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省建筑工程機械施工有限公司 吳子超
海鳴橋工程位于珠海市十字門中央商務區(qū)橫琴片區(qū),橋梁采用預應力連續(xù)梁結構形式,鋼拱拉索裝飾造型。鋼拱為兩上下交叉布置的焊接鋼箱結構,拱肋線型為變截面的樣條曲線,拱肋受力截面為倒梯形四邊形,加裝飾鋼板形成五邊形結構。拱肋最大高度(不含裝飾鋼板)達45.381m,兩拱腳的中心距離達98.24m;拱肋截面高1.8m~3.003m(不含裝飾板)、寬2.5m~4.455m。
由于鋼拱的尺寸巨大,綜合考慮結構合理性、預制廠生產(chǎn)能力、運輸線路與車載能力、吊裝環(huán)境與吊裝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將每拱分成左右對稱的9個節(jié)段制作。文中將上拱稱為A拱,將下拱稱為B拱,鋼拱分段見圖2,鋼拱分段詳細參數(shù)見圖1。吊裝順序為:左右1節(jié)段→左右2節(jié)段→左右3節(jié)段→454節(jié)段。在拼裝過程中,由于鋼拱未形成完整的自穩(wěn)定體系,所以必須對已完成部分鋼拱進行臨時支架。
圖1 鋼拱分段及臨時支架示意圖
臨時支架在工廠初步拼裝,再運至現(xiàn)場進行整體拼裝,在工廠制作部分采用焊接連接,現(xiàn)場拼裝部分采用螺栓連接。
臨時支架按拱肋分段安裝設置,支撐在A2、A3、B2、B3段鋼拱上端。每個鋼拱臨時支架結構分為高、矮兩個塔型,其中A2段支架高21596mm,A3段支架高35169mm,B2段支架高20448mm,B3段支架高29821mm,各支架結構形式相同,長×寬尺寸均為4230mm×2600mm,每座支架底部設置4條斜撐,斜撐占地面積6823mm×8453mm。所用材料:
結構中每層交叉桿件均為:雙拼普通槽鋼12.6。
結構中主豎桿均為:熱軋無縫鋼管325×7.5mm。
底部斜撐均為:雙拼普通槽鋼14a。
塔中每層橫桿均為:普通槽鋼14a。
高塔側連桿、高塔與矮塔橫向連桿及頂部斜連桿均為:熱軋無縫鋼管245×7mm
矮塔與混凝土拱腳斜連桿為:熱軋無縫鋼管245×7mm。
根據(jù)臨時支架位置、尺寸、材料等采用同濟大學3D3S軟件進行建模計算。設計荷載為拱肋的自重,風荷載設定為12級。由于A拱和B拱的臨時支架采用了相同的結構,且A拱各階段的尺寸和重量均大于B拱,因此當A拱臨時支架滿足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要求,B拱臨時支架必定滿足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要求。僅需對A拱的兩個塔型進行驗算。
由于臨時支架的地基為中風化花崗巖,巖層穩(wěn)定,基巖上澆筑50cm厚C25混凝土作為臨時支架基礎,因此不考慮臨時支架基礎的沉降。支架及斜撐底部視為固結。
圖2 計算簡圖 (圓表示支座,數(shù)字為節(jié)點號)
4.2.1 荷載信息
(一)節(jié)點荷載信息
A2段鋼拱重為:42.7t,長度為16.4m。
計算A2段臨時支架點B處合荷載F。
鋼拱和臨時支架的尺寸、角度可由設計圖得到:
A2段拱下端A到支架點B長度AB為15.86m,C點為長度中心,距離A為3.84m。由于鋼拱越往下截面越大,以長度中心作為重力作用點是偏安全的。
對A點取矩:
42.7t×3.84=F×15.86
F=10.33t
分解F,得出X、Z方向分力:
Fx=sin60°×10.33=8.9t
Fz=cos60°×10.33=5.2t
∴Fx方向作用力為89KN
Fz方向作用力為52KN
(二)風荷載信息
按12級風力的驗算
橫向風壓計算:
W=K1×K2×K3×K4×Wo,Wo=V2/1600。
風速:V=40m/s;
基本風壓:1.00KN/m2;
設計風速平率:K1=1.0;
結構體形系數(shù):K2=1.3;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K3=1.0;
地形地理系數(shù):K4=1.0;
12級風壓系數(shù):W=1.3 KN/m2;
風荷載受荷面積簡化為弧,上表面面積:S=3×6.2=18.6m2
12級風荷載:F=W×S=18.6×1.3=24.2KN,平均分配在4個側面節(jié)點上,分布點荷載約為6.1KN。(僅考慮12級風狀態(tài)下最不利荷載的穩(wěn)定性)。
