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萌 張歡
國內互聯網手機品牌大多會有個性鮮明的CEO,和雷軍、周鴻祎、賈躍亭、羅永浩相比,榮耀總裁趙明顯得低調很多。在華為工作17年,趙明習慣了華為一貫的文化基因:“我喜歡把戰(zhàn)略設計得很清楚,既要做短期打勝仗的事情,又要為未來一步一步布局。我不太愿意渲染個人,但我接受團隊給我的角色和形象定位,并調整自己。還好榮耀粉絲很好,并不是無原則地喜愛?!?/p>
不過他還是準時準點坐在我們面前,盡可能完整耐心回答我們每一個問題。
從過往履歷來看,趙明算是典型的華為精英:名校畢業(yè),先從研發(fā)做起,歷經銷售、市場等多部門歷練,主持過集團縱向研發(fā)項目,也做過海外公司的CEO。
直到有一天,集團領導的一個電話把他從德國拉回到深圳,他接手了整個華為集團里最特別的一個崗位——把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
今年3月,巴塞羅那通信展上,有國內媒體問他公司戰(zhàn)略,他老老實實回答:“我連公司門都不知道在哪,這問題沒法回答。”
他的前任劉江峰在創(chuàng)造了榮耀2014的優(yōu)秀業(yè)績后,辭職創(chuàng)業(yè)做農產品電商去了。有那么幾個月,趙明一方面要等著公司派人接手他的西歐區(qū)副總裁位置,一方面還要兼顧榮耀業(yè)務。
半年多過去了,他現在有底氣對榮耀未來做出規(guī)劃,“我接(劉)江峰這個位子,目標就是比他做得好。到現在這個時候CEO必須有舍我其誰的氣魄。如果作為榮耀的掌門人說我不如江峰,謙虛謙虛可以,但是做事的時候不能這樣?!?/p>
工作中,他喜歡建立負面清單——哪些是不可以碰的底線,剩下的鼓勵團隊大膽嘗試。在品牌營銷中,趙明唯一不允許的就是互掐。在中國互聯網圈子里,這個想法顯得多少有點“非主流”。友商黑過來,坐著挨打。實在觸犯底線了,才訴諸法律手段。上月外界盛傳趙明離職,連他在歐洲工作的同事都詢問,逼到沒辦法了,他給員工們寫了一封公開信,題目是《造謠者只能看到榮耀的背影》。
雙十一,有的廠商為沖業(yè)績開始刷單,天貓平臺顯示有的單筆訂單達到5000臺,趙明把雙十一看作季度考,刷單這種事情堅決不可以做。當然在CMO王曉冬看來,華為內部嚴格的審計體系也讓他們找不出這筆資金去沖量。
CEO 趙明
新的工作讓趙明開始努力去理解年輕人的想法。有一次女兒和他撒嬌“老爸你造嗎”,沈陽人趙明心里咯噔一下“女兒這是說我嗎”,后來才知道原來“造”就是“知道”的意思。
采訪那天,他帶了三部榮耀手機,兩塊智能手表。作為喬布斯的粉絲,他已經不隨身攜帶iPhone了,當然,出新機他還是會分析,在他看來,自從4S之后,iPhone給人的驚奇感已經消失。在此之前,拿著iPhone,他會有一種和偶像隔空對話的感覺。他說:“如果喬布斯還活著,蘋果公司走到今天,不一定比庫克更賺錢。庫克是職業(yè)經理人,變現能力超強,喬布斯管理是另外一種風格。下一個時代的蘋果還是需要喬布斯式的人出現?!?/p>
人物周刊:你最近反復強調要慢下來,為什么這個時候不像別的互聯網大佬一樣,給大家再打兩斤雞血,推著團隊往上走?
