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丹(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 430079)
經濟新常態(tài)背景下我國啦啦操賽事資源現狀與發(fā)展研究
——以2014-2015年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南寧站為例
田 丹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啦啦操是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的新興體育項目,它的青春活力、陽光向上很容易融入校園,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國家將全民健身已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應適應新常態(tài),轉變思維方式。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我國2014-2015年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南寧站比賽進行研究,結合我國啦啦操賽事的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現狀,對速度新常態(tài)、結構新常態(tài)、動力新常態(tài)進行剖析,發(fā)現我國啦啦操賽事的財力資源匱乏,物力資源有限,人力資源日趨豐富,時間資源、信息資源、科技資源逐步完善,研究旨在為啦啦操賽事的推廣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經濟新常態(tài);啦啦操; 賽事資源
“新常態(tài)” (New Normal)是指“反常的現實正逐步變?yōu)槌B(tài)”?!靶鲁B(tài)”并非新詞,早在2002年“新常態(tài)”一詞在國際主流媒體中每個月出現50次,到2011年“新常態(tài)”一詞每個月出現700次[1]。2014年5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我國發(fā)展仍處于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fā),適應新常態(tài),保持戰(zhàn)略上的平常心態(tài)[2]。2010年教育局發(fā)布的國民體質監(jiān)測結果顯示,中小學生體質狀況有所改善: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繼續(xù)提高,營養(yǎng)狀況繼續(xù)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現上升拐點,中小學生的爆發(fā)力、柔韌性、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相比2005年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大學生體質狀況持續(xù)下滑[3]。結合2014-2015年我國啦啦操聯(lián)賽南寧站比賽的數據分析,啦啦操在校園里的開展從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體質,并且啦啦操是一項與經濟新常態(tài)國情相適應的運動。啦啦操在2008年興起以后,大學生參與該項目的人數一直在高速增長,到2013年,大學生參與人數逐漸轉向中高速增長,而幼兒與小學的校園啦啦操迅速開展起來,啦啦操運動在1998年由美國傳入中國,發(fā)展至今,國際賽事有:世界錦標賽、亞太地區(qū)比賽、歐洲錦標賽、中國公開賽、新加坡公開賽;國內賽事有:聯(lián)賽、錦標賽、冠軍賽、總決賽、其他賽事(各種系列賽、大獎賽、邀請賽以及商業(yè)性賽事不定期舉辦)[4]。結合我國新常態(tài)國情,從啦啦操賽事的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2大方面進行研究,以期促進我國啦啦操可持續(xù)發(fā)展。
收稿時間:2015-08-05作者簡介:田丹,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理論。
1.1研究對象 以我國啦啦操賽事資源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搜索關鍵詞為“啦啦操”的文獻359篇,經查閱相關文獻和收集中國啦啦操官網上關于啦啦操競賽組織的資料,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與歸納,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1.2.2問卷調查法 對2014-2015年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南寧站比賽的相關工作人員與參賽人員發(fā)放關于賽事資源的問卷,獲取與賽事資源相關的第一手資料。
新常態(tài)下資源配置對競賽組織起決定性作用。資源分為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我國啦啦操賽事資源的物質資源包括財力資源和物力資源,非物質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時間資源和其它[5]。研究從啦啦操的競賽組織入手,分析我國啦啦操賽事資源的現狀。
2.1啦啦操賽事財力資源現狀 財力資源是支撐我國啦啦操賽事的重要資源,通過對我國啦啦操賽事的相關文件與通知進行分析,以及對參賽隊伍進行訪問調查,我國啦啦操比賽的各參賽隊伍經費來源途徑少,隊伍主要靠自行籌集經費,極少數的隊伍通過在比賽中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來獲得學校撥款;承辦啦啦操比賽的各個承辦單位的經費來源主要有報名費、商業(yè)冠名費、贊助費等,我國現行的啦啦操賽事體系要求參賽隊伍從聯(lián)賽到總決賽、冠軍賽等層層選拔,比賽地區(qū)分布在全國各地,很多運動隊因為賽事經費有限,難以參加高層次比賽。
2.2啦啦操賽事物力資源現狀 啦啦操賽事的物力資源主要是各省市啦啦隊訓練及比賽的場地、器材和設施狀況,標準的啦啦操比賽場地要求選用專業(yè)比賽板,也可用體操或地毯代替,比賽區(qū)域為14m×14m。標志帶為5cm寬的紅色或白色帶,標志帶是場地的一部分,舞蹈啦啦操比賽可使用賽臺,賽臺高80~100cm,后面有背景遮擋,賽臺不得小于16m×16m;技巧啦啦操比賽禁止使用賽臺[6]。抽樣調查某省高校啦啦操的活動場地、器材等基礎設施情況,啦啦操賽事基本設施與標準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多數高校的啦啦操訓練需要在田徑、健美操等場地進行,啦啦操訓練過程中所有的體操墊也難以發(fā)揮應有作用[7]。
