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劉湘秀走進了哈爾濱市五常縣(市)第二小學,成為了一名少先隊大隊輔導員。6年之后調(diào)入了哈爾濱市五常市實驗小學,一切從頭做起。雖然換過工作崗位,但她對少先隊事業(yè)始終懷著一顆赤誠之心。2011年,在劉湘秀的努力進取下,她又重新踏上了少先隊工作崗位,成為五常市實驗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多年來,她和所有的小學教師一樣,默默地耕耘(yún)在杏壇里,也漸漸收獲著屬于自己的芬芳。從初出校門懵懂的學生,到業(yè)務熟練的教師;從事事敢于爭鋒的年輕氣盛,到已為人母的從容淡定;從履歷表上的一片空白,到寫滿格子的榮譽。一直以來,少先隊組織引領(lǐng)著她、鞭(biān)策著她、鼓勵著她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堅守在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的崗位。實踐中,她和許多輔導員一樣,深愛著星星火炬事業(yè),深愛著百花齊放的校內(nèi)外課堂,深愛在紅領(lǐng)巾文化浸潤下健康成長的少先隊員。因此,她借助少先隊活動這一載體落實少先隊根本任務;通過實踐體驗深入開展“紅領(lǐng)巾相約中國夢”活動;用符合隊員身心特點的方式緊扣時代脈搏,弘揚社會新風;結(jié)合學?!瓣柟獾掠苯逃砟钆囵B(yǎng)有理想、愛學習、愛勞動、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少先隊員,是她努力的方向,也是她不懈的追求。
一、精耕細作,精細管理,夯實“精品工程”的根基
作為一名實驗小學的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劉湘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邊學習邊實踐,積極參加全省輔導員培訓班,與同行們交流探索少先隊工作新方法,努力探索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少先隊工作新路子,并結(jié)合五常市中小學“大討論、廣實踐、深體驗”主題德育實踐活動的方案要求,打造實驗小學少先隊的品牌和特色活動。她積極利用重大紀念日和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例如:建隊日開展的“紅領(lǐng)巾相約中國夢”活動、“紅領(lǐng)巾志愿者愛心助殘”活動、“愛—伴我們成長”獻愛心活動、“生命教育”主題活動、“我參與 我管理 我能行”實驗小學新一屆大隊干部競選活動、“魅力之星”主持人風采大賽活動、“敬老獻愛心,共度重陽節(jié)”主題活動、“紅領(lǐng)巾學小雷鋒”活動、“講紅色故事 做紅色接班人”活動、“孔子文化周”活動、“圖書超市”活動、“尋找身邊的幸?!被顒?、“城鄉(xiāng)手拉手,獻愛心”活動、“冬日里尋找城市(校園)中最美的人”、“紅領(lǐng)巾感恩在行動”,等等。
其中,在劉湘秀號召下開展的“溫暖衣加衣”活動中,那充滿溫情的場景一直印在隊員們的腦海中。一件棉衣、一雙鞋、一雙手套、一頂帽子甚至是一雙襪子……就足夠讓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度過一個暖暖的冬天。2012年里,劉湘秀通過紅領(lǐng)巾校園廣播,號召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到“溫暖衣加衣”活動中來,為沖河鎮(zhèn)鹿青山小學和向陽鎮(zhèn)保山小學共捐獻4000余件衣物及學習用品,幫助這些偏遠貧困地區(qū)的孩子過一個溫暖新年?;顒赢斕欤瑒⑾嫘銕ьI(lǐng)兩名大隊干部和五常義工組織一同前往坐落在偏遠山區(qū)的鹿青山小學,見到了家庭非常貧困、父母殘疾的趙雙萍和趙雙霞姐妹。通過“溫暖衣加衣”活動,學校的兩名少先隊員與她們結(jié)成了城鄉(xiāng)扶貧手拉手小伙伴。短短的時間里,孩子們通過交流,互相了解各自學習、生活中的快樂與煩惱。臨走時,她們已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二、創(chuàng)新實踐,培育英才,讓雛(chú)鷹展翅翱(áo)翔
