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宇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逐漸深入,能夠解決高中各學科的教學問題,極大了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然而,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學困生十分普遍。而這些學生,之所以為學困生,主要包含自身、家長、駕駛的原因。所以,為解決化學學困生問題,不能僅僅依靠學生、家長、教師單一方面入手,需綜合考慮這些因素,通過優(yōu)化解決措施,提升學困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化學;學困生
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學困生成因分析
首先,主觀原因。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學困生學習方法不合理,與其他學習成績較好學生相比,學困生固執(zhí)堅持已有學法,堅持舊學習習慣。在具體學習中,不能遵循學習規(guī)律,不注重學習過程。例如課程預習、上課聽講、獨立作業(yè)與復習。而且過度依賴教師,自主性與自覺性不強。針對化學基礎知識,不能扎實掌握。在學習過程中,碰到舊概念與舊知識,極易遺忘,使得知識序列發(fā)生斷裂,學習階梯被中斷,不能有效吸收、理解新知識。對于學習能力方面,因新教材教學十分活躍,在聽講時,這部分學生不能完全掌握知識難點、重點,且學習思維參與度不高,思維能力不能跟上,導致知識理解不透徹,不能完全理解新知識,降低了課堂效率,長期日積月累,作業(yè)無法完成,使得學習興趣明顯下降,進而產生厭學與怕學心理。
其次,教材原因。對于高中化學教材而言,由于理論性較強,難度相對較高,描述發(fā)展為理論特點十分明顯,主要為講述式向探究式發(fā)展,化學知識綜合程度、橫向聯(lián)系進一步提升,研究問題往往涉及本質,要求由形象思維拓展至抽象思維。例如離子反應、物質量等知識,理論性較強,且抽象程度較高,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點與分化點。
第三,學科原因。化學和其他學科相比,屬于理科學科,又是理科學科中的文科,需要記憶理解的知識點較多,理解東西抽象性較強。在化學學習中,需具備記憶能力與理解能力。同時,化學學科具有較強連貫性,若開始未學好,后續(xù)更加難以學好。因此,在某個知識點上,若存在弱點、盲點,后續(xù)學習更加困難。
第四,教師原因。隨著課程改革力度不斷加大,處于新課程背景下,對教師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教師對新教材把握度不準、不深,受輔導書影響較大,對于化學知識講述,要求面面俱到,不注重學習求知欲、積極性培養(yǎng),不能讓學生去主動思考,而是一味注重灌輸式教學。極大影響學生思維發(fā)展,降低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出現(xiàn)厭學情緒,使得諸多學困生出現(xiàn)。
第五,綜合原因。其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有眾多化學學困生,主要是他們初中化學基礎不牢靠,進入高中后,課程安排更為緊湊,教學進度相對較快,使得某些學生自身基礎較差,又要學習新知識,進而導致新知識沒有完全領悟,舊知識也不能完全理解。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聯(lián)系十分緊密,屬于一個完整知識體系,在初中階段,若未打好基礎,必然會影響高中階段學習;其二,對于學困生而言,興趣不高十分明顯。學困生不太熱心學習化學。在化學課題上,通常是一副無所事事的態(tài)度,無論教師如何耐心講解,他們也毫無感覺。另外,某些學生完全不喜歡化學學習,最開始對化學興趣十分濃厚,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化學智能基礎、學習方法要求較高,而學困生經常碰壁,進而喪失了學習信心,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其三,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針對學困生而言,絕大多數(shù)是為學習而學習,缺乏上進心,且學習目標不明確,對未來計劃十分迷茫,基本靠走一步算一步,缺乏人生規(guī)劃、學習計劃。另外,學困生學習意志不強,因化學學習時期漫長、艱苦,缺乏心理準備,稍微遇到挫折,即打退堂鼓,隨著課程難度逐漸加深,學習成績也隨之滑落;其四,外部因素。對于學困生來說,家庭教育十分重要。然而,許多家長工作十分繁忙,對孩子學習監(jiān)督、生活照顧不全面。部分學生因家庭氣氛不和諧,進而影響了學生心理,學生心理較為脆弱,極易自暴自棄,加上過度叛逆、信心不足,對教師管束不理解,或不服從,不僅影響學生化學學習,還會影響其他學科學習。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學困生的優(yōu)化對策
首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無論做什么事情,興趣是第一導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必須激發(fā)學生興趣。所以,在化學教學中,需重視課堂氛圍營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課堂中學習,激勵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想象,鼓勵學生提出見解、意見,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課堂講解某個知識點時,可組織學生開展化學知識點討論,讓學生提出自己見解、觀點,并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觀點,進而提升知識點記憶,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所以,對于高中化學教學,教師承擔引導者角色,運用教學技巧,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其次,優(yōu)化教學方法。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若選擇傳統(tǒng)滿堂灌講課、固定思維模式,必然會束縛學生思維,更別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所以,對于高中化學教學,需逐漸改進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化學教學時,通過豐富化學資源、視頻資源,強化學生知識理解力,使學生能夠了解真實化學環(huán)境,實現(xiàn)化學知識講述的直觀化。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課程趣味性?,F(xiàn)階段,隨著網絡技術不斷發(fā)展,計算機技術被廣泛運用于課題教學中,通過電腦圖片、音頻視頻形式,使學生抽象掌握化學語言知識,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科研精神得到培養(yǎng)。
第三,注重實驗教學?;瘜W科學作為實驗、觀察相結合的基礎性科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生而言,實驗技能較為貧乏,因好奇心、新鮮感,對化學實驗課的興趣十分濃厚。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理,在化學教學中,多開展實驗教學活動,立足實驗目標教育角度,培養(yǎng)學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避免灌輸式、空洞式說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是高中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解決學困生問題,需綜合分析學困生的產生原因,采取科學、合理的優(yōu)化措施,拓展學生學習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最終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