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波
(黑龍江省地方志辦公室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結合《廈門市志》《石獅市志》《北川羌族自治縣志》三部志稿的編纂創(chuàng)新情況和我省第二輪修志情況談幾點編纂體會。
一是突出決策。政治部類要充分體現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三個市、縣政治部類充分展示了黨委的重大政策和決策,反映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及黨委、政府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正確的決策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成果。三部志稿的政治部類重點記述了市、縣重要會議、重要決策和重大活動。如《廈門市志》在重大決策上記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經濟體制改革、對臺交流合作、“三農”工作、國有企業(yè)改革、發(fā)展民營經濟、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建設、區(qū)域經濟協(xié)作、海灣型城市建設戰(zhàn)略、海峽西岸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等戰(zhàn)略決策。《石獅市志》記述了科教興市、“四市三?!卑l(fā)展戰(zhàn)略。思路決定出路,城鄉(xiāng)也好,行業(yè)部門也好,決策是關鍵,決策正確發(fā)展就快就好。
二是突出特色。特色性包括兩個方面,即時代特色和地方特色。任何一部志書,都是特定時代的產物,不同時期地方志書具有不同的時代氣息,這是方志時間上的共性,而地方特色則是方志空間(地域)上的個性。每個行政區(qū)域都有各自特點。志書要充分反映地方特色,濃墨重彩地記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特”的事物。志書地方特色記述的越完美,它的生命力就越強,實用性就越久遠。三部志稿政治部類浸透著改革開放的時代氣息,承載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新發(fā)展、新成就、新問題、新思考、新希望?!妒{市志》以章的形式、《北川羌族自治縣志》以節(jié)的形式記述了精神文明建設,集中記述精神文明建設的變化和成果?!侗贝ㄇ甲遄灾慰h志》宣傳工作,“對外宣傳”和“社會宣傳”的記述是亮點。這部分記述了北川“以縣域經濟發(fā)展、社會事業(yè)進步、民族團結”為主題,“以省市媒體為主要載體,大力開展對外宣傳”的豐富內容,讀者閱讀這部分內容會感嘆:北川作為內陸縣城,如此重視對外宣傳自身的歷史演變和文化特色,值得贊賞?!侗贝ㄇ甲遄灾慰h志》“爭取建立自治縣”內容,記述了縣委經過17年努力,實現北川人民建立自治縣的愿望和歷史過程,真正體現了縣委心系群眾,實現人民愿望,具有較大存史價值。《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第三條要求志書應當“特色鮮明”,《石獅市志》《北川羌族自治縣志》對外宣傳內容的記述特色鮮明。
三是突出全面系統(tǒng)。資料是志書編纂的基礎,《地方志工作條例》確立了“地方志書是指全面系統(tǒng)地記述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睆娜恐靖鍍热菘梢钥闯觯靖遒Y料全面、系統(tǒng)、豐富、詳實,增強了志書的可讀性和實用性。特別是在重要會議、重大決策和重要活動上記述的比較翔實,有利于讀者能夠全面、集中地體會到黨委在地方發(fā)展上起到的核心引領作用,十分難得?!稄B門市志》記述市委及各部門機構時統(tǒng)一在機構一節(jié)中記述,體現了集中與整體記述的原則。歷屆民進廈門市委員會基層組織,廈門市農工黨基層總支、支部情況十分詳細。《北川縣志》組織工作詳細記述了全縣黨員發(fā)展情況,黨員人數、民族、性別比例、文化程度等內容記述全面具體。共青團北川縣委重點記述了“希望工程”等內容,既詳細得體,又以事系人,值得肯定。
第一,篇目設置。中指組《關于地方志編纂工作的規(guī)定》指出:“地方志的篇目設置,應合乎科學分類和社會分工實際,突出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做到門類合理,歸屬得當,層次分明,排列有序,形式上不強求一律?!蔽覀冊谠u審志稿中發(fā)現了一些需要研究和修改的問題,其中有的問題帶有普遍性。
一是劃分標準不統(tǒng)一。在同一層次和類目中,使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如有的在工業(yè)篇中分輕工、建材、機械、紡織等,輕工與紡織等是包涵與被包涵的關系?!妒{市志》社會團體卷,青年組織章包括共青團和青年聯合會,青年組織概念過于寬泛。共青團和青年聯合會是獨立的社團組織,單獨立章,與工會等其他社團是并列關系(并列為宜)?!笆澜缡{同鄉(xiāng)會”非國家法定的社會團體,與工會、共青團等社會團體是有區(qū)別的,建議歸入其他社會團體中。
