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玉海,鐘平生,吳珍梅(. 惠州市南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惠州 5600;. 惠州學(xué)院 生命科學(xué)系,廣東 惠州 56007)
4 種餌劑對紅火蟻蟻巢的室外防控效果觀察
詹玉海1,鐘平生2*,吳珍梅2
(1. 惠州市南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惠州 516001;2. 惠州學(xué)院 生命科學(xué)系,廣東 惠州 516007)
為了探討氟蟲胺、吡蟲啉、阿維菌素、毒死蜱4種藥劑對紅火蟻野外的毒殺效果。采用毒餌法對試驗區(qū)內(nèi)的紅火蟻蟻巢進行處理。結(jié)果表明:0.5%氟蟲胺餌劑和 2.0%吡蟲啉餌劑對紅火蟻蟻巢的防控效果最好,校正減退率分別可達81.16%、79.17%。其次是0.8%氟蟲胺餌劑,校正減退率最高可達76.79%。阿維菌素也表現(xiàn)出較好的滅殺效果,校正減退率達63.16%;而1.0%吡蟲啉及0.4%毒死蜱微膠囊餌劑對紅火蟻的效果最差。通過試驗得出:0.5%氟蟲胺和2.0%吡蟲啉對紅火蟻蟻巢的防控效果最好,為研制防治紅火蟻的有效藥劑之一。
餌劑;紅火蟻蟻巢;校正減退率
詹玉海, 鐘平生, 吳珍梅.4種餌劑對紅火蟻蟻巢的室外防控效果觀察[J]. 生物災(zāi)害科學(xué), 2015, 38(4):316-320.
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原產(chǎn)南美洲巴拉圭和巴拿馬運河。2004 年首次在廣東省吳川發(fā)現(xiàn),隨后入侵惠州、深圳、東莞等地[1],我國農(nóng)業(yè)部已于 2005 年 1 月 17 日發(fā)布公告,將紅火蟻定為我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制定并啟動了《紅火蟻疫情防控應(yīng)急預(yù)案》[2-3], 要求對紅火蟻發(fā)生地區(qū)采取封鎖控制措施,盡早撲滅;其他地區(qū)要加強對來自紅火蟻發(fā)生區(qū)及其周邊地區(qū)的植物產(chǎn)品的監(jiān)測和檢疫,防止傳入。此外,在紅火蟻適生區(qū)要全面部署普查工作。因此,防止或延緩紅火蟻向周邊擴散,有效防控紅火蟻的危害,減少紅火蟻對我國人體健康、國民經(jīng)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威脅意義重大。為有效地控制紅火蟻進一步擴散蔓延,我國政府各級部門和科研機構(gòu)開展了紅火蟻發(fā)生危害、生物學(xué)、化學(xué)防治等方面的試驗研究,其中化學(xué)防治是快速撲滅紅火蟻的手段之一[4-8]。為此,本試驗選用了氟蟲胺、阿維菌素、吡蟲啉、毒死蜱 4 種藥物,分別制成餌劑,評價對紅火蟻的野外防控效果,以期為紅火蟻的全面防控提供依據(jù)。
1.1 試驗區(qū)概況
惠州市水口鎮(zhèn)青塘新村旁的公園草地,該公園地勢平坦廣闊,草種為臺灣草,間種一些灌木園林綠化苗木。紅火蟻活動蟻巢密度大約 1 000 個/m2,屬中等成熟蟻巢。
1.2 材料
誘集餌料:火 腿腸( 河南省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chǎn))。火 腿腸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zhì)與油脂、氣 味香甜,對紅火蟻的引誘效果較好[9]。
