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深鵬 ■福建,龍巖 364000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高層建筑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對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較于普通工程來講,高層建筑對地基工程的強度和沉降有著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如果處于軟土地基上,往往有著較大的沉降量和較長的沉降穩(wěn)定時間,如果采用了不正確的施工方式,或者違反了相關的規(guī)范,就會對房屋建筑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
軟土地基,是指在靜水或者緩慢流水環(huán)境中沉積而成的、天然含水量較大、壓縮性高、承載力低、透水性差的一種軟塑到流塑狀態(tài)的飽和粘性土層,包括在河流沿岸、湖泊塘地等沉積的各種淤泥和淤泥質粘性土,在沿海、平原以及山區(qū)湖泊地區(qū)廣泛分布。軟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固結系數小、固結時間長、透水性差等特點,因此,如果作為建筑地基基礎,則難以有效滿足建筑設計施工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做好軟土地基的處理,是建筑施工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帶動了城市規(guī)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使得城市人地矛盾日益緊張,從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考慮,許多原本并不適合建設房屋建筑的地域也開始逐漸得到改造和利用。在這種情況下,軟土地基成為建筑工程中一種常見的基礎形式,做好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從目前來看,對于軟土地基的加固處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換填地基法:軟土地基的承載能力相對較差,難以滿足建筑的實際需求。對此,可以采用換填地基法,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改造處理。在實際應用中,主要是挖除地基中的軟土層,然后采用性能良好的灰土或者粗砂等進行回填夯實,形成新的牢固的力層,提升基礎的承載能力,從而保證建筑的穩(wěn)定和安全。
(2)土工合成材料法:主要是在工程結構表面以及內部的各個結構層填置人工合成的聚合物,從而提升結構的過濾功能排水功能以及防護功能等。在實際施工中,首先應該挖除一定深度的軟土,然后利用筋材進行分層鋪設,當筋材觸及到土層后,可以有效抑制土體變形,強化其內部強度和整體性能,進而提升地基的承載能力。
(3)注漿地基法:根據注漿材料的不同,可以將注漿地基法分為水泥注漿和硅化注漿兩種:水泥注漿是指將配置后的水泥漿液注入地基中,通過填充、擠密等措施,提升土體密度,減少其中存在的水分和孔隙,提升地基的穩(wěn)固性;硅化注漿是以硅酸鈉為注漿溶液,在地基中形成結石,從而提升地基強度。
(4)預壓地基法:預壓地基法在粘性土或者沖填土的處理中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對地基施加一定的荷載力,從而排出土體中存在的空氣和水分,提升土體的密實度和穩(wěn)定性。根據荷載力施加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真空預壓和堆載預壓兩種,前者需要在地基中設置相應的排水豎井,在改善地基沉降問題的同時,提升其穩(wěn)定性,后者則是在地基中應用塑料排水帶或者沙井地基,提升地基的承載力。
(5)攪拌樁法:攪拌樁法也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水泥攪拌樁和石灰攪拌樁。在淤泥、淤泥質土以及泥炭土等處理中,可以采用水泥攪拌樁,具有不錯的效果。深層水泥攪拌樁指的是在固化劑中,選取了水泥,將特制的深層攪拌機械應用過來,來在地基深部強制拌合軟土和固化劑,促使房屋的地基強度得到提升。深層石灰攪拌樁則是強制攪拌混合地基土和石灰,促使二者有化學反應生成,進而實現地基土穩(wěn)定以及軟土地基強度提高的目的。通過實踐研究表明,這種方法比較的簡單,有著較好的經濟性,房屋整體沉降以及軟土層沉降可以得到有效減少,軟土層的承載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促使房屋軟土地基得到有效的加固。
龍工大廈建設工程基坑東西長度為100米,南北寬為85米,坑深度為10.5米,天然地基無法滿足上部荷載的要求;經過綜合比較分析,選擇了預制靜壓管樁樁基礎方案;靜壓管樁有著較高的可靠度,它將預制的高強混凝土構件作為樁身。施工技術包括這些方面:
(1)底樁定點:在具體的施工中,一般需要在每一個樁位處利用石灰或者貝灰以原定的樁心為圓心,然后以本樁樁徑為直徑,畫一個圓形,以這個圓圈為基準壓底樁,這樣就可以盡量減少成樁的偏差。
(2)樁身垂直度:因為通常會有一吊有重錘的繩線設置于靜壓管樁機駕駛室,因為開機員利用本線來對樁一個方向的垂直度進行控制,那么就需要另外控制另一個方向的垂直度,方法就是將一吊重錘的繩線設置于垂直于樁與此繩線連接的地方,利用兩條繩線來對樁的垂直度進行控制。
(3)接樁及焊縫:在接樁之前,需要保證上下兩節(jié)樁是順直的,并且控制兩樁樁心的錯位偏差在2毫米以內,將焊接接樁法應用到管樁施工中,在焊接之前,需要仔細的清刷兩節(jié)樁的端頭板,直到有金屬光澤露出來??刂坪附訉訑翟趦蓪右陨?,要仔細清理每一層焊渣。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就需要重視軟土地基處理;如今已經出現了諸多類型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各有優(yōu)缺點,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處理技術;相關的設計施工人員需要不斷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總結施工經驗,以便設計出更加科學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案,實現房屋建筑質量提升的目的。
[1]李紅霞.高層房屋建筑軟土地基處理的深層攪拌法[J].洛陽工學院學報,2001,2(1):123 -125.
[2]李浩,劉東佳,侯超群.群夯法對雜填土地基處理效果的實例分析[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2(6):66 -68.
[3]周軍平,劉運來.面波勘探方法在填方路基壓實質量檢測中的應用[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13,2(12):77 -79.
[4]趙春生,李安玉.高速公路高填路堤軟土地基處理及高天路堤施工技術[J].四川水力發(fā)電,2009,2(6):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