一群猴子一樣,菟絲子也有類似的魔法,一株菟絲子的斷莖灑落在地里也可以長出成片的新苗,新苗很快又會攀附寄生到寄主的莖稈上。對于菟絲子的邪惡本性,南朝詩人謝眺說到:“安根不可知,縈心終不測”。
不過,盡管很多人憎恨菟絲子的寄生行為,但因為良好的藥用價值,菟絲子卻受到了追捧,其價格如脫韁的野馬,一路飆升。從藥用價值以及外形來看,把菟絲子稱為“金縷”應該是既形象又貼切的。
菟絲子具有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安胎、止瀉等功效。中醫(yī)主要將其用于治療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尿頻遺尿、胎動不安、目昏耳鳴、脾腎虛瀉等。此外,菟絲子外用可治療瘡毒腫毒以及白癜風。據說,長期堅持服用菟絲子,能明目輕身、延年益壽。因此,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很多含有菟絲子成分的中成藥和保健品都成了搶手貨。
藥用的菟絲子主要是通過人工栽培獲取的。人工栽培菟絲子常常與寄主植物同時播種,一般培育周期只要100多天。人們一般會選擇讓亞麻來做出犧牲,因為亞麻不僅跟菟絲子一樣也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而且出苗快,同時播種的菟絲子一般要比亞麻晚出苗半個月左右,所以當菟絲子出苗后,就可以順利地攀附寄生到鮮嫩的亞麻幼莖上。
可見,菟絲子既可以成為“魔王”危害作物,也可以成為“金縷”治病救人。只要人們通過科學管理,不僅可以減少“魔王”的危害,還能讓“金縷”造福人類。
【責任編輯】龐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