餌料:惠州市南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紅火蟻克星藥物專用餌料。
小標(biāo)旗:若干。
誘集瓶:紅火蟻專用誘集瓶,直徑 2 cm、高 15 cm,一端用瓶蓋封口。
1.3 供試藥劑與餌劑配制
95%吡蟲啉原藥(江蘇建農(nóng)農(nóng)藥化工有限公司); 95%阿維菌素(山東志誠化工有限公司); 95%氟蟲胺(天門福臨金富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0.4%毒死蜱微膠囊懸浮液(由華南師范大學(xué)馮啟理教授包埋并提供)。
將藥劑和餌料按比例均勻混合,按下列各種濃度配成餌劑,裝密封袋備用。
氟蟲胺餌劑濃度:0.2%、0.5%、0.8%;吡蟲啉毒餌濃度:1.0%、2.0%;阿維菌素餌劑濃度:0.05%。
1.4 方法
1.4.1 試驗區(qū)的劃分 選定具較多紅火蟻蟻巢區(qū)域為試驗區(qū),劃定界限并用明顯標(biāo)識物標(biāo)記 4個邊角,每個試驗區(qū)之間設(shè)有至少 1 m寬的隔離帶,每個試驗區(qū)有活動蟻巢不少于10 個。
1.4.2 投藥 選擇施藥前 12 h未下雨的晴天,于 上午9:00—11:00,地 表溫度約 20~35 ℃時進行施藥[10]。在預(yù)先插有小標(biāo)旗并編好號的活動蟻巢,以蟻丘為中心,在周圍10~120 cm范圍內(nèi)均勻撒施餌劑,餌劑量據(jù)蟻巢大小決定,一般 10~20 g/蟻巢,然后輕微驚動工蟻出巢發(fā)現(xiàn)食物[10-11],在施藥區(qū)應(yīng)插上明顯的警示牌。
1.4.3 檢查 效果檢查:首先目測試驗區(qū)防治前后的活動蟻巢數(shù)量,即防治前調(diào)查 1次,施用后 3 d以及每隔 1 周調(diào)查 1 次;對從外部觀察已為非活動蟻巢,挖巢進行內(nèi)部檢查。
誘集工蟻:投餌前需在各已選定的試驗區(qū)內(nèi)進行誘集,首先將火腿腸切成5 mm的厚度,放入誘集瓶的中間靠近瓶口段,在每試驗區(qū)內(nèi)以五點取樣法放置誘集瓶,誘集瓶必須遠離蟻巢至少 1 m的范圍以確保誘集到的工蟻數(shù)量的準(zhǔn)確。誘集瓶平放在地面上,瓶口貼近地面,30 min后用瓶蓋密封回收[12]。藥后各次檢查需先用誘集瓶誘集每個試驗區(qū)的工蟻,計數(shù),最后計算活動蟻巢校正減退率。
1.4.4 評價指標(biāo) 采用活動蟻巢校正校正減退率評價防控效果[13,15]。 計算公式如下:
2.1 氟蟲胺對紅火蟻活動蟻巢的減退效果
用 0.2%、0.5%、0.8% 3 個濃度的氟蟲胺毒餌分別對 3個試驗區(qū)的紅火蟻進行處理,氟蟲胺對紅火蟻的野外防控效果見圖1。從圖 1 可知,氟蟲胺對紅火蟻的毒殺作用較慢,并隨著作用時間的增長而增強,其持續(xù)期可達 50 d左右。在藥后的前 24 d,對紅火蟻蟻巢的減退效果呈上升趨勢。在藥后 3 d,0.2%氟蟲胺、0.5%氟蟲胺、0.8%氟蟲胺試驗區(qū)內(nèi)紅火蟻蟻巢校正減退率僅為 11.54%、13.04%、0%。施藥 9 d,蟻巢校正減退率分別上升至 45%、32.17%、7.14%。至施藥 24 d,校正減退率仍繼續(xù)上升,分別達到 69.23%、52.52%、64.29%。至藥后 51 d,校正減退率達到最高,0.2%氟蟲胺、0.5%氟蟲胺、0.8%氟蟲胺毒餌對紅火蟻蟻巢的校正減退率仍分別達 79.17%、81.16%、76.79%,其持續(xù)期可達 50 d左右。
