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的物理規(guī)律是從實驗中直接得出來。中學物理中的實驗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必須進行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離開了實驗的中學物理教學是一個不科學的物理教學。
在以往的物理教學重視的是實驗的目的、實驗的原理、正確的實驗步驟和結論以及實驗的誤差分析的知識掌握。注重的是學生是否掌握原有的經(jīng)典的實驗的具體實施方案,甚至是注重從這些實驗中所得出來的物理結論本身,而不太注意如何從實驗過程中獲得能應用于以后解決科學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步驟?;旧暇褪且笾肋@些個實驗前人是如何做的,從這些實驗中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但是,如果我們的學生都只學會了這些個多少年前就已經(jīng)存在的物理實驗的實施方案、實驗的結論對其一生的發(fā)展和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多大的幫助呢?在這種實驗教學中真正有多少的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種實驗教學中我們的學生能掌握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方法嗎?在這種實驗教學中我們的學生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嗎?如果長期推行這種教學模式,勢必會造成我們的學生科學推理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的低下。
在新課程背景下,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體現(xiàn)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就是:注重物理實驗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實驗的方法,在物理實驗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并能積極探索物理實驗的新思路。使得中學物理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科學觀念、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得到發(fā)展的一門有用的教學科目。
我認為新課程中學背景下的物理實驗教學不但要注重物理實驗為什么這么做,更應該重視還應該怎么做,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如何更好的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加強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主動去做實驗,并有想辦法改良原有實驗的意識。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實施:
一、多做并做亮演示實驗,充分利用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得實驗教學更好的為學生掌握科學規(guī)律、科學知識服務
演示實驗能讓學生直觀地從物理現(xiàn)象中感知物理規(guī)律,是物理實驗中最多的部分,不能只用多媒體課件代替,也不能口頭講解實驗直接應用演示實驗的結論,更不能不做。我們不但要多做,還要做亮演示實驗。做亮的意思一是:不但要做得精彩,還要鼓勵學生修改已有的演示實驗的方法,使得演示實驗真正發(fā)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的作用,成為物理教學的亮點。二是:我們在實驗中必須要強調(diào)實驗的過程,不但強調(diào)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在得出實際實驗結論后,更注重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進這個實驗才能減小誤差,這樣讓我們的學生有從失敗中中獲得經(jīng)驗的體驗。那么我們的學生在這個實驗中不但能掌握實驗的過程與方法、實驗結論的知識,還能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而后者是我們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們整個新課程的根本。
而如果應該做的演示實驗不做,我們的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些不應有的想法,比如:做實驗是很難的,實驗是不重要的,只要會做物理實驗的習題,只要知道怎么做,知道實驗的結論是什么,不會動手做實驗又有什么關系呢!其實我們的學生如果沒能有親眼目睹老師操作演示實驗的過程,親臨實驗的情景情感體現(xiàn),是不會有深刻記憶的,更談不有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同時由于只是簡單的記住實驗結論,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肯定不高。
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更加重視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教學之演示實驗。
二、做精并做細學生分組實驗,充分利用學生分組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自主性,使得實驗教學更好的為學生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服務
學生分組實驗是物理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統(tǒng)籌安排能力的最重要陣地。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實驗,能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并掌握應用實驗方法解決科學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步驟。我們應該注重在實施分組實驗時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主導地位,只有學生是實施實驗的主體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以往的物理教學,學生分組實驗教學中存在著這樣一些現(xiàn)象:一堂實驗課分兩部分,上半節(jié)課是老師講解這個實驗的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實驗的數(shù)據(jù)處理、實驗的誤差分析等細節(jié),下半節(jié)課由學生重復老師所講的所有過程。這樣的實驗教學是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保證了學生在實驗中不走或少走彎路。但是由于這一切都是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做實驗時會有種完成任務的感覺,我想也肯定有不少的同行發(fā)現(xiàn)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情緒不高的現(xiàn)象。這樣只會培養(yǎng)學生的依賴性,長期下去,他們只會按別人的說的去做,別人不說就不會做了。這與新課程的理念是不合的,退一步講,這樣機械的重復老師的實驗過程有什么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的教學意義呢,還不如不做這個實驗,這樣的實驗只能起反作用。在分組實驗中,教師只是起學習的引導作用,其實很多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而且老師要保證自己的行為不能過多的干涉學生的實驗設計和實驗過程。
要做精做細學生分組實驗,應該分四步走:
1.在實驗課前幾天教師只提出實驗的目的,然后由學生討論完成實驗方案,并提交實驗方案給老師。
2.老師對學生所提交實驗方案進行可行性評價,再把意見反饋給學生,由學生修改至可行。
3.學生進行實驗。
4.由學生自己總結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的錯誤結論、正確結論中得到實驗的注意事項。這樣開展學生實驗,學生能不高興嗎?能不積極嗎?學生的自主性肯定得到體現(xiàn),才是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學生經(jīng)歷一這樣的一次次的實戰(zhàn),肯定會具有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開展學生分組實驗的目的。
當然這樣做是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學生難免會多走彎路,但是在實際的科學和生活中走彎路是在所難免的。對于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的事多花點時間也是值得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