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一些人把才華比作金子,可金子的光芒灼灼刺眼,也讓人不知不覺地躲避。一些人把才華比作埋在地底的煤,煤一旦熊熊燃燒,沖天的火光,反倒讓人心溫暖,人性美好。
這些年我結識了不少有才華的人,起初景仰,甚至崇拜,可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人性的弱點,在這些富有才華的人身上得到了集中暴露和體現(xiàn),比如偏執(zhí)、抑郁、孤傲、冷酷、自私、尖刻、狹隘……
是人的才華、創(chuàng)造推動著世界,賦予萬物以靈性。那些有才華的人,同自己的人性弱點作激烈斗爭,可他們中有的人,卻倒在了才華的大墻下,是他們自己,把墻推倒了。古今中外,有很多藝術家,最終走向了自絕的道路。他們用才華,讓這個世界明亮,也是用才華,把自己活活埋葬。
有一位著名的才女,她就是張愛玲,臉上凸起的顴骨,如她強烈的個性;尖尖的下巴,也如她對人世刻薄的態(tài)度。在生命華美的袍子上,她發(fā)現(xiàn)爬滿了虱子。作為一個冷眼洞察世界的人,這當然是一種特有的本事。張愛玲,她一生中朋友很少,有一個當年與她同一間辦公室的同事這樣描述她:每次遇見愛玲,她的腳步像貓一樣輕,偶爾抬頭,也是神經質地一笑,然后迅速收住,像是在夢里一閃而過的一個人一樣。張愛玲后來孤獨地死在洛杉磯,那晚,清冷月光透過紗窗,一床毛毯從她身上樹葉一樣滑落。
張愛玲,薄涼飄搖一生。在我的記憶里,她留下的最美好的一幕,還是當年她愛著胡蘭成時,單薄的身子,穿過暴風雪的街頭,去為胡蘭成買早點。胡蘭成最喜歡吃的早點,是豆腐腦。那年,愛情襲心的張愛玲,起早去為自己心愛的人買豆腐腦,而胡蘭成,還躺在被窩里。我最喜歡的張愛玲的句子,還是那一句話: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你也在這里嗎?”然而正如她所說,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她的愛情,最終只是一種幻覺似的抓捕。
認識兩個寫詩的男人,他倆的詩,都寫得不錯。但現(xiàn)實里,那個瘦小的男詩人,骨子里以自我為中心,這個世界,仿佛是為他而準備的,一旦有一點瑕疵,稍有一點沒滿足他,他就暴跳如雷。另一個男人,直性子,熱心腸,在生活里,他是一個妙語連珠的人,說的是家常話,道的是煙火人生,哪怕是最悲觀的事物,也被他以光明樂觀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很多人都喜歡和他一起,他人緣很好。而那個瘦小的詩人,朋友極少,相交也是敷衍,沒有人愿意聽他對生活那些喋喋不休的嘮叨、抱怨、揭露、鞭撻。壞情緒,也如病毒會傳染,是很可怕的。
你有什么樣的眼光,世界就以什么樣的形態(tài),投影在你的靈魂里。沒有一個人能夠單靠自己的力量改變這個世界,你對世界的貢獻,只是螢火蟲的一點光亮。一個人的才華,也就是一只螢火蟲發(fā)出的光。
在寂靜的鄉(xiāng)間,在城市的陋巷,我看到那些民間的手藝人、勞動者。他們卑微的一生,是在憑手藝、憑雙手雙腳吃飯。我就想,那些有才華的人,要是像這些人一樣普通、溫暖就好了。這是一種人性的力量和普照。
孫燕摘自《燕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