2.3啦啦操賽事人力資源現狀
2.3.1運動員 我國啦啦操運動員是啦啦操比賽的核心,是構成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截止到2015年5月10日,2014-2015年跨年度的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已舉辦14站,聯(lián)賽分站賽的運動員人均達到1 500人以上,其中廣西站人數最多,達3 500人;武漢站運動員人數為2 539人,共104支代表隊,參加了161個項目的比賽。在2014年之前,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分站賽運動員的參與人數人均不到1 000人。對2014-2015年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南寧站比賽的參賽情況進行統(tǒng)計如下所示(表1)。
表1 2014-2015年我國啦啦操聯(lián)賽南寧站參賽情況統(tǒng)計
由表1可見,在南寧站啦啦操比賽的246支參賽隊伍中,小學組參賽隊伍最多,共計69支,所占比例為28.0%;其次是大學組,參賽隊伍占總數的27.7%;幼兒組和中學組的所占百分比分別為15.5%和19.9%;俱樂部組的參賽隊伍最少,共22支,所占比例為8.9%。我國在2010年建立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制,大學組的參賽隊伍所占比例一直遙遙領先,在短短的5年時間里,大學校園的啦啦操參與人數增長率緩慢,而我國的中小學和幼兒園啦啦操的發(fā)展迅猛,參與單位和人數在大幅增加。2.3.2 教練員 教練員是隊伍的靈魂,我國啦啦操委員會為提高教練員的理論與技術水平,從2010年全國啦啦操規(guī)定套路推廣時開始,每年都會組織全國啦啦操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在2014年,全國啦啦操委員會關于印發(fā)《全國啦啦操導師團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啦啦操導師團由“理論導師”和“技術導師”2類組成,依據不同的能力層次,再設定“金牌導師”、“銀牌導師”和“銅牌導師”3個級別?!袄碚搶煛币笤趪H規(guī)則、啦啦操基礎理論考試中成績達90分以上,具有啦啦操國家級(及以上)裁判員或高級(及以上)教練員資格,并具有豐富、扎實的教學能力;“技術導師”要求在國際規(guī)則、啦啦操基礎理論考試中成績達85分以上,具有啦啦操一級(及以上)裁判員或中級(及以上)教練員資格,并具有豐富、扎實的教學能力;全國啦啦操委員會要求所有導師團成員每年至少參加1次培訓,每4年進行1次考核[8]。以下是2014年全國啦啦操導師團情況統(tǒng)計表 (表2)和廣西省啦啦操導師團隊情況統(tǒng)計(表3)。
表2 2014年全國啦啦操導師團隊情況統(tǒng)計
表3 2014年全國啦啦操廣西省導師團隊情況統(tǒng)計
由表2、表3可見,我國啦啦操導師團隊是一支龐大的教練隊伍,全國啦啦操導師總計233人,金牌導師人數占18.0%,銀牌導師占23.2%,銅牌導師的人數最多,占總數的39.9%,我國優(yōu)秀的導師團隊是啦啦操普及與推廣的動力機制。導師團隊分布在全國的23個省市,結合2014-2015年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南寧站比賽,對2014年廣西省啦啦操導師團隊進行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廣西省金牌導師人數占總數的11.9%,見習導師占總數的9.1%,與其他22個啦啦操發(fā)展的省市相比,導師資源豐富,為南寧站啦啦操聯(lián)賽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資源保障。2.3.3 裁判員 啦啦操裁判組由5個部分組成:高級裁判組3人、仲裁委員會3人、仲裁攝像1人、裁判組12人和競賽長,在啦啦操比賽中,裁判的公平與公正是保障賽事順利進行的關鍵。我國在2010年開始推廣全國啦啦操規(guī)定套路,分別推廣了3套舞蹈啦啦操和3套技巧啦啦操套路,與此同時,經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審定并通過了2010-2013年全國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規(guī)則明確了裁判員的職責與分工,全國啦啦操委員會每年都會舉辦啦啦操教練員與裁判員培訓,啦啦操競賽規(guī)則每4年更新1次,啦啦操裁判員的注冊有效期為4年,我國啦啦操裁判員等級制度相對完善,全國啦啦操裁判員等級稱號分為:三級裁判員、二級裁判員、一級裁判員、國家級裁判員、國際級裁判員,裁判員級別的晉升有十分嚴密的考核制度和評判標準,裁判員只能逐級晉升,并要求有一定的制裁工作經歷。我國啦啦操裁判員的結構在不斷完善,全國啦啦操裁判員的培訓工作開展得越來越好,裁判員是我國啦啦操賽事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
2.4啦啦操賽事時間資源現狀 時間資源主要指我國啦啦操比賽舉辦的時間和周期,到2013年啦啦操體制改革,全國啦啦操推廣委員會和全國啦啦操競賽委員會整合為全國啦啦操委員會,一年一度的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轉變?yōu)榭缒甓荣愔疲?lián)賽的比賽時間在每年的8月份到次年的7月份,與學生開學的時間相近,賽制統(tǒng)一了學生學習與訓練的時間,體教結合,使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和啦啦操訓練互不沖突,讓啦啦操在校園的發(fā)展更加順利。統(tǒng)計2015-2016年度啦啦操賽事數據得知,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國際啦啦操賽事是11場,國內啦啦操賽事有19場,與啦啦操相關的培訓活動有11次,在我國,平均每月都有1次國際啦啦操賽事、國內啦啦操賽事和與啦啦操相關的培訓活動,這樣的賽事周期對啦啦操的推廣有很大的幫助,我國啦啦操賽事在時間資源的控制上把握得非常好,積極影響著我國啦啦操賽事的發(fā)展前景。