圖1 氟蟲胺對紅火蟻蟻巢的減退效果
同時可知,施藥后中前段,氟蟲胺對紅火蟻的作用效果與氟蟲胺餌劑的濃度未成正相關(guān)性。在藥后的前 21 d,0.8%氟蟲胺餌劑對紅火蟻活動蟻巢的減退效果不如 0.2%和 0.5%的氟蟲胺效果好。但藥后 27 d 后,0.8%氟蟲胺餌劑對紅火蟻活動蟻巢的減退作用逐漸增強,超過 0.2%和0.5%氟蟲胺,由此可推斷,高濃度的氟蟲胺餌劑對紅火蟻可能具有一定的驅(qū)避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2.2 吡蟲啉對紅火蟻活動蟻巢的減退
分別施用 1%吡蟲啉、2%吡蟲啉,吡蟲啉對紅火蟻蟻巢的防控結(jié)果見圖 2。由圖 2 可知,吡蟲啉對紅火蟻的藥效作用較緩慢、穩(wěn)定,持續(xù)期可達 24 d 左右。1%吡蟲啉誘餌在藥后 9 d開始有效果,蟻巢校正減退率達到 23.08%。施藥后 18 d,紅火蟻蟻巢校正減退率上升至 33.73%;24 d,紅火蟻蟻巢校正減退率達到56.92%。其后,防控效果有所下降。施藥后 27 d、36 d,紅火蟻活動蟻巢的校正減退率分別回落至 46.15%、 35.38%。 同時圖 2 可見, 1%吡蟲啉試驗區(qū),在藥后 3~6 d內(nèi),紅火蟻蟻巢的減退率出現(xiàn)負值,表明蟻巢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藥劑對工蟻作用慢,對全蟻巢還沒有起效果,全巢死亡需要一定的后續(xù)作用;另一方面,產(chǎn)生了新的紅火蟻蟻巢。
圖2 吡蟲啉對紅火蟻蟻巢的減退效果退
此外, 2%吡蟲啉對紅火蟻蟻巢的減退效果比濃度為 1%的吡蟲啉對紅火蟻蟻巢的減退效果更為明顯、穩(wěn)定。在2%吡蟲啉試驗區(qū),藥后 3 d就已表現(xiàn)出一定的效果,紅火蟻活動蟻巢的校正減退率達 16.67%,其后一直呈增長趨勢。藥后 9 d,紅火蟻活動蟻巢校正減退率上升至 29.49%;18 d 校正減退率上升至37.50%;33 d為 58.33%,36 d達到了 79.17%。綜上所述,在實際防控工作中,建議吡蟲啉濃度采用 2%的毒餌。
2.3 阿維菌素對紅火蟻蟻巢的減退
圖3 阿維菌素對紅火蟻蟻巢的減退效果
施用 0.05%阿維菌素防控紅火蟻,其作用效果如圖 3。圖 3 所示,阿維菌素對紅火蟻的毒殺作用較慢,藥效較為穩(wěn)定,且隨著作用時間的增長,防控效果增強, 持續(xù)期可達 24 d左右。 藥后 6 d調(diào)查,蟻巢開始出現(xiàn)減退,校正減退率為 6.22%。藥后 9 d 蟻巢校正減退率增長到 26.32%。藥后 24 d,蟻巢的校正減退率達到 59.06%。其后,對紅火蟻蟻巢的作用有所減弱。藥后 30 d,蟻巢校正減退率下降至 48.42%;至 36 d,又再次下降到 41.05%。
同時,圖 3表明,施藥后 3 d,紅火蟻蟻巢的校正減退率出現(xiàn)負值(-10.53%) ,即出現(xiàn)了新生的蟻巢,這可能也是藥劑對蟻巢的消減緩慢,并出現(xiàn)了紅火蟻新巢的結(jié)果。
2.4 0.4%毒死蜱微膠囊懸浮液對紅火蟻活動蟻巢的減退
以 0.4%毒死蜱微膠囊懸浮液處理紅火蟻蟻巢,結(jié)果如圖 4。從圖4 可知,毒死蜱微膠囊懸浮液對紅火蟻作用效果較差,效果不穩(wěn)定;但持效期長,可達54 d。
