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舒云
隨著端午節(jié)臨近,超市里各種粽子開始促銷,看著那琳瑯滿目的粽子,讓我想起外婆的咸肉粽。雖然很多地方的粽子也都有吃過,但我酷愛外婆包的廣東咸肉粽。
端午節(jié)前夕,外婆會提前一天到市場,她說五花肉要選粉紅脂白、層層分明的。外婆把買回來的五花肉洗干凈后切成2指方形的塊狀,再用鹽、生抽、料酒、麻油和五香粉拌勻,腌制一天以上,讓調料的香味滲透到肉里面。
第二天早上,外婆會早早起來,把泡了一個晚上的去皮綠豆濾水后拌上鹽、花生油,還有少許小蘇打。再把糯米淘洗干凈,用水泡上一小時,然后濾掉水,同樣加鹽、花生油、少許小蘇打拌均勻。為了粽子的味道,外婆會輕輕舔舔,看看味道是不是恰到好處。外婆準備好這些食材后,燒開水放上箬葉和蘆葦煮上10分鐘,然后吩咐嘴饞的我們把煮過的箬葉和蘆葦,一張一張、一根一根清洗干凈。外婆說因為箬葉的表面光滑軟韌,比較好包粽子,而且用它包的粽子會有一股特殊的芳香。
眼看外婆就要開始包粽子了,我和哥哥、表哥快速地搬來小凳子,圍坐在外婆身邊。當我們忍不住伸出小手想要“幫忙”時,外婆一個眼神過來,笑著說:“先學,不然浪費了食材就沒好粽子吃了?!甭犃送馄诺脑捄?,我們只能乖乖地托著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外婆包粽子。只見外婆拿起兩張箬葉疊在一起,先放上一層糯米,然后一層綠豆、一層腌制好的五花肉,最后再蓋上一層綠豆和糯米,將兩邊箬葉把它們裹緊,取一根蘆葦,從頭到尾纏幾圈勒緊,粽子那標準的“小蠻腰”就包出來了。
粽子包好后,外婆找了一個大鍋,等水煮開后把粽子下到鍋里,先用大火煮一會,再轉中火煮至幾個小時。停火后,外婆還要讓粽子繼續(xù)在熱水里燜近兩個小時,說這樣粽子的口味會更加軟糯。到最后外婆掀開鍋蓋的一剎那,整個院子都飄散著濃濃的粽香味。
看著晶瑩剔透的糯米、黃色的無皮綠豆和五花肉已完美地結合到一起,我會用攥著手里等候已久的勺子搶著挖上一口,快速地送到嘴里再細細咀嚼,有嚼勁的糯米和著綿綿的綠豆以及入口即化的五花肉,真的美味極了。外婆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樣子,總是笑著說:“鍋里還有呢,不要搶,小心燙著。”
自2000年外婆去世后,母親開始“接力”,為我們包咸肉粽,母親的咸肉粽里還有外婆愛的味道。外婆雖然已離開我們,但她的愛就像肉粽鮮美的粽心那樣,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