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
人一生中會遇到許多類型的朋友,比如指路型、默契型、互助型、傾聽型等。不同人在不同時期的朋友選擇上也是不同的。對于初出茅廬、沒什么社會閱歷的年輕人,指路型的朋友適合他;對于想合伙做一番事業(yè)的,默契型的朋友肯定是他的首選;對于想找個人分擔痛苦失意或者有強烈表達欲望的人,他們需要傾聽型的朋友;對于價值觀已成熟、事業(yè)穩(wěn)定的人,則會選擇互助型的朋友。這跟年齡和經(jīng)歷有關系。
現(xiàn)在更傾向于交互助型的朋友,在互助當中,彼此切磋找到方向,我覺得自己身邊這樣的朋友也是最多的。工作與生活中,我與不同年齡層次的人打交道都很多,其中互助型朋友更多些。我們一塊討論,一塊做事,共同尋找一些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存在誰給誰指路,也不需要心心相印。
比如我要一起去吃飯的朋友,他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上次遇到困難最近才解決好,他想找我一起吃飯緩解緩解,或者最近又有什么好的新的想法想互相探討一下。這是我比較多的一類朋友。這類朋友不局限在同一個行業(yè),在事業(yè)跟視野上對我都有幫助。
這些朋友都是我自己找的。比如王石,認識十多年了,認識他時他的公司已經(jīng)快上市了,當時他遇到了一些問題,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包括討論理想型企業(yè)為什么堅持不住(因為要經(jīng)受利益的挑戰(zhàn))。這些年來我們聯(lián)系非常密切,逐漸成了朋友。但我不跟他做生意,而是變成了精神上的指引,帶有指路性。當然也有互助,比如我做紐約中國中心時遇到困難,起初他不建議我做,但當我遇到困難時,他卻跟我說必須要做,這已變成精神上的一種支持。此外,對于請?zhí)┻_來萬通做戰(zhàn)略投資人這件事,當我想不明白時就問王石,他說必須的,這是很好的一個選擇,結(jié)果我們的確做下來了,并且這幾年合作得非常好。
找來的朋友還包括柳傳志。公司剛成立時,我主動找過他,慢慢請教、學習,逐漸成了朋友。當然,最近還有馬云這樣的朋友。我們這個圈子的規(guī)則:第一要真誠、要坦率、要赤裸裸。你不能裝,在這個小范圍內(nèi)你再裝,那就更不是玩意兒!人多你說沒辦法,不裝一下會影響別人的情緒,如果就三五個人還裝,那純粹是侮辱別人智商。第二是不要有功利目的,無所求是最高境界。第三就是要謙虛。水為什么越積越多,因為地勢低,低的東西才能吸納更多,在朋友圈子里也一樣,要謙虛。如果你不夠謙虛,總是希望教導別人,再加上裝,那基本上很快就會被人踢出去。
一個人真誠、謙虛還是裝,其實第一次見面時就能看出來。我們當初沒名氣,去求見柳傳志時,6個人一起去的,他非常認真地跟我們探討,后來干脆讓我們別去,他親自帶著團隊上我們保利大廈來討論,這讓我們很感動。最后,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
當然也有一些人很有意思,其中一個弄個大辦公桌,我們坐在沙發(fā)上,隔著20多米遠,教育我,明擺著不尊重我,哪有隔著20多米談事的?這人后來坐牢了,現(xiàn)在早已退出江湖。另外還有一個,他讓我們在小房間里等,等了40多分鐘,結(jié)果只說了幾句話,就把我們給打發(fā)了,這個公司后來也破產(chǎn)了。這些人都沒法成為朋友。坦誠、守規(guī)矩、尊重別人、謙虛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點,包括柳傳志,包括王石。有些人偶然成功,但他不夠尊重人,不夠坦誠,不夠謙虛,這樣往往是會導致失敗的,所以我們推崇“謙遜就是遺訓”,一定要注意謙虛!
另外,跟朋友相處還有一個小的技巧:盡量背后說好話,千萬別背后說壞話,背后多說好話,當面說壞話,這才是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