由圖4可知,在投藥后3 d便出現(xiàn)效果,蟻巢校正減退率為48.72%,但藥后6 d到12 d,蟻巢的減退率均呈下降的趨勢,藥后12 d,蟻巢校正減退率下降至22.22%。其后有所回升,藥后15 d升至44.44%;藥后45 d調(diào)查時,蟻巢校正減退率到達最高50%,藥后54 d檢查時,蟻巢校正減退率有所下降達到39.81%。
影響減退率不穩(wěn)定的原因是毒死蜱微膠囊懸浮液是經(jīng)包埋處理過的,其作用慢慢釋放,故試驗區(qū)蟻巢數(shù)減少較慢;另外,該試驗區(qū)不斷新增蟻巢,從而影響了試驗區(qū)紅火蟻蟻巢的減退率。
圖4 毒死蜱對紅火蟻蟻巢的減退效果
紅火蟻是一種危險性外來生物,在侵入地缺乏自然天敵的有效控制,如果環(huán)境因素有利,將會出現(xiàn)迅速擴散的趨勢。據(jù)預(yù)測,紅火蟻在中國具有廣泛的適生區(qū),涉及全國 25 個省市、自治區(qū)。農(nóng)業(yè)部已發(fā)布公告,將入侵紅火蟻定為進境檢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因此,防止或拖延紅火蟻向周邊擴散,有效防控紅火蟻的危害,減少紅火蟻對我國人體健康、國民經(jīng)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威脅意義重大[13]。為有效地控制紅火蟻進一步擴散蔓延,我國政府各級部門和科研機構(gòu)開展了紅火蟻發(fā)生危害、生物學(xué)、化學(xué)防治等方面的試驗研究?;瘜W(xué)防治是采用最主要防控方法,其中被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毒餌法[8-9]。
野外防控效果表明,4 種藥劑中,以氟蟲胺的效果最好。氟蟲胺對紅火蟻的毒殺作用顯著,并隨著作用時間的增長,減退效果增強,持續(xù)期可達 50 d左右。0.2%、0.5%、0.8%氟蟲胺對活動蟻巢的校正減退率分別可達到 79.17%、81.16%、76.79%。其次為 2%吡蟲啉,效果穩(wěn)定,活動蟻巢校正減退率達到79.17%。0.4%吡蟲啉和 0.05%阿維菌素對紅火蟻活動蟻巢的減退效果較低,平均分別達到 53.13%、57.02%。
1%吡蟲啉、0.05%阿維菌素試驗區(qū),在藥后 3~6 d 內(nèi),紅火蟻蟻巢的減退率出現(xiàn)負值,這主要是藥劑對蟻巢的消減緩慢;其次,本試驗在 2013 年12 月11 日—2010 年3 月 21 日進行,此期恰逢雨水天氣較往年頻繁,導(dǎo)致紅火蟻的分巢較多;同時,在試驗區(qū)內(nèi)陸續(xù)出現(xiàn)的新生蟻巢較小,影響蟻巢的計數(shù)。0.4%毒死蜱微膠囊懸浮液對紅火蟻活動蟻巢減退作用不穩(wěn)定,一是毒死蜱藥劑經(jīng)華南師范大學(xué)微膠囊懸浮包埋處理,釋放作用緩慢,持續(xù)時間長;其次也可能是試驗區(qū)內(nèi)新增的紅火蟻蟻巢影響了活動蟻巢的校正減退率。
本次野外防控試驗是在頭年的12月至豎年3月,其 作用效果普遍偏低。根 據(jù)Porter and Tschinkel(1987)研究,空氣和土壤溫度達 19 ℃時,工蟻才會持續(xù)覓食,并且低溫比高溫更加限制工蟻的覓食活動,紅火蟻覓食最活躍的溫度范圍為22~36 ℃[14-15]。 而 廣東省冬季大部分時間的氣溫條件不在最活躍濕度范圍內(nèi)。此外,試驗時建議每個蟻巢都要插上小標(biāo)旗,新巢時也補插不同顏色的標(biāo)旗以標(biāo)區(qū)別,一是避免遺漏,二是能防止人為干擾。
[1] 李德山, 李建光. 紅火蟻生物學(xué)特性及其防治[J]. 植物檢疫,2005(2):93-95.
