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佳
初秋,不妨“薄衣御寒”
我國很早以前就有人倡導“薄衣御寒”養(yǎng)生法,明確指出“薄衣之法,當從秋習之”。此句中的“秋”,應該是指初秋。實踐證明,這種主張“秋凍”的方法,既順應了自然氣候(包括居室氣候)的需要,又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預防疾病、自我保健的作用。這也就是古人說的“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初秋時節(jié),要正確領悟和操作“薄衣御寒”,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馬添衣加褲,把自己穿得嚴嚴實實;而應該盡可能地晚一點增衣,能穿短袖襯衫,盡量不要穿長袖;能穿單衣,盡量不加外套。
初秋,也要預防感冒
凡事都應該有個限度,“薄衣御寒”也不能過頭。一方面,初秋時節(jié)的早晚,以及受臺風、降雨等天氣影響的白天,室外的涼意也是很明顯的,人們(尤其是年老體弱者)外出時,衣著不能過薄、過露;另一方面,因大意而受涼(如長時間睡或坐在涼地面上),或是突然受涼(如在冷空氣來臨時還穿得很少,或是夜眠不蓋被巾),并不屬于“薄衣御寒”養(yǎng)生之道的范疇,因屬秋季感冒了。
預防秋季感冒,除了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節(jié)目、密切關注溫度變化外,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時,一定要蓋上被單、 大毛巾之類的床上用品。如果剛睡時覺得有些熱,可以把這些床上用品折疊好放在一邊;當秋夜涼氣襲來時,只要輕輕一拉,即可避免受涼。另外,在感冒流行季節(jié),可用食醋熏蒸房間,或服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板藍根、大青葉等,對預防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初秋,請開始登高鍛煉
夏季,因為天氣炎熱,或多或少都影響了人們體育鍛煉的熱情。初秋開始,該是加強體育鍛煉的時候了,其中的登高鍛煉,健身效果非常明顯。
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間的爬山運動(城市居民的爬樓梯其實也是一種登高)。作為一種體育鍛煉,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氣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環(huán)增強,腦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
我國秋季多半受高氣壓天氣系統(tǒng)控制,雖然氣壓隨著高度的上升而遞減,但因為地面氣壓基數(shù)較高,所以登高時氣壓的降低一般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包括那些對低氣壓敏感的病癥)。相反,隨著高度在一定范圍內的上升,大氣中的氫離子和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能促進人的生理功能發(fā)生一系列變化,對哮喘等疾病還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貧血患者的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數(shù)。
秋日登高的溫度變化對人體健康本身是有益處的:使人的體溫調節(jié)機制不斷地處于緊張狀態(tài),從而提高人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當然,對年老體弱者,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編輯 于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