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優(yōu)7954
審定編號 豫審稻2014008
申請單位 浙江農科種業(yè)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 屬秈型三系雜交品種,全生育期142~148天;株高118.2~123.7厘米,株型緊湊,莖稈粗壯,葉色淡綠;平均主莖葉片數(shù)15片,穗長24.6~25.3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5.1萬~15.7萬穗,每穗總粒數(shù)177.3~185.9粒,實粒數(shù)131.1~149.0粒,千粒重27.4~28.2克。經鑒定,該品種對苗瘟表現(xiàn)為抗,對穗頸瘟田間鑒定為中抗;對水稻白葉枯病代表菌株浙173、KS-6-6、JS-49-6表現(xiàn)為中感,對PX079表現(xiàn)為中抗;對紋枯病表現(xiàn)為中抗。
產量表現(xiàn) 該品種于2013年參加豫南中秈稻生產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稻谷576.6千克,比對照品種“II優(yōu)838”增產5.5%,居8個參試品種第7位。
栽培要點 適播期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秧齡應控制在30天以內。高產栽培田每667平方米播種1.0~1.5千克,栽培規(guī)格為6.5厘米×(19.8~23.1)厘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在1.8萬穴以上。秧苗一葉一心時,每667平方米秧田追施尿素3~4千克;移栽前2~3天,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3千克。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氮肥以基面肥為主,早施分蘗肥,促前期早發(fā)、穩(wěn)長,正常田塊中后期不宜追施氮肥;大田采取“淺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蘗,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濕濕”的灌溉方法。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等病蟲害,抽穗期注意預防穗頸瘟。
適宜地區(qū) 該品種適宜在河南省南部稻區(qū)種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