開展有意義有意思的隊活動,需要輔導員老師采用貼近少年兒童生活實際,符合當?shù)靥攸c,有實效的方法進行。2013年11月,突來的幾場大雪給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學生重返校園后,劉湘秀帶領(lǐng)隊員們冒著嚴寒來到五常市亞臣路、步行街、文化路。他們與五常交通文藝廣播聯(lián)合開展了“冬日里尋找城市中最美的人”系列活動,活動中,少先隊員們?yōu)榄h(huán)衛(wèi)工人、交警送去熱水、手套、口罩、面包、水果、鮮奶等,用實際行動感謝環(huán)衛(wèi)工人、交警叔叔為城市整潔、交通暢通所做出的貢獻。與此同時,學校部分學生來到五常交通文藝廣播直播間,與室外進行活動的同學、出租車司機和聽眾朋友們進行現(xiàn)場連線互動,歌曲、詩朗誦、一句句溫馨的祝福以及同學們參加活動的點滴感受,通過電波傳遍了整個城市。
在當前的形勢下,通過少先隊活動塑造隊員們美好的心靈,培養(yǎng)隊員們的愛心意識,是她努力的方向。同時,她知道加強少先隊組織光榮感、歸屬感教育,增強少先隊員的組織意識,是作為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們的基本任務。
三、播撒愛心,傾注真情,以人格魅力感召和帶動少先隊員
打造學校的少先隊品牌就必須有特色。實驗小學的“紅領(lǐng)巾校園廣播電臺”和“七彩陽光電視臺”已經(jīng)成為五常市率先打造出的少先隊特色陣地。為此,劉湘秀付出了辛勤努力。每天只要優(yōu)美的鈴聲在12點50響起,“紅領(lǐng)巾校園廣播”風雨無阻地與同學們見面,她知道要想讓紅領(lǐng)巾校園廣播、七彩陽光電視臺成為同學們的親密伙伴,欄目的設(shè)置、播音的內(nèi)容、音樂的選擇都要貼近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同時,播音員、主持人、小記者的培訓又是一項重點工作。利用午休時間進行播音員、主持人培訓,是她繁忙工作中雷打不動的常規(guī)安排。下班回家后還要上網(wǎng)瀏覽孩子們在學校網(wǎng)站上的留言和孩子們關(guān)注的話題、國內(nèi)外時事,為第二天的播音內(nèi)容搜集素材,保證每天的播音內(nèi)容都有新意、有內(nèi)涵、有教育意義,為引導學生擁有美好心靈起到積極作用。實驗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表示“紅領(lǐng)巾校園廣播”“七彩陽光電視臺”已經(jīng)成為大家校園生活的一部分,每天都期待著能給老師和同學們帶來驚喜。例如:劉湘秀精心設(shè)置的“爸爸媽媽對你說”小欄目,搭建起了家長與學生心與心溝通橋梁,一次次激勵與感動的話語通過電波傳遞。
二(1)班呂京帝同學的爸爸是第一個參與到這個欄目中的家長,當他通過紅領(lǐng)巾校園廣播說出自己兒子的名字,為坐在教室里正發(fā)著高燒還能堅持來上學的呂京帝送上鼓勵和疼愛的話語時,一個父親的聲音顯得是那樣的慈愛與偉大,那一刻……全校老師和同學們都被感動了。播音結(jié)束時,有的老師說自己都被感動的眼里泛起了淚花,還有的學生互相議論著,如果自己的爸爸媽媽能來參與紅領(lǐng)巾校園廣播該多好,家長們也都一傳十,十傳百,紛紛參與到欄目中來。也就是從那一刻起,老師同學們更期待著紅領(lǐng)巾校園廣播、七彩陽光電視臺能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與快樂!
每當少先隊鼓號奏響,校園里就更富有了生機與活力。清晨6點30分,是劉湘秀和鼓號隊成員開始訓練的時間,大鼓、小鼓、镲(chǎ)、號,樣樣樂器要求節(jié)奏精準無誤,配合默契(qì),同時隊伍整齊。劉湘秀的高標準、嚴要求,打造了一支閃亮的鼓號隊伍,并參加了2013年五常市中小學生運動會檢閱,得到了與會領(lǐng)導和大家的一致好評。
實踐中,她和許多輔導員一樣,常為在工作中“摸著石頭過河”而感到疲倦,但更為肩負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這一稱號而感到自豪和責任的重大,她深深體會到:愛是少先隊輔導員的天職,是成功的源泉。只要熱愛這份事業(yè),熱愛每個少先隊員,智慧的火花就會永遠閃現(xiàn),自己也會獲得取之不盡的前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