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晶晶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新形勢下的團建工作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組織目標不明確,思想薄弱,管理與覆蓋范圍不規(guī)范等問題。通過分析團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相應的改善措施,確保團建工作的順利實施。
【關鍵詞】團建工作;組織目標;思想薄弱;管理滯后
0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強調共青團的力量以及發(fā)展共青團力量的重要意義。在新時期如何加強團建工作的力度,是各單位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1-3]。
1 當前團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組織機構
團組織機構不完善,人員肩負其他多項工作,團組織機構是將各部門團年青年組織起來的臨時機構,在進行團組織工作時很難進行安排指揮,安排不到人,沒人聽從指揮,使工作難以展開。團員青年缺乏紀律性和組織性,參與活動多處于被動狀態(tài),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約束力不夠,更甚有些團組織形同虛設,只知其名不見其人。
1.2 組織工作目標
由于團組織成員思想不全面,組織的活動有局限性,導致很多人以及相關參與部門為舉辦活動而活動,缺少應該有的思想指導和行為規(guī)范。部門間配合少,職權混亂,工作目標不明確,在進行活動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互相推卸責任,消極怠工的現(xiàn)象,團員青年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團員意識淡薄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給團組織活動造成了負面影響[4]。
1.3 組織管理
團組織管理不到位,主要因為團組織機構不完善,沒有固定的責任人對團組織進行管理,包括團員干部都身兼數職,實際工作在其他部門,對團組織的管理往往會疏忽,基本活動不開展,對團員管理不到位,團員青年時龐大的隊伍,沒有相應的團員臺賬,團員關系無人管理,很多團員青年認為團員名號可有可無,導致很多團員青年的流失,在工作中很難用團員的行為來約束、規(guī)范自己[5]。
1.4 覆蓋范圍
團組織覆蓋面較窄。一方面由于老團員到期離團,新團員發(fā)展少,導致團支部成員逐漸減少,甚至出現(xiàn)無團員情況。另一方面團建存在空白點,團員青年流動性大一些,團員青年欲參加團的活動,出現(xiàn)團員找不到團組織,沒有落腳處。團組織不能深入廣泛地聯(lián)系青年,缺乏服務青年的意識。
1.5 開展活動
一年內開展的活動次數寥寥無幾,組織生活不能正常開展,對團員青年的思想狀況、生活情況一無所知,無法了解團員青年的問題,不能為他們解決困難,團員青年們基本上感受不到團組織的存在。團組織開展的活動形式枯燥單一,對團員青年沒有吸引力。在文化、娛樂、技術、信息等方面難以滿足青年需求,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團組織的團員不愿做,團員想做的團組織不了解,導致團組織活動開展難,出現(xiàn)了“團員不愛團、青年不想團、團干不管團”的現(xiàn)象,給團支部開展活動工作造成困難[6-8]。
2 改善團建工作問題的措施
2.1 理論學習
國家發(fā)展的主力軍是黨,以黨的旗幟為團組織始終的方向,同黨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信念,帶領全體團員青年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啟發(fā)團員青年的責任感和歸屬感。要借助團內“三會一課”、班前學習、月度學習等教育資源,堅持組織團員青年進行政治學習,善于運用黨正確的方針、政策和科學理論教育和武裝青年,使團員青年堅定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調動團員青年的主觀能性,積極配合團組織開展的各項工作。
2.2 領導責任
團干部的工作立足點要以放在團員青年為主,工作著力點以放在幫助青年成長,工作目標以帶領團員青年為黨政中心工作積極建功,有效地服務于企業(yè)。團干部應更好地服務于青年是共青團賦予每一名團干部的神圣職責。
團干部應加強理論學習。學歷和團務,技能和理論并重,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在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改善工作作風,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立足本職、厚積薄發(fā)。要對團建工作有強烈的事業(yè)心,提高對團的業(yè)務知識鉆研能力,工作態(tài)度應認真積極,實際開展工作,真干事、干實事、干成事。
2.3 隊伍建設
強大的團隊是團組織發(fā)展的必要保證[9],團組織的正常運行,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穩(wěn)定的團支部,加強團支部建設對團組織建設有著重大意義。建立穩(wěn)定完善的團組織隊伍,提高團支部的整體素質,首先要以公平公開原則選出德才兼?zhèn)涞膱F員青年為團組織工作,能帶領整個團支部發(fā)展。對團干部定期進行培訓,確保團干部思想上與行動上與時俱進,業(yè)務能力不斷加強,能在團組織中發(fā)揮模范先進作用,保證團建工作順利進行。
2.4 管理機制
在進行團建工作中,必須做到公平公正,有獎有懲。建立激勵機制是調動積極性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素質的有效杠桿,是進行人本管理的關鍵[10-11],可以激發(fā)團員青年工作的積極性,使其自己參加到團組織工作黨中,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強化其責任意識,讓團員青年重視團組織工作的重要性。團員青年,應明確自己的職責,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團建工作,遇事不相互推諉,積極配合其他團員青年共同為團建工作貢獻自己的想法和力量。建立考核機制,團員青年的業(yè)績考核以及思想匯報定期評價,對于表現(xiàn)積極,認真對待團建工作的團員青年給予表彰,表現(xiàn)欠佳的團員青年予以適當教育。讓所有團員青年為團組織辦好事,辦實事。
2.5 主題實踐活動
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當代青年接受信息的方式豐富,青年價值觀多元化,主體意識增強,因此,團組織的活動形式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圍繞團員青年,以青年樂于參與的各項內容進行主題實踐活動。團組織開展的主題活動應形式上多種多樣,內容上與時俱進,能夠在活動中成長,將團員青年凝聚起來,培養(yǎng)出團員青年的團隊精神,在活動過程中體現(xiàn)出個人價值,對團組織建設工作有著積極作用。
3 結語
團組織建設在新形勢下面臨組織機構不完善、工作目標模糊、管理松懈、覆蓋范圍不廣泛等問題,因此,對團組織建設要加強管理,發(fā)展團建工作,確保團建組織的合理性,改善團組織管理,加強團員青年的學習,培養(yǎng)成為優(yōu)秀的團組織,更好的進行團建工作。
【參考文獻】
[1]高東洋.以團日活動為載體推進基層團建工作[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2):34-35.
[2]馮支越,呂曉軒,唐詩.關于運用新媒體開展高?;鶎狱h建帶團建工作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31):63-65.
[3]張華.黨建帶團建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9(01):19-23.
[4]石國亮.關于基層團建創(chuàng)新的幾個前提性問題[J].中國青年研究,2007(03):40-42.(下轉第243頁)
(上接第242頁)[5]李明.堅持以黨建帶團建創(chuàng)新高校共青團工作之思考[J].理論導刊,2009(12):50.
[6]周岸標.不拘一格求解“兩新”組織團建新課題——對深圳“兩新”組織團建工作的調查思考[J].青年探索,2007(03):52-57.
[7]梁晶晶.對現(xiàn)代基層團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公司與產業(yè),2014(24):221.
[8]沈紅.準確把握團員青年特點推動團建創(chuàng)新[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07(01):101-103.
[9]李青山.中學共青團工作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沈陽市于洪區(qū)中學團建工作調研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1(10):34-35.
[10]李華娟,彭星瑜.新形勢下南寧市非公有制企業(yè)團建工作現(xiàn)狀與發(fā)展——以興寧區(qū)非公企業(yè)為[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3(05):34-35.
[11]蘇彪.基于“兩新”組織團建有效性指數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5(08):328-329.
[責任編輯: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