二是標題不精煉。篇目標題要“簡、精、準”,不但要注意大標題,同時也要注意節(jié)下的小標題,必免出現總結報告式等形式的標題。如“對困難職工和弱勢群體進行救助”,可改為“扶貧救助”?!伴_展技術和技能培訓,提高就業(yè)人員的綜合生存能力”,可改為“技術培訓”。《廈門市志》“關心臺胞冷暖,為臺胞辦實事做好事”改為“服務臺胞”?!巴七M兩岸交流交往,增進鄉(xiāng)情鄉(xiāng)誼”,可改為“兩岸交流”。《石獅市志》“社會科學聯合會”,應規(guī)范準確,使用“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在民主黨派和社團中,在工作一節(jié)中大多叫“主要活動”,而在殘聯和慈善總會中叫“主要工作”。這是個普遍問題,我認為叫“主要工作”要準確一些。在社團中,工作是主要的,工作可包涵活動,活動不能代替整體工作。
第二,設序與寫序。這里指的是篇章下序,這方面存在普遍問題,但在出版前經過認真修改大多都解決的較好。
一是設序較亂。一部志中,篇章之間設序亂。有的篇有,有的篇沒有,有的章有,有的章沒有,有的篇章都沒有,設序不要求千篇一律,但也不能過于靈活。
二是序的寫法。有的序只有幾行字,比較簡單,不能從一定的高度反映一篇或一章的主體內容,起不到導讀和牽引的作用。有的用機構代替,有的用正文代替,有的用職能、作用代替等,以偏概全,重復記述,失去了序的作用。
第三,體例運用。志書體例的規(guī)范,決定了志書的結構形式。體例包括章節(jié)目、章節(jié)條目和目與條目結合三種形式,章節(jié)目體是基本形式,結構層次清晰,比較好把握,條目體實際上與年鑒體基本相同,二者結合體運用的較少,不易處理。我們在評審志稿中,出現了體例運用、結構安排較亂的情況。如有的采用條目體、二者結合體時比較亂,特別是二者結合體。使用條目體時要把結構層次區(qū)分清楚,二者結合體時更要區(qū)分好。
第四,體裁與豎寫。這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幾乎每部志稿都存在,甚至有的已出版的志書也不例外,所以志書編纂的整個過程都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一是總結式寫法。我們也稱之為捆綁式寫法。主要表現在上、下限和整個斷限。這是個普遍性問題。
二是大事記寫法。有的內容記述形似大事記,逐年記述,一年一段,缺少著述性。
三是缺少資料。這是第二輪志書編纂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基本的難題之一,幾乎每部志書都涉及到這一問題?!妒{市志》“精神文明建設”這部分內容缺少軍民共建、警民共建等“文明共建”的內容。《北川羌族自治縣志》“歷次黨員代表大會”,歷次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出席人數、選舉結果等記述得清楚,但歷次代表大會對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有重要影響的方針、政策、決定等沒有記述。
四是題文不符。主要表現在標題與內容不是一件事,標題外延過大,內容外延過小,標題外延過小,內容外延過大?!妒{市志》“文化活動”,所記述的是表現突出的盟員,沒有記述具體活動?!侗贝ㄇ甲遄灾慰h志》“黨校工作機構”,內容有機構、干部培訓、學歷培訓等,超出了機構的范疇,標題去掉機構,將工作含在內。
五是記述時序。表現為無時序、時間不準確、上下限記述不到位?!稄B門市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缺少1996~2000年的內容,應當記述原來的干部人事制度是什么,有必要交待背景,且是斷限內的內容?!稗r村基層民主建設”只有2005年的情況?!妒{市志》“文化活動”目沒有時間。
六是內容歸屬。主要表現在事物的整體性不夠和本質屬性歸屬不當,一般情況下不能分散記述,保持事物的整體性,是哪里的事物,就歸屬到哪里?!稄B門市志》“重大決策”,“三講”教育、“三個代表”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等內容不屬于市委重大決策,屬國家層面的教育活動。
七是數據不準。有的志稿表中本身數據不吻合,有的文字數據與表中不吻合,有的文字與文字數據不吻合,還有的篇篇、篇章之間數據不吻合。數據是志書傳遞和利用信息的主要載體,數據準確至關重要,是衡量志書質量的重要指標,在權威性、存史性和實用性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不可忽視。
八是圖量較少。與首輪志書相比,第二輪志書在圖文并茂方面應有所突破,以體現編纂上的創(chuàng)新。在已出版的志書中隨文插圖有的幾十幅,有的幾百幅,有的上千幅。一部志書幾十幅太少了,應適當增加圖量,不但是照片,還應有示意圖等各類圖,以提高志書的品質。
