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明玥
一
周嫂兒女心特重。女兒一年多前出國讀書后,45歲的周嫂就像一朵盛放過的牡丹,迅速萎謝。她謝絕了丈夫“要與親友多往來,有時間多出去走走”的建議,變得更宅。理由很簡單:家里有女兒殘留的氣息,呆在電腦前,才能第一時間看到女兒上線的動靜。
被迫與孩子分離的感覺,就像失戀,周嫂每天都進女兒房間打掃,在床鋪上坐坐,好像聽見孩子以前的親昵嬉鬧。
她把孩子從小到大的數(shù)千張照片都沖洗、整理出來,一看就是半天,看到落淚不說,還編輯了各種“專輯”,傳給女兒。比如小時候學鋼琴專輯,里面有女兒彈不好大哭的鏡頭,有女兒與幾任老師的合影,有女兒考級,有上臺表演和領獎。
周嫂費心費力做了幾十輯。開始,女兒看了挺感動,與家里聯(lián)系也變多。后來功課變緊張,又參加戲劇社團、水中芭蕾訓練,加上開始談戀愛,女兒就覺得被媽媽每天拉著“追憶似水年華”的行為,成了干擾。
女兒勸過很多次:你該另有寄托。周嫂聽出女兒忍著的不耐煩,情緒頓時崩潰,“養(yǎng)了你十八年,我犧牲了多少!現(xiàn)在你翅膀硬了,一點不體諒媽媽的空虛!”
女兒也態(tài)度激烈,“不要每天來加深我的負疚感,不要總覺得你養(yǎng)大我,就有理由綁架我的全部生活。紀伯倫的詩我要不要念給你聽?‘你的孩子不屬于你/經(jīng)由你生 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他們的靈魂屬于明日世界/你無從闖入 夢中尋訪也將被拒/昨天已經(jīng)過去/生命向前奔涌/無法回頭 川流不息……’”
“夠了!”帶著些許惱火,周嫂打斷說:“紀伯倫的詩我讀過很多,不記得有這首。既然你不愿被打擾,那試試一個月不聯(lián)系?!?/p>
周嫂的淚流下來。她已知道無法把孩子留在身邊,成為未來生活的安慰。
那首詩,既像年青一代火焰般的宣言,也像中年人滿懷感傷的自語。也是怪,掛上電話后,詩中的某些句子,一直在周嫂耳畔回響。它如清泉,漸漸澆滅了焦慮空虛。
周嫂忽然悟到,何不把這段時光看作完成養(yǎng)育義務后的輕松,當作上蒼補給的無憂無慮時光?
二
婚前,周嫂就熱愛旅行,現(xiàn)在馬上利用年假,與老公走遍了南亞、東南亞和澳洲。為開闊心胸,去的都是熱帶海灘,碧藍的海水、湛藍的天空,都是她年輕時想象了無數(shù)遍的天堂生活。因為這個夢想埋藏太久,一度讓周嫂覺得,生活中除了圍繞女兒的需求,她什么都不需要。
是的,周嫂玩嗨了。在澳洲海灘上,她跳了一次傘。當風在耳畔呼呼吹過,當降落傘在身后砰然打開,當她能像鳥兒一樣翱翔,生命中優(yōu)哉游哉、高瞻遠矚的美妙感覺,是從沒感受過的。她就像一種甲殼類生物,奮力從舊殼中掙脫,感覺天地都大了一圈。
旅行歸來,周嫂開始為單位里的“空巢媽媽”組建舞蹈隊,一周三到四天的傍晚都要排練。她忙碌起來,請老師,租服裝,說服單位領導在空置會議室里裝上練功把桿。一兩個月跳下來,每位“大嫂”都手臂緊了,脊椎挺拔了,小肚子平坦下去。
周嫂還花了很多時間,說服丈夫們與妻子一同上陣。這下,這些年近半百的夫妻有了晚間約會。很多當丈夫的有應酬能推則推,理由堂皇,“缺了我這個臺柱子舞伴,她們玩不轉。”
揮灑汗水之后,雙雙把家還,重溫在花前月下散步的浪漫,這股美意,發(fā)起者周嫂也感受到了——他們夫妻在這學舞的大半年里,說過的話、談過的心超過之前二十年的總和。
拜這魚水般融洽的滋潤,周嫂散發(fā)出年輕光彩。她開始使用各種舞蹈彈力發(fā)帶,穿像楊麗萍一樣衣袂飄飄的長裙,自己設計舞蹈中要用的道具和耀眼首飾。她感覺到在生命的凍土里,癢酥酥地拱出了希望的新芽。人們開始改口喊她“周姐”,由衷地感嘆她像換了一個人。
她很少再有時間追著女兒盤問不休,倒是女兒時常微信老爸:“我媽如今那身段、那風情,要是放在美國,追求者會有一個加強連。您要有危機意識?!?/p>
之后,從舞友群中,他們還孕育出別的興趣小組——攝友會,春天要拍櫻花,秋天要拍紅葉;美食會,春天要吃河豚,秋天要吃籪蟹;茶道會,學習各種茶道藝術,在大自然中領會茶香與禪意;香草會,收集香草的種子和幼苗,在網(wǎng)上拍賣,資助邊遠地區(qū)的孩子們;朗誦會,每過一個月,由一位嗓音美妙的朗誦者,向大家誦讀他或她最近最有心得的文學作品。
就在一次朗誦會上,周姐再次聽到了紀伯倫的那首《你的孩子》,而且,這一回她真真切切聽到最后一段:“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愛——是孩子的飛翔/也是你強健沉穩(wěn)的姿態(tài)。”
說得多到位:所有的弓,它們的使命都不是把箭矢留在弓弦上;當箭流星般飛向遠方,留在原地的弓,也該有它的新天地了。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