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價值審視與建構*

        2015-08-07 12:28:03殷常鴻郭少輝黃純國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5年9期
        關鍵詞:價值觀價值信息技術

        殷常鴻 郭少輝 黃純國

        (1.江蘇理工學院 計算機工程學院,江蘇常州 213001;2.許昌學院 政法學院,河南許昌 461000)

        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價值審視與建構*

        殷常鴻1郭少輝2黃純國1

        (1.江蘇理工學院 計算機工程學院,江蘇常州 213001;2.許昌學院 政法學院,河南許昌 461000)

        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信息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包括教育在內(nèi)的各個領域。而決定信息技術教育應用和發(fā)展的關鍵就是信息技術價值觀的確立,它影響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關系。正確的信息技術價值觀不但能促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且還是豐富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能有效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如果信息技術價值觀失衡,將嚴重阻礙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的提高,甚至會產(chǎn)生嚴重的信息技術泛化和異化現(xiàn)象。

        信息技術;價值觀;泛化;認知負荷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經(jīng)濟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技術作為一項足以改變?nèi)藗兩罘绞?、學習方式以及娛樂方式的技術,正逐漸融入社會領域的方方面面。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與升級,使普通人使用信息技術已不再是奢望。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不平衡,很多地區(qū)經(jīng)濟落后,不同學校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在教育中快速普及信息技術并通過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的現(xiàn)代化,便成為了國家的首要任務。為此,我國政府制訂了諸如《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等明確的戰(zhàn)略目標,還投入大量的資金開展了“校校通”工程、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wǎng)絡建設工程、農(nóng)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等諸多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1]。與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投資不足造成教學資源匱乏、過度建設造成資源浪費、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泛化以及青少年癡迷網(wǎng)絡游戲等不良現(xiàn)象。這就使得有關如何使用信息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在教育中利弊的討論持續(xù)不斷,究其原因,就在于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和發(fā)展缺乏理性的思考?;诖?,本文擬從哲學的視角對教育領域中的信息技術價值觀展開論述。

        一 相關概念的界定

        為了更加準確地認識信息技術價值觀,需要從根本上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及其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涵,明確什么是信息技術價值觀。

        1 信息技術

        通過互動百科(www.baike.com)以“信息技術概念詳解”為關鍵詞進行查閱,可得到有關信息技術的定義有40多種,且大多出自于學術大家或者知名學術期刊。綜合來看,信息技術的定義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信息技術是指充分利用和擴展人類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種方法、工具與技能的總和;狹義的信息技術是指一種基于現(xiàn)代電子通訊技術諸如電視、廣播、計算機等并依托網(wǎng)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而快速發(fā)展的新興技術,其核心就是對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傳輸、存儲、應用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的集合。本文所討論的信息技術屬于狹義范圍內(nèi)的信息技術,鑒于其本質(zhì)上仍然是一種技術,因此本文所討論的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內(nèi)涵和外延仍然從屬于技術價值觀。

        2 價值觀及技術價值觀

        “價值”一詞源于經(jīng)濟學領域,后來被德國哲學家尼采等人作為一般的哲學范疇引入哲學領域,并被歐美一些哲學家廣泛使用,逐步形成了廣義的價值論?!皟r值論”最早由法國哲學家拉皮埃于1902年提出,1903年德國的哲學家哈特曼在其《價值學大綱》一書中明確界定了“價值學”[2]。此后,價值哲學逐漸被歐美各國的哲學流派所接受并逐漸形成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20世紀30年代起,現(xiàn)代意義上的價值觀研究被廣泛引入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學以及心理學等領域,引起了眾多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從文獻上看,有關價值觀的定義種類繁多,不同領域研究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如哲學意義上的價值觀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認為價值觀是人們對周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以及自己行為結果的意義、作用、效果、重要性的總體評價和看法,其實質(zhì)就是一套評價標準和以評價標準為核心所構成的基本價值理念、信念系統(tǒng);教育學領域中的價值觀著重研究影響價值觀形成和改變的個體社會化過程及教育干預,目的是確立行為取向標準和價值評判標準;心理學領域中的價值觀則關注價值觀的心理結構、過程、功能及測量[3]。本文針對的是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問題,所以更加關注哲學視角下心理學和教育學領域中有關價值觀的研究。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技術在改變?nèi)藗兊纳嬉约吧罘绞缴掀鹆岁P鍵的作用??梢哉f,當今的社會是技術決定的社會;技術不但是現(xiàn)代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保證,也是造成眾多社會危機、人類災難的直接根源。如核能雖然能夠緩解人類能源的緊缺,并且若利用得當則生態(tài)環(huán)保,但如果使用、管理不當,則會導致諸如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一類的浩劫,以及前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一類的災難。因此,如何正確地認識并使用技術,也即應該形成什么樣的技術價值觀,已成為很多科學家研究的重點。為此,遠德玉和陳昌曙[4]曾在《論技術》一書中明確指出:“對于技術的社會應用做出好與壞的評價或價值判斷,就是技術的價值觀。”所以說,技術價值觀就是人們在技術應用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和理論研究中所形成的關于技術價值的相對穩(wěn)定、成熟和統(tǒng)一的認識,它往往是技術使用主體對技術進行評價和選擇的觀念依據(jù)。由于探索技術應用具有不確定性,因此要利用正確的技術價值觀來規(guī)約這種不確定性,這是維持正常乃至良性的技術在社會中運轉(zhuǎn)的關鍵之所在。

