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偉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高校對計算機的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工作單位都急切需要計算機方面的人才。本文筆者主要闡述了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遇到的現狀問題,結合自己的工作情況提出了一些改革對策。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
一、高校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問題
1.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當前我國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多為市場上較為成熟的產品,然而成熟的產品往往很快就會被新技術所取代。而且經歷過大學擴招后,計算機作為當時熱門的專業(yè),在短時間專業(yè)建設得到了豐富和發(fā)展。但是這一行業(yè)中的技術更新很快,當時先進的軟、硬件設備,幾年后就成為了落后技術。所以,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內容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輔以一定量的實踐操作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形式下,陳舊的教學軟件和硬件已不能完全勝任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需求。畢業(yè)生在進入職場后,實踐操作技能存在一定的脫節(jié),用人單位需要對職工進行崗位培訓,這造成了用人單位的資源浪費。
2.教學模式陳舊,無創(chuàng)新。當前一些高校的計算機教學仍采用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對知識進行簡單的重復與記憶,片面的灌輸理論知識,使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被忽視掉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受到壓制,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發(fā)展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養(yǎng)。另外,在教學時仍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側重于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理論與實踐脫鉤。教師只是在課堂上傳授理論知識,對學生的實踐教學沒有具體的教學安排,得不到好的指導,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3.教學沒有針對性。隨著計算機與人類的關系日益密切,學生們對計算機的接觸也不像以前那樣一無所知了。學生們在中學階段就已經開始學習簡單的基礎知識了,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但是對知識的掌握還不夠全面也不夠深人,每個學生掌握的程度也不盡相同。然而教師在教學時,把全體學生看做一個整體,進行一刀切的教學,沒有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沒有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只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無法適應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這也是與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不相符合的。
二、計算機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從當前學校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現狀和學生的學習程度來看,教學效果不是非常好。一是掌握與應用計算機是每個身處信息時代的。公民所應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需要強調其課程實踐應用性與社會服務性,應培養(yǎng)學生通過操作計算機來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一基本能力為中心。僅僅擁有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能夠進行實際操作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這門課程所具有的一大特點。二是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注重個體化教學原則因為每個學生的興趣與能力是千差萬別的,如果僅僅依靠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只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不能夠得到發(fā)展了,這也就違背了我們的教育初衷。三是當前我國就業(yè)形勢不容樂觀。社會上所缺乏的主要是那些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能同時擁有的高級人才。高校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就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那么就要求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就要注意這門課程的實用性與創(chuàng)新性。
三、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對
為適應現代化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對基礎性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進行合理的教學改革是當前亟待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1.加強計算機教學內容改革。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操作系統(tǒng)及軟件的更新速度更是日益迅猛。因此,計算機的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跟上與社會的發(fā)展的步伐。當出現新的科技知識的時候,要及時的把新知識帶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去,讓學生們也能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新知識,并逐漸掌握加以利用,也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至于面對新的事物無所適從。新時期是信息化的時代,是需要有科技人才的時代。教學中使用的教材大多編排較早,內容比較陳舊,適時的給學生輸送一些前沿性的計算機知識和內容,也能吸引學生們的興趣,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探究力。
2.改革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并重的雙邊過程,學生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同等的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注重講授,使得學生一直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而應該發(fā)揮學生主體和老師的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啟發(fā)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使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學變?yōu)橹鲃訁⑴c教學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認真?zhèn)湔n,特別注意學生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備課過程中既要把知識講解到位,又要使得學生能夠聽懂,教師可以使用列舉法、反舉法等教學手段達到這一目的。第二,講課內容順序安排合理恰當。例如在講解到 excel 表格操作時,應該先從單元格開始講解,再講解行、列,再講到文檔。第三,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計算機是一個注重操作性的學科。作為教師應該認真給學生設計上機操作環(huán)節(jié),使得通過上機練習全面掌握本章節(jié)的內容并得到靈活地運用。在練習過程中對學生出現問題要及時給予糾正,并悉心講解。
3.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對于計算機教學效果的好壞,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原來傳統(tǒng)的教學式來比學生更喜歡教師采用實操性較強的方式教學。為了進一步提升高校的專業(yè)課教師層次,學校需要采用“雙師型”教師,即教師從業(yè)資格證和技術類的職業(yè)資格證,“雙師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具有普通教師該有的教學素質和教研能力,在專業(yè)課教學上更具有專業(yè)的技術實踐和操作能力,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yè)技能知識。所以“雙師型”教師必是以后高校所需求的教師群體。
4.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定期更新教學設備、對計算機的教學內容中可以融入實踐性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計算機了解和掌握,計算機教學的重點就在于學生度計算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計算機一旦脫離了實踐就不能說是合理的計算機教學。由于時代飛速的發(fā)展,完全理念式的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而人們越來越重視到計算機實踐的重要性,并且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更有助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積累了計算機實際操作的經驗。同時計算機科學是一門更新速度很快的學科,與現代新興技術脫節(jié)的教學設備是無法滿足正常教學的需求。作為學校管理方,應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定期的更新、更換教學硬軟件設施,加強實驗室、實訓室的現代化硬件建設和內涵建設,不斷豐富學生的專業(yè)文化氛圍,加強人才培養(yǎng)的軟件環(huán)境從而塑造特色的人才培養(yǎng)途徑。
總之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將會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思考在日新月異的新形勢下如何有效促進計算機教學,推動計算機教學向著“培養(yǎng)全面高素質人才”的方向發(fā)展,為學生以后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瑞俊.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相應的改革措施[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4.
[2]張瑞.淺析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