2.5啦啦操賽事其他資源現狀 啦啦操賽事的其他資源包括信息資源、品牌資源和科技資源等,從2014年開始,我國啦啦操比賽報名需統(tǒng)計運動員姓名和身份證號,建立運動員檔案,在運動員數據庫中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可以清楚地查到該運動員的參賽成績、運動員級別、裁判級別等信息,在大數據時代,我國啦啦操能合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對啦啦操國際化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品牌資源可為我國啦啦操賽事的發(fā)展帶來無限的商機,在2014特步中國大學生足球啦啦隊選拔賽上,特步作為獨家推廣方,將啦啦操比賽與足球寶貝完美結合在一起,激烈的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與精彩的啦啦隊比賽為促進賽事品牌的推廣與宣傳起重要作用。在 《天天向上》、《中國夢想秀》、《出彩中國人》等綜藝節(jié)目上,我國啦啦操隊員在舞蹈上的表演推廣了啦啦隊文化,在追求品牌效益的同時,也開拓財力資源的另一種途徑。
科技資源同樣也為我國啦啦操賽事的發(fā)展貢獻著自身的價值,例如,比賽中各種先進儀器的輔助,所以,科技資源對于啦啦操賽事而言同樣是可利用的資源。
我國啦啦操賽事的財力資源匱乏,經費來源有限,物力資源欠缺,人力資源日趨豐富,時間資源、信息資源、科技資源逐步完善,在新常態(tài)經濟下,啦啦操賽事的發(fā)展途徑從新常態(tài)表現出的3大主要特征出發(fā),應對中高速、優(yōu)結構、新動力的常態(tài)經濟下的賽事資源進行整合,以“校園足球”為發(fā)展契機,合理并有效地將啦啦操與校園足球融合,促進我國啦啦操賽事的發(fā)展。
1)我國啦啦操賽事的發(fā)展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并開發(fā)不足資源,加強啦啦操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將啦啦操與國家政策相結合,如“體育、藝術2+1”項目融入校園,促進中小學和幼兒園啦啦操運動的發(fā)展。
2)通過電視、電腦、網站等媒體,大力宣傳,不斷增加啦啦操比賽的社會影響力,并且通過依托聯(lián)賽、錦標賽、冠軍賽等賽事,盡快與國際接軌,培育與建立高水平的國際賽事,為我國體育賽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導向。
3)建議我國啦啦操委員會不斷更新觀念,在比賽前后加入表演賽環(huán)節(jié),促進參賽隊伍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形成啦啦操文化。
[1] 張慧蓮,汪紅駒.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J].銀行家,2014 (6):11-13.
[2] 金碚.中國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5 (1):5-18.
[3] 馬敏.啦啦操文化與校園文化互動效應研究[D].成都:成都體育學院,2013.
[4] 孫丹.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現狀與對策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
[5] 張欣,徐中秋.中國與ICU國際啦啦操新規(guī)則對比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1):89-91.
[6] 張德群,李曉棟.啦啦操聯(lián)賽包裝網絡營銷模式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2):196-197.
Research on Resourc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eerleading Event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conomic Normality
—Taking 2014-2015 National Cheerleading League in Nanning Station as an Example
TIAN Dan (Graduate College,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Cheerleading is an emerging sports event which combines gymnastics, dance, music, ftness,and entertainment in one. It's easy to integrate into the campus due to its youthful vitality. National ftness has risen to national strategy under the new economic normality, we should adapt to the new normality and change thinking mode. The paper mainly uses literature reviews and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the 2014-2015 National Cheerleading League in Nanning Station, combing material resources with intangible resources of Chinese cheerleading events,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peed, structure and power under the new economic normality . It fnds that our cheerleading competition lacks fnancial resources and material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abundant, and time resource, information resource,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are gradually improved.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of cheerleading events.
new economic normality; cheerleading; match resources
G837
A
1004 - 7662(2015 )09- 002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