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鵬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中學)
如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是教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重心所在。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是指學生以自己為主體,運用已有的知識去探索、發(fā)現(xiàn)未知領域的新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能力,在其他各種能力中起到了奠基和引路的作用。新的地理課程目標倡導以活動帶知識和技能的方法,把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它要求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薄俺醪綄W會根據(j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眹L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從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現(xiàn)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薄斑\用適當?shù)姆椒ê褪侄?,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并與別人交流”等。基于這些新目標、新要求,在學校自主合作探究總課題下,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地理課堂上讓學生真正得到能力培養(yǎng)呢?我在這幾年的教學工作中進行了進一步的嘗試,總結如下:
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是自主學習的沃土。教師要保護學生求知發(fā)問的勇氣和興趣,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發(fā)現(xiàn)他們的亮點,多鼓勵少指責,并且一視同仁,不歧視學困生,體現(xiàn)隨和平易的人格魅力。這樣的課堂才會使學生敢于和勇于探索。在日常教學中,我覺得自己是學生的學習伙伴,特別喜歡學生大膽質疑。有時候有的學生在下面說的內容是開玩笑性質的,自己都不敢相信其正確性,我卻覺得這是思想的火花,鼓勵他站起來說給大家,然后幫助其找到其中合理的因素,這樣的方法鼓勵了一些同學大膽地發(fā)言,整個課堂的互動性增強了,而進一步探究的目的也達到了。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上課時老是一個人唱獨角戲、滿堂灌,那么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會不斷弱化,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安分守己,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由此,學生的思維會受到阻遏,創(chuàng)造力受到限制,學生知識不能增值甚至不能保值。因此,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學生要主動地學習,獨立獲取新知識并駕馭已掌握的知識,這還需要掌握學習方法,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教會學生掌握一定的思維技巧。
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重要渠道。但是不能把課堂教學當成唯一的形式和渠道,應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組織學生在第二課堂中培養(yǎng)獲取知識的能力。第二課堂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利用鄉(xiāng)土地理,組織地理課外興趣小組,辦好地理園地、地理墻報等。這些課外活動將有利于幫助學生深化知識,增長智能、豐富情感、培養(yǎng)能力。
活動是知識的承載形式,又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它的處理,組織學生活動,處理活動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及與教學的關系,靈活運用,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所創(chuàng)新,使地理教學生動活潑。在活動中,我也發(fā)現(xiàn),要想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說對每個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都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課改的實驗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只有確立新的理念,實施新標準,改革原有的教學方式,真正讓學生頭腦動起來,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要求,把課程改革落到實處。
由于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了對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大部分學生學起地理來都比較感興趣,而且很多同學都形成了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學起地理來比較輕松。
陳旭遠.新課程新理念[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