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以石
溫故而知新才能將知識牢固地記在腦海,把新舊知識熟練運用。因此,上好復習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舊知識,同時可以幫助他們歸納和梳理知識點。本學期學校再次組織了家長開放日的活動,我的任務是負責兩個班的英語公開課,上什么內容好呢?我已經教到最后一個單元了。這個單元談論的話題是問路,主要復習建筑物和表示問路的詞匯,重點句型是表示問路的Could tell me how to get to...?及其相應回答。我決定圍繞本課文的主要內容——問路這個主題,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來引出并學習新知識。通過問路的情境讓學生學會運用問句表示請求及應答,充分激發(fā)他們學習新知并且加以運用知識的欲望,達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我設置幾個活動,通過層層遞進,訓練學生鞏固所學句型,并培養(yǎng)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
一、出示本校地圖
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問路的練習。這個活動主要適用學生熟悉的校園場所進行問路句型練習。本校的地圖學生最熟悉,最感興趣,所以他們很快進入角色,能夠比較好地說出每一個校園場所的路線。恰逢家長開放日,談論從校門口怎么走到課室是一個真實而且有意義的話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通過圖片復習了學校各種場所的單詞,比如,圖書館、課室、校長室、飯?zhí)?、科學實驗室、音樂室、操場等。熟悉的場所使孩子們很自然的交流起來!
二、出示本校平面圖
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問路的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平面圖,加深孩子們對路線方向的再次辨認,再次進行問路句型的鞏固。平面圖的好處是比較直觀的,看平面圖說路線相對容易一些。在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表現(xiàn)很活躍,我邀請一些家長向孩子詢問去某一個地點的路線,孩子們也非常樂意地當起了向導,這樣我悄悄地讓他們又訓練了一次路線句型!
三、出示了另一幅新的校園的平面圖
教師讓學生在小組里面說路線猜地點,訓練他們聽說的能力,而且猜的過程當中要求他們對于場所的方向表達清楚,說的人在表達上得到訓練,聽的人在聽的過程中也得到聽力訓練。然后看圖,用箭頭標出路線,并完成對話。這是第一次知識拓展。
四、看學校附近的實際地圖
練習說出從學校出發(fā)到某個地點的路線圖。我把學校以及學校附近的大型超市、中大、郵局等場所用平面圖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標上了路牌和指示標記,從生活的最實際的地方和場所讓學生進行問路訓練,真真正正把學生從課本上學到的東西運用于生活實際。
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讓孩子們選擇一個自己家附近的場所,寫出從家到這個場所的路線,并用平面圖標識出來。
整堂課我都圍繞怎樣把問路句型落實到聽說讀寫的訓練中,并且著重滲透看圖能力。每一堂課都是我們進行教學實踐的機會,只要好好設計,我想我和學生都會有所收獲。反思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有以下幾點心得:
首先,課堂設計要緊扣主題。每一節(jié)課我們傳遞給學生的知識要有重點,這個重點就是整節(jié)課的主題。這節(jié)課的主題是問路,所有的課堂設計都圍繞這個主題,層層遞進。我通過講學校平面圖——簡化校園平面圖——學校附近地圖這樣的遞進操練,通過看圖說話、二人小組、四人小組、小組說話練習、匯報,訓練孩子們的看圖聽說能力。但是,不可否認還有少數(shù)孩子不肯開口說,在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多下工夫,比如,如果能說出路線并且是正確地進行加分,用競賽的機制促進孩子們主動學習。
其次,拓展練習要有實用性。本節(jié)課的拓展練習,我設計兩個:一是看圖說路線猜目的地——劃路線——填寫對話空缺單詞,二是看學校附近地圖說到其中的目的地路線——把對話寫下來。這樣的練習遵循從易到難,從說到寫的基本規(guī)律,我在孩子們匯報的時候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完成練習,而且興趣濃厚,我希望以后多在這方面多思考,多研究,使課堂練習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時效性。
通過這樣的課堂實踐,我和孩子們都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教學的路上所做的事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將一如既往,沒有止境地學習!不懈追求!踏踏實實“走路”!走好教學路上每一步!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