(三)荷載組合
(1) 1.35 恒載 + 1.10 風載工況1
4.2.2 內力位移計算結果
(一)內力
軸力 N 最大239.3kN;剪力Q最大-2.8kN;彎矩最大8.2kN.m。
(二)位移
X向最大位移11.669mm; Y向最大位移0.153mm;Z向最大位移-3.100mm;組合最大位移12.074mm。
4.2.3 設計驗算結果
強度驗算:最大強度應力比(強度的計算結果與構件強度的比值)0.32、最大抗剪應力比(構件在受力作用下繞弱軸方向和強軸方向剪力與構件抗剪強度之比)0.01。
整體穩(wěn)定:最大繞2軸整體穩(wěn)定(構件在平面外的穩(wěn)定)0.16、最大繞3軸整體穩(wěn)定(構件的平面內穩(wěn)定)0.17。
剛度驗算:繞2軸長細比183、繞3軸長細比234、最大(w桿件的撓度,l表示桿件支撐點間的距離)w/l=1/2955。
因此,A2段支架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均滿足要求。
4.3.1荷載信息
(一)節(jié)點荷載信息
A3段鋼拱重為:38.8t,長度為18.9m。
計算A3段臨時支架點B處合荷載F
鋼拱和臨時支架的尺寸、角度可由設計圖得到:
A3段拱下端A到支架點B長度AB為18.5m,C點為長度中心,距離A為6.29m。由于鋼拱越往下截面越大,以長度中心作為重力作用點是偏安全的。
對A點取矩:
38.8t×6.29=F×18.5
F=13.2t
分解F,得出X、Z方向分力
Fx=sin47°×13.2=9.65t
Fz=cos47°×13.2=9t
∴Fx方向作用力為96.5KN
Fz方向作用力為90KN
(二)風荷載信息
按12級風力的驗算
橫向風壓計算:
W=K1×K2×K3×K4×Wo,Wo=V2/1600
風速:V=40m/s;
基本風壓:1.00KN/m2;
設計風速平率:K1=1.0;
結構體形系數(shù):K2=1.3;
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K3=1.0;
地形地理系數(shù):K4=1.0;
12級風壓系數(shù):W=1.3 KN/m2;
風荷載受荷面積簡化為弧,上表面面積:S=3×12.2=36.6m2
12級風荷載:36.6×1.3=47.58KN,平均分配在4個側面節(jié)點上,分布點荷載約為12KN
(僅考慮12級風狀態(tài)下最不利荷載的穩(wěn)定性)大-2.9kN;彎矩最大8.6kN.m。
( 三)荷載組合
(1) 1.35 恒載 + 1.10 風載工況1
4.3.2 內力位移計算結果
(一)內力
軸力 N 最大280.4kN;剪力Q最
(二)位移
X向最大位移14.229mm; Y向最大位移0.182mm;Z向最大位移-4.153mm;組合最大位移14.824mm。
4.3.3設計驗算結果
強度驗算:最大強度應力比(強度的計算結果與構件強度的比值)0.37、最大抗剪應力比(構件在受力作用下繞弱軸方向和強軸方向剪力與構件抗剪強度之比)0.01。
整體穩(wěn)定:最大繞2軸整體穩(wěn)定(構件在平面外的穩(wěn)定)0.22、最大繞3軸整體穩(wěn)定(構件的平面內穩(wěn)定)0.24。
剛度驗算:繞2軸長細比183、繞3軸長細比234、最大(w桿件的撓度,l表示桿件支撐點間的距離)w/l=1/3099。
因此,A3段支架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均滿足要求。
該臨時支架的設計全部滿足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的要求。
圖3 海鳴橋鋼拱B454節(jié)段的吊裝合攏
為增加臨時支架的穩(wěn)定性,實際施工過程中增加了高低塔之間的斜撐,采用Φ245×7焊管進行牢固連接,如圖所示。
目前,鋼拱架安裝已經(jīng)完成,臨時支架已完全拆除。根據(jù)測量結果顯示,鋼拱的尺寸,位移等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外觀質量獲得設計、監(jiān)理及建設等單位的一致好評。該臨時支架設計實例為類似工程提供經(jīng)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