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玉飛
提起老孟,整個村里的人沒有不認(rèn)識的,老孟其實(shí)也不姓孟,只是名字中間有個孟字,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叫響的,后來大家都這么叫了,久而久之,很多人到把他的真姓給忘了。
老孟是個很老實(shí)厚道的人,小時候家里很窮,也沒有上過學(xué),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甚至連錢都不認(rèn)識,一元的和十元的也分不清楚,一輩子只會做點(diǎn)死事,所以,吃的苦很多,歲月的滄桑早已布滿了他的臉上,60多歲的時候,腰就哈了。
早先村里都是茅草屋,每年進(jìn)入臘月門到正月底的這段時間,為防止火災(zāi)的發(fā)生,就開始安排人巡更了。村里共有6個生產(chǎn)隊,一、二、三隊巡村子的東半部,四、五、六隊巡村里的西半部,以三、四隊交界的橋?yàn)榉纸琰c(diǎn)。每晚各派三戶人家共同巡更,三個生產(chǎn)隊輪流轉(zhuǎn),晚上7點(diǎn)左右頭更開始,每隔個把小時巡一次,因?yàn)榇迩f比較集中,所以巡更一次的時間也不長的,一直到凌晨。一個臘月和正月,每戶能巡上二三次。
因?yàn)橛械娜思覜]有男丁在家,挨到她們家巡更的時候就有點(diǎn)不方便了,后來,村里決定由老孟一個人巡更,這樣村里補(bǔ)貼一點(diǎn)工分給他,也算是對他一點(diǎn)的照顧,也就不要每家每戶都參與巡更了。
自老孟巡更開始,進(jìn)入臘月門,每天晚上7點(diǎn)左右,巡更的鑼聲便會按時的響起,直到五更才收鑼,從不偷懶。哐、哐、哐“平安無事了”、哐、哐、哐“小心火燭”、哐、哐、哐“當(dāng)心小偷”的聲音,時起彼伏,回蕩在村莊寧靜的夜空,繞著整個村子的前后二條路轉(zhuǎn)一圈,用老孟的步子來丈量,差不多一個小時,休息一個小時再繼續(xù)。
剛開始的時候,村子里還沒有路燈,老孟晚上巡更的時候,一手提著鑼,一手還要提著馬燈,村里泥濘的土路,晚上靜凍以后更是高凹不平的,老孟穿著毛窩子,高一腳、低一腳蹣跚的行走著。后來村子里有了路燈,就不再用馬燈了,寒冷的冬夜,昏暗的燈光下,長長的身影映照在巡更的路上,老孟成了村民們冬夜里的守護(hù)神,村民們每每聽巡更的鑼聲,心里便會感到安全、踏實(shí)。
老孟這一巡,就是近二十年,鑼聲由清脆到沙啞,也輪番了幾回,后來村里也由工分改為了工資,雖然不多,老孟也不多說什么,總是勤勤懇懇的做好他的本職工作。
直到有一天,老孟生病倒下了,已經(jīng)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不能再去巡更了,自老孟去世后,因村民的房屋早已都是磚瓦房了,村里就再也沒有安排人巡更,那鑼聲就再也沒有響起。
然而,每到進(jìn)入臘月門的時候,村民們不免總會想那熟悉的鑼聲,還有那“平安無事”的聲音,畢竟那個聲音,伴隨他們渡過了很多個寒冷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