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尼薩·艾尼
(新疆農廣校若羌縣分校,若羌 841800)
1.1.1樹形特點
樹體骨架牢固,透風透光良好、層次分明,枝多、級次明顯、樹體立體結果,成形快、產量高、易管理、便采收,適用于矮化密植栽培。一般栽植密度為1.35~2m×3~4m,667m2栽植 80~150株。
1.1.2樹體結構
樹高2.0~2.5m,干高50~70cm,有主枝6~7個,分3層錯落分布在中心干上。第1層3~4個主枝,每個主枝留2個側枝,第2層2~3個主枝,每個主枝留1個側枝,第三層1~2個主枝,每個主枝留1個側枝,每層間距80cm左右。主枝角度50-60℃。
1.1.3整形修剪方法
定植嫁接成活后的苗木長到0.8~1.0m時摘心,剪口下30~40cm為整形帶。生長旺盛的嫁接苗,當年定干,即在整形帶內,保留第1~2個二次枝,以下選擇3~4個不同方位分布合理的二次枝,留兩個棗股(兩節(jié))短截,培養(yǎng)第1層主枝(注意抹除其他部位的萌芽),第3至第4年的任務是繼續(xù)培養(yǎng)第1層主枝的同時,培養(yǎng)出第2層主枝。即在第1層主枝頂部的二次枝上,留1個棗股短截,刺激棗股主芽萌發(fā)抽生新棗頭,促進主枝延長生長,待新枝長4~6個二次枝時,選擇外向生長的二次枝處摘心(待中心領導干長至0.8~1.0m時進行摘心),在剪口下20cm內,選擇方位較好的兩個二次枝,留1~2個棗股短截,培養(yǎng)第2層主枝,以后同樣的方法培養(yǎng)第3層。在水肥管理到位的情況下,第3~4年,基本上可完成樹形的培養(yǎng)工作。
1.2.1樹形特點
主枝多8~10個,主枝上不配側枝,主枝均勻地排列在中心干上。培養(yǎng)方法簡單,成形快,結果早,前期產量高,更新容易,適用于搞密植栽培,一般株行距1.5~2m×2~3m,667m2可以栽植 110~220株。
1.2.2樹體結構
樹冠高2.0~2.5m,干高40~60cm,不留主枝,全樹8-10個結果枝組均勻分布在中心干上。
1.2.3整形修剪方法
定植嫁接成活后當苗木長到0.8~1.0m進行摘心。剪口下選擇3~4個二次枝,留兩個棗股短截,培養(yǎng)主枝。當主枝長至4~5個二次枝時進行摘心。翌年春季在主干剪口下,選擇生長較旺的棗頭做中心干培養(yǎng)。當中心干長到7~8個二次枝時進行摘心,在主干剪口下再選擇方位好的3~4二次枝,留2個棗股短截,培養(yǎng)主枝,第三年按照以上相同的方法再培養(yǎng)3~4個主枝。自由紡錘形每年培養(yǎng)主枝3~4個,各枝組的枝間距不小于20cm,3年基本完成樹形培養(yǎng)工作。
1.3.1樹形特點
透風透光良好,結果枝組配備多,葉面積系數(shù)大,前期產量高,結果多,著色好,易管理。適用于搞密植栽培,一般株行距1.5~2m×3~4m,667m2可以栽植 80~150株。
1.3.2樹體結構
樹高2.0~2.5m,干高50~60cm,有主枝 3~4個,各主枝上培養(yǎng)側枝2~3個,側枝間距40~50cm,樹冠不留中心干,成開心形。
1.3.3整形修剪方法:
苗木定植嫁接成活后,當苗木長到0.8~1.0m進行摘心。剪口下選擇3~4個二次枝,留2個棗股短截,培養(yǎng)主枝。當主枝長至6~7個二次枝時,在外向生長的二次枝處進行摘心。翌年早春冬剪時,在各主枝距樹干40~50cm處,選擇方向一致的二次枝短截,促其明發(fā),培養(yǎng)側枝,并剪去主枝的頂芽和剪口下的第1個二次枝,使主枝進一步延長生長,當新生枝長到6~8個二次枝時進行摘心。第3年在各主枝的另一側再配一個側枝,對內部無空間的萌芽及時抹去,對有空間的萌芽,當二次枝長至3~5個進行摘心,并根據(jù)空間的大小培養(yǎng)成大中型結果枝組。完成整形后的開心形樹體主枝3~4個。側枝8~10個,結果枝組若干,形成上下內外立體結果樹形。
紅棗樹分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兩個時期。
2.1.1定干
指定植當年或1~2年的苗木,在苗木中心干達到一定高度(一般株高達到0.8~1m),就要短截,稱定干。
2.1.2短截
在休眠季節(jié),剪去多年生或一年生棗頭或二次枝的一部分,短截有兩種方式;①短截:即所謂的“一剪子堵”,剪去后期生長的細弱二次枝,留棗頭中部生長健壯的二次枝,提高棗股的結果能力。②打頭短截:即“兩剪子出”,對棗頭進行短截時,疏除剪口下的第1個二次枝,刺激剪口下主芽萌發(fā),形成新棗頭,這是對主側枝延長枝的一種處理方式。
2.1.3枝條修整
堵枝:堵枝就是緩放對生長有一定長度、位置合適的枝,剪去頂芽,當年不讓延長生長,促使結果。放枝:就是培養(yǎng)枝條。在空間大,缺枝部位選合適的枝短截,促使主芽抽生枝條?;乜s:對多年生的冗長枝,下垂枝、前端開始枯死的二次枝回縮修剪,有利于局部枝條更新復壯,抬高角度,增強長勢??虃?、刻芽:常用于培養(yǎng)枝條,即在枝或芽的上方,將局部皮層割傷,刺激主芽萌發(fā)。撐枝:直接用木棍把枝撐到一定角度的方法。拉枝:用鐵絲或繩子把枝拉到一定角度固定于地上的方法。疏枝:從基部剪去過密枝、競爭枝、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保持樹冠通風透光。
2.2.1抹芽
抹芽是培養(yǎng)樹形和控制樹勢的關鍵措施之一。棗樹抹芽是抹除結果主枝和中心桿以外的其它新生棗頭,抹芽做到“早、勤、凈”3個字?!霸纭本褪且缒ㄑ浚?jié)約不必要的營養(yǎng)消耗;“勤”就是勤抹芽,棗樹在肥水充足的情況下,整個生長季節(jié),會大量萌發(fā)新生棗頭,因此要堅持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不停地開展抹芽工作;“凈”就是抹芽要干凈徹底,對沒用的棗頭從基部抹除(保留基部棗吊),避免留樁二次萌芽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2.2摘心
在棗樹生長期,把當年新生棗頭生長點摘除,控制生長,摘心分為棗頭摘心、二次枝摘心、木質化棗吊摘心。摘心程度依棗頭所處的空間大小和長勢而定。一般弱枝重摘心(留2~4個二次枝),壯枝輕摘心(留5~6個二次枝)。對矮密棗園也可對二次枝和棗吊進行摘心。摘心程度要適度,過強時雖當年結果很多,但影響結果面積增大,往往翌年二次枝上大量萌發(fā)棗頭。過輕時,坐果率降低,品質差,結果枝組偏弱。
2.2.3開張角度
一般在5~7月份進行,對角度小、生長直立或較直立的枝條,用撐、拉、吊等方法,把枝條角度調整到適當?shù)某潭龋ㄊ辜紬l分布均稱),改善通風透氣、透光條件(要盡量讓陽光照到每一片葉子上)。
[1]若羌紅棗標準化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