        3 信息技術價值觀

        有關信息技術價值觀的研究成果較少,截至2015年2月,通過中國知網(wǎng)(www.cnki.net)以“信息技術與價值觀”為關鍵詞進行精確搜索,共得33篇論文,其中碩士論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5篇,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價值觀的論文僅有6篇。在這些文獻中,張景生、徐恩芹等對信息技術價值觀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定義,但本文認為其定義有一定的狹隘性,主要表現(xiàn)為: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fā)(定義中多次強調(diào)是主體即信息技術使用的主體)來定義和表述信息技術價值觀,并且認為信息技術價值觀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和行為取向[5]。本文認為這種說法似乎有些不妥,因為任何價值觀都包含價值的類型與層次、價值的意義與標準這兩個根本性的問題;信息技術價值觀從屬于技術價值觀,它不僅包括信息技術的使用主體對信息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實踐應用所形成的基本看法,還應該包括對信息技術本身以及信息技術實踐對社會應用所做出好與壞的評價并提供一種價值判斷的標準,只有如此其定義才會更加具體、更加完善。

        本文之所以對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內(nèi)涵和實質(zhì)進行辨析,目的在于明確推動信息技術的使用和發(fā)展是為了保證并促進社會的良性發(fā)展,使信息技術服務于人、適用于人,進而提高人的適應能力,而非奴化、降低并限制人自身發(fā)展的潛力和能力。

        二 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價值觀的構成

        關于價值觀構成的研究有很多,但由于應用領域的不同,相關的論述也有所區(qū)別。如1926年佩里(Perry)提出:全面、系統(tǒng)地衡量和評判一個人的價值觀應該從認知、道德、經(jīng)濟、政治、審美和宗教六個方面入手。1928年斯普蘭格(Spranger)對佩里的分類進行了調(diào)整,將認知和道德修改為社會和理論,即認為價值觀包括經(jīng)濟價值觀、理論價值觀、審美價值觀、社會價值觀、政治價值觀和宗教價值觀六個方面[6]。

        之后,在《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價值觀調(diào)查研究》、《美國教師信息技術價值觀調(diào)查研究》等論文中,研究者從經(jīng)濟價值、管理價值、娛樂價值、發(fā)展價值、教學價值這五個方面對信息技術價值觀展開了研究[7]。本文認為此分類一方面混淆了概念的從屬性,因為研究中都是籠統(tǒng)地說信息技術價值觀,殊不知信息技術價值觀并不等同于教育領域中的信息技術價值觀;另一方面此分類缺乏概括性和系統(tǒng)性,因為分類中的5個方面都屬于同一個層次(即價值觀的認知層次)的不同方面。本文認為,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價值觀是由使用信息技術的主體即教育者(教師)、受教育者(學生)和管理者所產(chǎn)生的價值觀,可分為個人信息技術價值觀和群體信息技術價值觀兩種。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價值觀歸屬于四個層次的四個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價值觀的構成

        表1中的四個層次是遞進的關系,即信息技術使用的主體在明確信息技術的價值后,根據(jù)自身以及相關的評價標準,對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產(chǎn)生使用情緒,進而確立信息技術是否應用于教育領域中,并明確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為實現(xiàn)該目標而采用的手段、途徑和方式,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技術價值觀體系。

        1 認知層次

        認知層次在信息技術價值觀的確立中起關鍵性的作用,它決定了主體對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應用價值的認可程度和層次。這里所說的價值,至少包含了經(jīng)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教學價值四個方面。