趙明:你感覺到非常輝煌,大家都認為誰都擋不住你的時候,突然之間那種墜落是非??膳碌?。我是真心向蘋果致敬,并不是說PK掉蘋果。為什么我每次發(fā)布會只拿蘋果做比較,因為蘋果從來都不會把這樣的比較演變成對撕。自從蘋果之后,智能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他們把人機交互的界面和體驗做到很好。
蘋果一個WiFi模塊就有幾十個人的團隊。國內很多公司可能就一兩個人在做,甚至一個人就把這個全搞定了。有多少人愿意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在這個領域內不斷深究。那可是在硅谷,蘋果員工的工作強度一點不比我們中國人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越了解這個產業(yè),我們對它越是敬畏。
人物周刊:你覺得慢下來的原因是因為不夠細不夠好?
趙明:不是,我擔心發(fā)展太快會把很多問題掩蓋住,在你再進一步發(fā)展的時候,你會發(fā)現你是虛胖。
人物周刊:現在你看到了哪些問題?
趙明:榮耀發(fā)展得這么快,我們的品牌影響力是不是真的滲透到了?還是說我們已經把我們既有的用戶群過度消耗了?現在來講,中國沒有比我們更快的了,成立僅兩年,今年的銷售額預計會做到60億美元,這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但是我們一定要破紀錄嗎?你背負這樣的名聲重要,還是說產品和品牌持續(xù)發(fā)展重要?
人物周刊:你有點盛世危言的意思?
趙明:華為一直是這樣的。
人物周刊:接下來幾年,你判斷還有幾家手機廠商會活下來?
趙明:全球性的品牌大概是3到4家。當然區(qū)域性品牌和國家品牌會多一些,比如說日本,有NEC、松下。
我們?yōu)槭裁丛阶鲈骄次罚恳驗橐坏┳龃蠓吹故且粋€公司最危險的時候。一旦設計或者品控出現問題,到了消費者手里,通過一定的故障累計體現出來,可能是一個半月到兩個半月,那就是兩三百萬臺手機生產出來,已經在渠道里面,甚至到了用戶手里面。按照150美金一臺的話,那就是3億多美金出去了,你怎么去處理?在我們的供應鏈體系里,手機算是海鮮產品,很多時候這種物料你要提前4到6個月下單。一個判斷失誤最后會造成大量的庫存積壓,然后把這種壓力傳遞給渠道,要求渠道壓貨。短期內適當壓貨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渠道大量壓貨,它又賣不出去,最后就變成了渠道造反,渠道就會背離你,這種損傷很難恢復。我們一直在說,越是在高歌猛進的時候,越是要小心謹慎。所以你要說榮耀什么時候壓力最大,那肯定是永遠都是未來的日子壓力最大。
人物周刊:美國市場對于你們來說會是一個非常具有想象空間的市場嗎?
趙明:沒錯,但美國目前還是運營商的強補貼市場,然后很多中國廠家到美國是以ODM的平臺來介入的。榮耀進美國肯定全部都是以自有品牌,打榮耀品牌。
人物周刊:最大的困難在哪兒?
趙明:美國的產品標準和我們不一樣,比如頻譜,制式。
美國是全球電子品牌高地,是最高的地方。從產品、團隊的能力和營銷來講,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去。一開始給人印象不好,回頭再想去提升其實比較難。對我們而言,我們會考慮進入美國第一印象是什么,因為華為在歐洲這幾年,我們不斷地耕耘,跟用戶溝通次數很多,從運營商也好,從我們當地的企業(yè)社會責任活動也好,其實我們正向的信息傳遞越來越多,大家對這種品牌已經逐漸形成了認可。但是美國,華為本身的市場占有率就很低,榮耀品牌影響力為零。我們現在有一個二三十人的團隊在美國做相關的前期準備,2016年是肯定會發(fā)力的,我們也計劃逐漸地去加深溝通的深度和強度。榮耀營銷在美國的總部放在硅谷。蘋果、谷歌、Facebook、推特都在那兒。你會接受到最新的互聯網前沿的思想。我們說做互聯網手機,互聯網營銷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還是要考慮如何提升用戶在互聯網應用上的體驗,這個我認為是互聯網手機未來的一個發(fā)展方向。
人物周刊:在你看來,到底什么是互聯網思維?什么是互聯網品牌的手機?
