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向榮
(青海省德令哈市第四中學)
初中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
在少數(shù)民族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有諸多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方法的單一化。初中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初期,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有重要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依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這樣就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對其學習效率提升也起不到作用。另外,少數(shù)民族的初中英語教育受到地域性影響、風俗習俗的原因和教材的原因等,對實際教學的效率都會產(chǎn)生影響。
三種語言帶來的困難,漢族學生學習英語為學習第二語言,而少數(shù)民族學生要學本族語,要學漢語,如果再學習英語即為學習第三語言。在二語學習中,一語正負遷移作用的存在是研究界所公認的,而在三語學習中,學習者必然受到一語和二語兩種語言遷移的影響。少數(shù)民族學生則要面對三種文化沖突,也就是說,與漢族學生相比,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學習、理解英語的過程中,要多受一種語言的干擾,這自然給少數(shù)民族學生造成困難,使其放慢學習速度。
1.加強少數(shù)民族初中英語教學的水平,要從多方面進行教學的優(yōu)化,要將語音以及口語的訓練得到有效強化,將英語的語感得到提升。受到方言影響,一些學生在英語發(fā)音上不是很正確,還有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較晚,所以在學習的接受能力上就相對比較差,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存在著信心不足的情況,所以教師就要充分重視,加強語音的教學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可通過對比練習的方式進行。例如,[tip][dip][pet][bet][ti:m][di:m]讀音進行對比,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不同的語音下進行辨別,從而逐漸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2.對于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外語學習當中所面臨的問題,要能有效培養(yǎng)其外語教師的專業(yè)度,并將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進行培養(yǎng)。少數(shù)民族學生會面臨語言上的復雜性,學習英語過程中就有著很大的難度,所以要在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上能得以有效強化,從而才能為學生的高效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另外,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要積極地培養(yǎng),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通過不斷的努力就能夠逐漸使學習中的問題逐一得到解決。
總而言之,對于少數(shù)民族的初中英語教學,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策略實施,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語言的復雜性基礎上,要能加強英語的口語練習,然后再依次將其他的問題解決。只有充分重視英語的學習,才能夠對學生的全面素質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也才能提高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