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靜
(長春市機械工業(yè)學校)
科學證明,學生主動的學習比被動的學習效率要高,效果要好。雖然當今社會,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高科技的教學手段,但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仍是家長和老師關注的問題。如何讓一個學生主動的學習,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運用教學心理學,改變以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準確把握學生心理,將教學心理學巧妙地運用在教學方法之中,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币馑际侵缚鬃诱f:“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fā)他。“憤”搞不懂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悱”是指口欲言而未能的一種局面。這給我們教師的啟示是:在教學中,首先使學生進入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引發(fā)學生認知需求與自身已有認知水平之間的矛盾,使其想知道可又由于知識的缺少,而弄不懂,想表達卻又一下子說不明白,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身萌發(fā)了較高的學習欲望,教師在此狀況下,引導學生進入新知識的學習,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介紹幾種導入設計教學方法:
1.創(chuàng)新問題,設置懸念,令學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答案,教師抓住契機,導入新課。
2.參與實踐,親身體驗。科學證明實踐的體驗,更能令人產(chǎn)生深刻的感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或一些課堂的操作,激發(fā)學生思考,增強學生感悟。
3.故事導入,增強興趣。引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的課題。
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是最成功的教學。哈佛大學最值得驕傲的是它的教育:它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fā)光,讓每一個從哈佛走出來的人都創(chuàng)造成功。哈佛的秘訣在哪里呢?就在于給學生選擇的余地,現(xiàn)在哈佛大學的選修課總共有1000 多門。
差異性教學指立足于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以充分發(fā)展的教學。有兩種差異性教學方式比較適合教學的應用:
1.分層次教學。俄羅斯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育者想從各個方面去教育一個人,那么,這就應當從各方面了解這個人……教育者應當努力了解一個人,看他在實際上究竟是怎樣的人,了解他的一切優(yōu)點和缺點”。因此,教師首先了解所教的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知識層次和性格愛好等,尤其要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去認識學生,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其次,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
2.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學習。每個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偏好于用感覺通道,有的偏好于學習環(huán)境,還有偏好于學習內容的組織程度等。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選擇適合并喜愛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古人劉勰說:“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笨梢娬Z言的重要性。口才對于教師具有特殊的作用,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運用語言的方法和藝術,增強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語言是由語音、語調和語速等要素構成。
1.語音是語言的重要物質材料。教師講課時,吐字應準確、清晰、圓潤、流暢,發(fā)音要到位,能夠讓學生很好的接收到重要的教學知識。
2.語調直接影響聆聽者的情緒。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聲音的強度與人們的情緒有著直接的關系。高音教學如果超過一定的強度達到80 分貝甚至80 分貝以上,就會成為一種噪音,對人的情緒有直接影響作用,從而引起學生的疲勞,使其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教師講課時,應盡量以中低為宜,并依據(jù)教學內容、情境變化而變化。不僅如此,要依據(jù)講課的需要,使聲音強弱起伏,還要有停頓和轉折,不要一直用平淡呆板的語調使學生感到乏味,缺乏學習的情緒,甚至會昏昏欲睡。
3.教學中的語速與日常生活中的語速不同。如果教師講課時語速太快,學生就難以捕捉有用的信息;語速太慢,又會破壞了知識的完整性,教學效率過低。一般比較科學的做法是教學的語速以每分鐘200 至250 字為宜。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間接的方法對人的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迅速的影響過程。在每節(jié)課堂教學中,都可能出現(xiàn)學生思想溜號的行為或不遵守紀律的行為。如果老師采用直接制止的方式,往往效果不大,因此組織教學要有方法。運用心理暗示的方式,不僅不失學生的面子,又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紹幾種運用心理暗示組織教學的方法:
1.表揚暗示法
表揚暗示法是采用語言形式間接的暗示。當教師上課時發(fā)現(xiàn)有思想溜號的學生,不直接批評他們,而是表揚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這樣警示了那些思想溜號的學生。
2.示目暗示法
示目,就是教師用目光注視著學生,教師直接用表情、動作向學生暗示。當教師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思想溜號的學生,不改變正常教學,而是抽出空余時間,用目光注視那個學生,從而讓他知道老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他思想溜號了,應集中注意力聽課。采用示目暗示法時,教師注視學生的目光,不應暗含兇狠、嚴厲,而應暗含親切、遺憾、責備、期待的感情,以免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
3.提問暗示法
提問暗示法是教師通過提問向學生直接發(fā)出暗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思想溜號時,有意的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暗示他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上課,但運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一次課中在同一個學生身上不宜過多提問,或者不應在某些學生身上應用。以免造成逆反心理,甚至起到反作用。
總之,把心理學應用在教學之中,解決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問題,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廣大教師深入研究和推廣應用。
[1]崔英蘭,付炎晶,張晶.淺談教育心理學在教學實踐中應用.科技信息,2009,(7).
[2]徐世貴,龐江,呂振清.教師應用心理學.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