趙明:這是一個認識深化的過程。因為不可否認互聯網手機概念是從幾家中國公司出來的。小米在這方面走得比較早,從這個維度來看,早期還是用網上營銷,銷售按照互聯網模式進行定價,這是最早的一些思路。目前來看,這些方面大家都在跟進。這個東西很容易學,沒有門檻。原來傳統的營銷模式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或者慣性很強大,你想渠道空間就是要30%到40%,現在就把渠道這個空間直接給了用戶,大家直接享受到這個利益,所以就開始高速發(fā)展。但是你也發(fā)現現在整個的互聯網手機占30%的份額,現在的這種增速已經開始放緩了。
人物周刊:因為講不出新的故事了,可以這么理解嗎?
趙明:線上仍然會代表著這個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但線下仍有廣闊的市場不容忽視。你看在線下的,蘋果是一個線下為主的品牌,華為品牌是一個線下為主的品牌,OPPO、VIVO、三星都是線下為主的品牌,他們發(fā)展還是不錯的。
人物周刊:你們這個行業(yè)是最熱鬧的行業(yè),出很多新聞。
趙明:行業(yè)撕來撕去,空間也沒說從30%增長到50%,你如果不能有效地擴大空間,那就說明你的用戶群體是有一定的限制。
人物周刊:怎么突破?
趙明:我們現在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從榮耀團隊來講,互聯網手機營銷這方面這是固有的優(yōu)勢,這是你選擇這種模式帶來的固有優(yōu)勢,你要堅持,可還是要避免互聯網手機這些廠家之間無底線地撕?;ハ嘀g甚至到了造謠和抹黑這種情況,我覺得非常不可取。
人物周刊:你今天戴了智能手表,今后榮耀會加大可穿戴設備的投入力度嗎?或者也會出電視嗎?
趙明:我們還是有所聚焦,做一些擅長的東西,考慮跟各種各樣的專業(yè)廠家合作。當然我也可以做空調,但是我做空調跟別人比,優(yōu)勢在哪兒?
人物周刊:可人家做空調的都開始做手機了。
趙明:我們一直在問自己企業(yè)的戰(zhàn)略控制點,我們內部也在研究。榮耀做不做電視?
人物周刊:你們也會考慮這個問題?
趙明:會,榮耀做電視這個事情并不是我今天跟你提出來的,但是一直有一個沒有解決的問題——做電視戰(zhàn)略控制點在哪兒?如果做不出不同的東西,那進入這個市場的價值就不大,目前內容基本控制在優(yōu)酷土豆、愛奇藝、騰訊三家。
人物周刊:就是BAT三家。
趙明:對,我們做電視也是跟這些內容廠商合作,小米做電視也是跟這幾家合作,你的控制點相對是比較弱的,最后可能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打價格戰(zhàn),電視上的利潤又不是很高,像夏普這些電視廠家,生存環(huán)境都很困難。我們要進入一個領域,還要考慮,榮耀做這個東西,與眾不同的東西是什么,我們的控制點是什么。
人物周刊:你們還會聚焦在跟通訊相關的,因為這是華為的基因也是你們的優(yōu)勢?
趙明:除非我后面能找到做電視的核心控制點。當然靠華為的利潤我們也可以把價格打得很低,去補貼,但是總體來講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榮耀和華為做智能家居考慮的還是一個開放體系,我們把自己的界限定義清楚,就是我們把標準和規(guī)范統一?,F在為了用所謂的智能家居,我得裝無數個app,榮耀希望改變這樣的狀況。所以,空調電冰箱我不做,但咱們可以合作,因為做連接你們肯定做不過我,榮耀希望去建立一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