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業(yè)
摘要 在不同等的栽培條件下,通過不同的栽培方法,探索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技術與常規(guī)馬鈴薯栽培技術產量關系的影響,結果表明: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技術比常規(guī)馬鈴薯栽培技術產薯量高、質量好,且省人工、產投比高、低成本。
關鍵詞 馬鈴薯;稻草覆蓋;免耕栽培;常規(guī)栽培
中圖分類號 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2-0080-01
馬鈴薯是一種適應性廣、總產量高、營養(yǎng)豐富的糧菜飼兼用經濟作物,同時又是食品加工業(yè)的重要原料,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在玉林市福綿區(qū)每年冬季都有種植馬鈴薯的習慣,由于常規(guī)馬鈴薯栽培技術復雜,成本高,制約了馬鈴薯種植規(guī)模的發(fā)展。馬鈴薯與甘薯不同,薯塊是地下莖的膨大部分,因此在溫濕度適合的情況下,只要將植株基部遮光,就能長出葡萄莖,并長出薯塊[1]。馬鈴薯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技術就是根據這一原理發(fā)展起來的,它是指在未經任何翻耕的土面上擺放馬鈴薯種薯,然后覆蓋稻草,開溝做畦,配合適當的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在收獲時將稻草扒開,拾地上薯的栽培方法[2-3]。2012年冬,在福綿區(qū)進行稻草覆蓋馬鈴薯免耕技術小區(qū)試驗,以進一步驗證稻草覆蓋免耕栽培對馬鈴薯的高產高效性,為生產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玉林市福綿區(qū)成均鎮(zhèn)六塘村某農戶的田地,面積666.67 m2,該田塊為排灌方便、土質疏松、保水保肥強的砂壤土田,土壤酸堿度為微酸性,前作為水稻。
1.2 試驗材料
供試馬鈴薯品種為紫花K3,由福綿區(qū)農業(yè)局提供;供試肥料為復合肥(N 15%,P2O5 15%,K2O 15%,芬蘭產)、生物鉀肥(河北民得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腐熟農家肥;其他材料為稻草。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采取隨機區(qū)組排列二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共6個處理小區(qū),試驗設計方案如表1所示。小區(qū)面積30 m2(6 m×5 m),種植規(guī)格40 cm×30 cm。稻草覆蓋免耕種植是在晚稻收獲后,不翻犁,只開溝,畦面寬1.6 m,溝寬0.3 m,溝深0.25 m,開溝的土塊需打碎均勻地平鋪在畦面上。常規(guī)種植需要翻耕土地再起畦,規(guī)格與免耕相同,播種深度為7 cm。播種每畦5行,每區(qū)定植45株。播種6.00萬~6.75萬株/hm2 [4]。播種時薯塊擺在廂面上(芽眼向上),以利于早發(fā)根,早吸收營養(yǎng),培育壯苗,然后順手抓把細土蓋沒薯種并壓種。處理施肥方法按照一次性施足肥料,施用農家肥15 t/hm2、復合肥750 kg/hm2、生物鉀肥15 kg/hm2。
1.4 試驗方法
2012年11月1日,播種前15 d左右做好種薯切塊催芽工作。種薯用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0 min消毒。然后拌上草木灰催芽,當大部分的薯塊長出1~2 cm幼芽時進行播種。免耕種植先準備稻草,曬至50%干備用,播種施肥后覆蓋稻草厚度為8 cm,不宜過厚過薄。播種土壤過干時,要淋水,以土壤濕潤為宜。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度,以利出苗全苗[5]。生長期間特別是現蕾開花期,正值生長繁茂期,塊莖大量形成并迅速膨大需要大量水,要及時灌溝水,深度為廂高的2/3,讓其滲透濕潤,不要淹沒廂面,造成積水死苗爛薯。生長后期保持濕潤狀態(tài)即可。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馬鈴薯生育期特性比較
由表2可知,處理1、3、5較處理2、4、6各生長期都明顯提前,整個生育期提前6 d左右,平均單株結薯最高多1.3個,單株結薯重量最多重57 g,理論產量最多高3 722 kg/hm2。
2.2 不同處理產值與投入比較
由表3可知,處理3、5的產投比最高,達到1.96,處理4的產投比最低,為1.51。兩者相比,處理3、5比處理4產投比高0.45。這說明處理3、5的效益增加。處理1的產投比(1.93)與處理2、6的產投比(1.52)相比較,要高0.41。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結合本地的生產實際情況,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比常規(guī)栽培馬鈴薯易獲得高產、穩(wěn)產,經濟效益較高,無論從產量、產值和調入成本上都有很大的優(yōu)勢,在福綿區(qū)比較適合推廣該技術。
4 參考文獻
[1] 吳永志,李柱棟,曾南.免耕稻草覆蓋馬鈴薯栽培技術[J].廣西農學報,2007(1):48-49.
[2] 王秋紅,龔靜,陳應芳.不同施肥量對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蓋種植馬鈴薯產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yè)科學,2005(1):33.
[3] 李柱棟,王小敏,歐有量.馬鈴薯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技術[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6(1):32-33.
[4] 黃治煥.馬鈴薯稻草覆蓋免耕栽培不同蓋草方法比較試驗[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6(5):528-530.
[5] 劉云霞,李曉宏,徐雅君,等.淺談冬播馬鈴薯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技術[J].漢中科技,2014(6):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