        (1)經(jīng)濟價值,包括直接經(jīng)濟價值和衍生經(jīng)濟價值。信息技術在教育中使用的直接經(jīng)濟價值不僅節(jié)約了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建設、使用、管理、維護以及淘汰等教育投入的經(jīng)濟成本和社會成本,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流通效率、更新效率。衍生經(jīng)濟價值則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提高了使用者和受用者的能力、素養(yǎng),豐富了知識的種類和內(nèi)容,加速了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的傳播速度。

        (2)社會價值,是指信息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用者通過自身使用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實踐活動,以滿足社會或他人在學習文化知識和進行生產(chǎn)實踐活動時的需要,并為之所作的貢獻和承擔的責任。例如,在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加速受用主體形成穩(wěn)固、內(nèi)化的專業(yè)價值觀;提高弱勢受眾群體的專業(yè)技能和學習技能,可以發(fā)展他們的潛能、恢復和增強他們的社會功能,并提高社會幸福感。

        (3)文化價值。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實質(zhì)上是一種課程文化。雖然其表面上是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過程,是課程研制和開發(fā)向數(shù)字化、多媒體化演進的過程,是課程管理和教學環(huán)境向網(wǎng)絡化和虛擬化發(fā)展的過程;但實質(zhì)上是社會信息文化對當代課程改革、建設和發(fā)展的影響和滲透過程,是信息文化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課程文化的解構和新課程文化重構的過程。

        (4)教育價值,是指教育活動的“效率”和“效益”。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者傳播知識的效率,改善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效能,增強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提升整個教育過程中知識流轉(zhuǎn)的效率。

        2 情緒層次

        情緒層次的關鍵是選擇評價標準或評價尺度。信息技術的使用者要利用相關的衡量標準或尺度,對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后,才能對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產(chǎn)生穩(wěn)定的心理定向或行為取向,形成所謂的個人喜惡。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衡量標準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符合并適應人的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提升教育效益、符合人類文化和社會的價值觀。很多教師在課堂中過度使用信息技術,只是為了單純地提高教學效率,反而使受教育者喪失了他們與生俱來的某些技能和能力。如現(xiàn)在很多學校開始使用PAD等信息技術終端進行教學,計算完全依賴計算器,查找知識完全依賴網(wǎng)絡搜索,其后果就是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基本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以及邏輯思考能力都大大減弱了,進而形成了工具、技術依賴癥,這就極大地違背了教育要提升人的學習能力和繼承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最初本質(zhì)。因此,信息技術的使用者必須選擇正確的衡量標準,才能規(guī)約信息技術技術的不確定性,并避免產(chǎn)生功利主義的信息技術價值觀。

        3 意志層次

        意志層次是指信息技術使用者能自主地確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動以實現(xiàn)預定目的心理過程,即根據(jù)正確、科學的衡量標準樹立合理的追求目標,以保證信息技術在教育中得到合理、科學的運用。教育過程是一個生態(tài)的過程,在使用信息技術的時候必須保證整個教育過程的生態(tài)化和綠色化,不能為了實現(xiàn)既定的目標而去破壞其它的教育目標。如現(xiàn)在中小學已經(jīng)普遍使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故在使用計算機等教育裝備進行教學時,必須避免電磁輻射和光學污染對師生造成身心傷害,以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所以說,目標的制定是一個綜合化、科學化的系統(tǒng)過程,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和堅毅的意志力作為保障。

        4 行為層次

        行為層次即行為的制定和執(zhí)行。有了正確的目標和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以及意志執(zhí)行力,教師就可以制定相應的教學手段、活動方式,學生就可以選擇正確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管理者就能制定具體的實施策略和管理方式。

        公路養(yǎng)護管理部門還要增強養(yǎng)護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改變原有的公路養(yǎng)護理念,讓養(yǎng)護人員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工作性質(zhì),充分認識到做好公路大中修養(yǎng)護工作對公路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從公路養(yǎng)護管理人員自身角度來分析,要樹立長遠工作目標,正確看待公路大中修工程養(yǎng)護工作,并定期總結工作經(jīng)驗,對于結構不同的公路,應當采取不同的公路養(yǎng)護方法,并加強檢修力度,提升公路預防性養(yǎng)護水平,保證公路能夠可靠運行。

        三 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在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尤其是個體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培養(yǎng)非常關鍵,這里面既涉及教師也涉及學生和教育管理者,培養(yǎng)的過程和途徑較為復雜,需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明確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基本特性