[2] 王梅香, 溫景添, 孫中興, 等. 山區(qū)紅火蟻的發(fā)生與防控[J].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9(11):102-103.
[3] 程建華. 外來有害生物紅火蟻簡介[J]. 湖北植保,2005(3):10.
[4] 劉冬蓮, 黃運珍, 李秀麗, 等. 紅火蟻的危害與綜合防控措施[J]. 安徽農(nóng)學(xué)通報,2008,14(11):238.
[5] 劉曉燕, 呂利華, 馮夏, 等. 紅火蟻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6(5):18-23.
[6] 高道蓉, 劉瑞橋, 馮昌杰, 等. 氟蟲胺餌劑對紅火蟻現(xiàn)場滅治效果研究[J].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08,14(6):448-451.
[7] 王建國, 胡學(xué)難, 梁帆, 等. 入侵紅火蟻防制效果的評價及用藥情況[J].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2006,12(3):194-196.
[8] 劉政軍, 劉治波, 劉志俊. 紅火蟻的危害及國外有效防治方法[J]. 農(nóng)藥科學(xué)與管理,2005,26(7):29-31.
[9] 鐘平生, 趙瑾, 張頌聲, 等. 6 種餌料對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引誘效果的測定[J]. 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9, 36(1): 22-25.
[10] 肖明山. 毒餌法防治紅火蟻的研究[D].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07.
[11] 周社文, 解德華, 成進, 等. 紅火蟻誘殺藥劑篩選試驗[J]. 植物檢疫,2006(3):148-150.
[12] 黃俊, 陸永躍, 曾玲, 等. 不同放置方式的誘餌對紅火蟻的誘集作用比較[J].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7,28(4):23-25.
[13] 姜志寬, 韓招久, 吳光華. 紅火蟻的危害及防制[J].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2006,12(2):77-81.
[14] 莊天勇, 田偉金, 陳紹平, 等. 氟蟲腈粉劑冬季防控紅火蟻效果評價[J]. 中國植保導(dǎo)刊,2008(10):36-38.
[15] 吳志紅, 王凱學(xué), 吳貴亮, 等. 幾種毒餌對紅火蟻的室外誘殺效果比較[J]. 廣西植保,2006,19(3):7-8.
Research of Several Baits to Ants Nest of Solenopsis invicta Outdoors
ZHAN Yu-hai1, ZHONG Ping-sheng2*, WU Zhen-mei2
(1.Nantian Bio-technology Co. Ltd, Huizhou 516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Huizhou University, Huizhou 516007, China)
To explore the control effect of four baits such as Sulfluramid, Imidacloprid, Avermectins and Chlorpyrifos on Solenopsis invicta. Four kinds of poisonous baits, Sulfluramid, Imidacloprid, Avermectins and Chlorpyrifos, were used to kill Red imported fire ant nests outdo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iciency of 0.5% Sulfluramid and 2.0% Imidacloprid were the best, and their decrease rates were 81.16% and 79.17%,respectively. And 0.8% Sulfluramid took the second place, with the decrease rate of 76.79%. Avermectins also had a good killing effect, and its decrease rate reached 63.16%. Yet, 1.0% Imidacloprid and 0.4% Chlorpyrifos were the least effective. 0.5% Sulfluramid and 2.0% Imidacloprid had the best effects on Solenopsis invicta. So,they were the material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Solenopsis invicta.
baits; Red imported fire ants nest; correction decline rate
S412.3;Q965.9
A
2095-3704(2015)04-0316-05
2015-10-30
惠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3B050013002、2012B040009020)
詹玉海,男,主要從事有害生物防控、媒介生物綜合治理,E-mail:info@ntsy.com;*通信作者:鐘平生,博士,教授,E-mail: zhongps@h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