九是規(guī)范化。規(guī)范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遵循國家、中指組及省級等規(guī)定的編纂標準,另一方面是志書本身凡例規(guī)定的規(guī)則。在志書編纂過程中不夠規(guī)范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稱謂、時間、表格、數據單位等的使用不夠規(guī)范,在定稿出版前要注意解決好。
這里僅從本書本身技術手段方面來提高志書的質量方法,辦法很多,各有千秋,也有的做法是相同的,總之都是比較直接、有效的辦法。
一是建立制度。我省在第二輪修志過程中,建立了“領導責任制”和“一評三審”?!邦I導責任制”即各級主管領導與各承編單位領導簽訂承編責任狀?!耙辉u三審”制即本單位初審,上一級單位評議,本級編委會二審,上一級單位終審。同時制定了“編纂行文通則”和“驗收管理辦法”等規(guī)范性文件。
二是多種形式培訓。首先是多次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授課,包括方志出版社的專家領導。其次是采取以評(審)代訓。各級志辦在志稿評審過程中召集本區(qū)域和邀請地的志辦同仁參加。
三是互評互改。通過省志辦將初稿分發(fā)相關市縣志辦,并將修改意見反饋至原單位,將各市(地)各相關縣區(qū)篇目通過龍志網發(fā)布,供各市縣參考。
四是重視典型的示范效應。將較早出版且質量較高的志書向市縣推薦,進行學習參考。
五是推進交流。省志辦組織市縣到省內外學習考察,各單位自行組織到省內外學習考察。
六是編寫參考資料。省志辦組織相關人員編寫“領導講話”、《地方志文件法規(guī)選編》等參考資料,分發(fā)各單位,以指導基層修志工作。
一是圖文并茂。圖是志書的重要體裁之一,也是志書中配合文字記述,形象而綜括地表達內容的一種重要手段。圖具有很高的存史價值和利用價值,具有原始性、直觀性、綜合性和對比性等特點。志書中文字、數字與圖表既有機地聯系,又各有其功用,文述其事,圖示其狀,表具其詳,數見其量。圖片可以承載一個歷史面貌或社會現狀,清晰反映歷史脈絡,與文字相輔而行,相得益彰,起到化繁為簡、畫龍點睛,形象直觀、增強感染力,增強志書的完整性,形成方志表述的內在美和整體美,增強志書的可讀性和服務性,提高志書品位的作用,正所謂“一圖勝千言”。我省在第二輪修志過程中加以重點強調。如已出版的《佳木斯市志》隨文圖片1200余幅,即將出版的《綏芬河市志》隨文圖片800余幅。
二是以事系人。人是改造自然和促進社會進步中起主宰作用的因素,通過記述事物發(fā)生、發(fā)展變化時與之密切相關人的主要活動,更好地反映事業(yè)發(fā)展和興衰狀況,因事系人,見人見物,進一步提高志書的鮮活性和可讀性。有的志書在文學、美術、書法、攝影、京劇、評劇、話劇、曲藝、音樂、舞蹈等記述了人的創(chuàng)作表演等活動?!逗邶埥≈尽た萍贾尽啡静扇∫允孪等说姆椒?,將人的工作、科研、活動及成果等貫穿到每項事業(yè)的發(fā)展變化中,充分體現了志書編纂“以事系人”原則,十分難得。
三是內容豐富,著述性強。資料性著述是地方志書的本質特點。已出版的志書絕大多數內容比較豐富,體現了志書的著述與翔實。如《牡丹江市志》記述行政區(qū)劃,不但記述了區(qū)劃更易,而且翔實記述了1986~2005年牡丹江市434條街路名稱的變化情況。記述到位,上下限、轉折要素齊全,這正是存史、用志所需要的,不用說幾百年,幾年或十幾年,某條街路恐怕就不存在了。
四是揭示規(guī)律,彰明因果。志書記的是史實,人們可以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探索規(guī)律,總結規(guī)律,為當代和后人知往鑒來,推動社會發(fā)展和文明進步。如《牡丹江市志》記述種植業(yè)結構調整,不但記述了調整的結果,而且還記述了調整的原因?!澳档そ墙夹←湲€產較其它作物偏低,小麥品質較南方和進口小麥偏下,造成種植面積連年下滑。到2005年,全市不再種植小麥?!毕禄安环N的原因比較清楚?!掇r墾志》在水文中不但記述了主要河流的狀況,而且還記述了河流的基本特性。1.界河多,流向分散;2.結冰期長;3.徑流年內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地區(qū)差異大;4.河流泥沙含量小。從分繁的事物中探尋一般性的特點和規(guī)律,在志書中是不多見的,往往容易被忽視。
五是與首輪志銜接緊密,體現了志書的完整性。佳木斯市首輪志書記述的是從1720年有建置以來的情況,記述比較簡單。而建置前的商、周至明代的歷史沿革只是幾筆代過,缺少史料。這可能與首輪志編修時詳今略古的提法有關,現在還有一種提法叫詳今明古,我認為后一種提法更合適,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史料會越來越珍貴。佳木斯市第二輪修志采取了補遺的辦法,單設一篇詳記歷史沿革,記述了三江平原從距今7000年就有從事漁獵的人群開始,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歷史沿革,可謂是第二輪志書的亮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