        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價值觀秉承了價值觀的主體性、超知識性和多元性。

        (1)主體性。價值問題,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一個關于主體的問題。如果沒有價值主體,那么一切外在事物的價值都無從談起。因此,確定學生、教師以及教育管理者的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方式和途徑時,就需要考慮教育領域三類主體的實際情況。

        (2)超知識性,是指價值觀的存在和作用超越了知識本身,它既不像具體學科知識那樣有統(tǒng)一的解答和規(guī)定,也不像真理那樣獨一無二;它需要根據(jù)價值主體自身的特質(zhì)、需求及其意識來確定。

        (3)多元性,是指信息技術價值觀的主體存在是多元的,每一主體的價值觀各不相同,不同主體之間的價值標準和價值觀念也相差很大。對于具體的主體而言,必須正視價值觀存在的多元性,并經(jīng)過認真選擇和論證后,堅持自己價值觀的一元性。

        2 正確處理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兩個基本問題

        這里所說的兩個基本問題,是指要處理好個體與群體、物質(zhì)與精神的關系問題。

        (2)物質(zhì)與精神的關系。唯物主義認為,物質(zhì)第一、精神第二?;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變化決定了信息技術教育價值觀的發(fā)展和變化;而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形成也推動了社交網(wǎng)絡、云計算、電子書等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進程。

        3 明確信息技術價值觀的時代性和動態(tài)性

        價值觀在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基礎上產(chǎn)生,并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教育的目的和方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價值觀也因此具有了明確的時代性和動態(tài)性。如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時就曾以電化教育、教育技術、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育信息技術等名稱出現(xiàn),這些名稱的變化反映了教育信息技術價值觀的變化。

        4 明確在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弊端

        樹立和培養(yǎng)科學的信息技術價值觀,還需要對信息技術本身進行深刻的思考。特別是在經(jīng)濟利益至上的功利主義價值觀橫行的時代,教育的受眾和施眾在實施教育過程中都要明確:利用信息技術的進步實現(xiàn)對人類本身的超越不符合事物進化的規(guī)律,通過信息技術實現(xiàn)人性的人工進化以取代自然的進化更是不可取[8]。因為這本身就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消解了人的主體性,其結果是造成人文價值、生態(tài)價值的迷失。也就是說,功利主義的技術價值觀和激進主義的價值觀,會引起技術價值的失衡。當下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失衡在教育領域中已有所表現(xiàn),較為典型的就是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泛化和異化。

        (1)泛化主要表現(xiàn)為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以及知識存儲方式的改變。

        ①教學方式的改變。從小學到大學,課堂中粉筆的消耗量越來越少,相對地是計算機被使用得越來越多,在一些大學甚至有時還會出現(xiàn)停電就全校停課的現(xiàn)象。盡管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使得單位時間內(nèi)教授的知識量增大了,教學效率看似提高了,但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接受信息的容量卻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這勢必會增加學生的認知負荷,形成記憶盲區(qū),難以消化教師講解的知識內(nèi)容[9]。具體表現(xiàn)為:課上教師講解時學生都明白,師生互動的效果也很不錯;但一到課下,學生就是回憶不全課上講解的原理、知識,甚至對某些知識一點印象也沒有。

        ②學習方式的改變。其具體的表現(xiàn),就是“復制”、“粘貼”以及搜索的泛濫使用。很多知識都是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索而來,沒有經(jīng)過學生自己的甄別和思考,這樣就使得學習的過程缺少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和知識的內(nèi)化。學生對很多知識都不去記憶和認知,而是直接通過搜索引擎“現(xiàn)需現(xiàn)找”,這就使得學生大腦中所存儲的只是知識的尋找方式而非知識本身。教學過程中一旦缺少了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學生也就會喪失掉培養(yǎng)和提升創(chuàng)造力的機會。

        ③知識存儲方式的改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知識的容量、呈現(xiàn)方式和類型日益多樣化,特別是海量存儲以及“云”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知識的獲取和尋找日趨艱難,很多時候?qū)ふ?、獲取知識的時間大大超過了學習知識本身所需要的時間,這就極大地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2)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異化,主要表現(xiàn)在施教者的異化、受眾的異化以及教育活動的異化三個層次[10]。

        ①施教者——教師的異化。由于信息技術的高度發(fā)達,教育中“教師—學生”的互動正逐漸轉(zhuǎn)為“教師—信息技術—學生”的互動,即教師正逐步被信息技術所代替。如此看來,信息技術不但沒有讓教師獲得更大的自由,反而在物質(zhì)、精神兩個層面對教師進行了壓制、強迫甚至奴役,使教師陷入被動局面,教師的主體性也隨之逐漸喪失。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使用信息技術,以及為了更好地尋找資源、設計資源,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搜尋并學習那些與課程知識內(nèi)容無關的信息技術和信息技術使用,這就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技術負擔和技術恐懼。

        ②受眾——學生的異化。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就要求學生主動學習時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服從于技術的合理性,這就使得技術本身不再是實現(xiàn)學習目的的手段,反而變成了學生學習的目的,因而極大地限制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再加上學習的知識和知識呈現(xiàn)的渠道過多,使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進行甄別,因此學生很容易產(chǎn)生選擇焦慮和選擇恐懼。

        ③教育活動的異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很多原本可以實際操作的實驗蛻變成了虛擬化、仿真化的實驗,很多授課也由師生面對面的交流、研討演變成了網(wǎng)絡化、遠程化的形式。其直接后果就是,學生逐漸喪失了實驗動手能力和實驗精神,師生之間的人際交往逐漸趨于冷漠。眾所周知,很多實驗尤其是一些物理、生化等實驗的結果和過程是無法預知且不可控的,即便是很成熟的實驗,在不同的實驗環(huán)境和不同的時間也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很多著名的物理和化學實驗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而仿真實驗與此不同,其實驗條件和結果早已人為設定好。因此,過多地使用虛擬仿真教學資源,盡管節(jié)約了實驗教學的經(jīng)濟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數(shù)和教學效率,卻壓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實驗精神。此外,隨著網(wǎng)絡化交流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很多人正逐漸喪失人與人之間真實情感交流和表達的能力,并造就了眾多的“宅男”、“宅女”以及“低頭族”,如今這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嚴重的社會現(xiàn)象。

        四 總結

        信息技術價值觀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目的和結果。信息技術作用的最終結果是改變知識的傳輸和接收效果,還是改變知識的內(nèi)容、結構,亦或是改變受教育者本身?還是三者都有可能?這些問題應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本文認為,無論是何種價值觀,都應該堅持信息技術只是教育目的實現(xiàn)的一種工具或手段,應該反對以信息技術的標準來衡量一切事物和教育行為標準的看法。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使用和發(fā)展,必須受控于已有的社會文化、法律和道德標準,必須遵循社會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8):3-12.

        [2]李慶善.價值觀研究的內(nèi)容、角度和統(tǒng)計指標[J].青年研究,1986,(6):7-9.

        [3]唐文清,張進輔.中外價值觀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8,31(3):765-767.

        [4]遠德玉,陳昌曙.論技術[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43.

        [5]李娟,張景生,郭峰,等.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價值觀調(diào)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3):105-109.

        [6]杜鵑.中外價值觀研究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濟寧學院學報,2009,30(6):95-98.

        [7]張景生,李娟.教師信息技術價值觀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108-109.

        [8]佘正榮.后人類主義技術價值觀探究[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8,30(1):95-100.

        [9]殷常鴻.多媒體教學應用泛化探析[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4,20(4):86-89.

        [10]翟麗華.教育信息技術異化問題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3:12-20.

        編輯:小米

        The Cogitation and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Technical Values about Education

        YING Chang-hong1GUO Shao-hui2HUANG Chun-guo1

        (1.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China 213001;2.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al Sciences,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China 461000)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ociety and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means in promoti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How to form the correct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key to carry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The correct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t only can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effect, but also can enrich education activities. When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imbalance, it will seriously impact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even produce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neralization and alien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alue; generalization; cognitive load

        G40-057

        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5)09—0012—07

        10.3969/j.issn.1009-8097.2015.09.002

        本文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價值審思與重構”(項目編號:DCA11019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殷常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信息化、教育裝備,郵箱為81308344@qq.com。

        2015年3月3日

        猜你喜歡
        價值觀價值信息技術
        我的價值觀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知名企業(yè)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學習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亚洲a∨天堂男人无码| 成在线人av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波多野结衣有码| 亚洲妇女av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 亚洲综合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日本精品极品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啊啊|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久久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 在线天堂www中文| 最新国产在线精品91尤物|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 国产亚洲2021成人乱码| 国产91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主播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网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无人区码一码二码三mba| 东北少妇不戴套对白第一次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国产乱妇无乱码大黄aa片|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外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黑丝美胸| 亚洲乱色伦图片区小说| 亚洲综合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天天看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色区二区| 亚洲激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丁香美女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