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雨凡
摘 要 為了解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交往效能感的關系,本研究隨機抽取某高校31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1)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交往效能感的總體狀況良好且均衡。(2)不同性別大學生情緒智力及其各個維度存在顯著差異;(3)不同性別大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4)情緒智力和人際交往效能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關鍵詞 大學生 人際交往效能感 情緒智力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7.082
Correlation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SHEN Yufa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He'nan 466001)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this study randomly selected 310 university students in a college for the study, the method of survey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Overall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effectiveness and good sense of balance. (2) differen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ts various dimensions of gend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d (3) different gender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difference in efficac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4)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terpersonal efficac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efficac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近年來有關情緒智力及其與人際交往關系的研究已成為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熱點。情緒智力正式提出后,得到了廣大心理學者的關注。其被定義為個體適應性地知覺、理解、調節(jié)和利用自己及他人情緒的能力。Goleman在其《情緒智力》一書中指出:高情緒智力者,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夠正確評估他人的情緒,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并且高情緒智力者比低情緒智力者更能有效地處理人際沖突。人際交往效能感來自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論。謝晶將自我效能感理論運用到人際交往領域,提出人際交往效能感。指個體在與他人進行交往之前對自己能夠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該交往活動的判斷。它有兩層涵義:一是人際交往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否達到某個交往目標的主觀判斷;二是人際交往效能感產生于交往發(fā)生之前,是個體對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交往活動的預期。①
綜合自我效能感與情緒智力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認為人際交往效能感和情緒智力之間存在一定關系。鑒于此,本研究欲探究以下問題:(1)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交往效能感的總體情況。(2)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人際交往效能感之間的關系。
1 研究方法
1.1 被試
以某高校大學生為對象(平均年齡為21歲),獲得被試382人,剔除無效問卷,有效被試310人。其中男生116人,占37.4%,女生194人,占62.6%。
1.2 研究工具
人際交往效能感的測量采用《大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問卷》。②該量表由謝晶等編制,共36個題項。問卷采用6點計分法,正向記分24題,反向記分12題,得分越高,效能感越強。該問卷有六個維度:親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溝通效能、自我價值感、情緒控制效能。該問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其六個因子的 系數(shù)為0.56~0.78。
情緒智力量表(EIS)共33個項目,5點記分。維度包括情緒知覺、情緒理解、情緒管理和情緒運用。該量表有良好的信度(系數(shù)為0.84)、效度。
1.3 研究程序
以某高校為抽樣總體,采取隨機抽取的方法。問卷團體施測,匿名作答。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
2 研究結果
2.1 情緒智力、人際交往效能感的總體情況
對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交往效能感總體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統(tǒng)計結果表明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交往效能感總體及其各維度得分均高于理論均值(M=3),總體水平良好。
2.2 情緒智力和人際交往效能感的性別差異
對男、女生情緒智力、人際交往效能感進行t檢驗,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表1 大學生情緒智力、人際交往效能感總體情況(=310)
表2 男、女學生情緒智力差異的t檢驗
注: *p<0.05,**p<0.01,***p<0.001(下同)
表中數(shù)據(jù)表明男、女生的情緒智力在0.01水平上存在差異,且女生的情緒智力得分高于男生。其四個分維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別差異。人際交往效能感總體上在0.05水平上存在性別差異。在其各個分維度中,性別差異有著不同的影響。在人際交往中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自我價值感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有不同程度的顯著差異。
2.3 情緒智力各維度和人際交往效能感各維度之間的相關
情緒智力各維度和人際交往效能感各維度之間相關的具體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人際交往效能感與情緒智力的相關結果
由上表可知,情緒智力總分與人際交往效能感總分在0.01的水平上呈顯著正相關。除了親和效能、情緒控制效能和情緒運用不存在相關外,情緒智力的其他各維度和人際交往效能感的各維度都存在顯著相關。
3 討論
大學生情緒智力總體狀況結果表明,大學生情緒智力總體狀況良好,這和以往研究一致。③情緒智力的各分維度和其總體狀況差別不大,說明大學生的情緒智力的各方面發(fā)展交往均衡。研究可知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自我效能感較強。隨著社會對于交往能力的重視,學校教育也對學生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給予高度的重視,這也就不難解釋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效能感水平高于理論水平的現(xiàn)象了。
對情緒智力進行性別差異檢驗,結果顯示,女生在情緒智力上顯著高于男生,這和以往的研究基本一致。而王懷勇的研究表明男生的情緒智力顯著高于女生。④女生情緒智力高于男生,也許與傳統(tǒng)文化中強調女孩要善解人意,溫柔體貼有關,這就使女孩更善于感知和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但是由于地域的不同和經濟的發(fā)展也會漸漸促使男女在情緒理解、感知上差異的消除。因此有些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智力不存在性別差異,有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男生的情緒智力高于女生。對人際交往效能感的性別差異檢驗,發(fā)現(xiàn)女生在總得分上顯著高于男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與自我價值感上男女生差異極其顯著;在利他效能上女生顯著高于男生,這一研究結果與已有研究稍有不同。⑤這可能和被試取樣的總體范圍有關,本研究是以某師范類高校為抽樣總體的,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親和力和溝通力都是一個師范生該有的素質要求,這也就使得男女生在這三個因子上差異不顯著。
研究發(fā)現(xiàn)人際交往效能感和情緒智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這說明良好的溝通效能更易于使個體知覺、理解他人情緒狀態(tài),有效管理和運用自己的情緒;親和效能與情緒運用的相關不顯著,可能說明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親和力的自信感并不會對其在情緒運用上有太大影響;人際交往效能感中的情緒控制效能與情緒運用的相關不顯著,這說明一個人即便認為自己較能控制情緒也不意味著其能較好的運用情緒。我國傳統(tǒng)文化力求和睦的思想使得大家不輕易在人前表露自己真實的情緒而是隱藏和壓抑,這也使得個體不能更好的運用情緒信息。
綜上所述,大學生情緒智力和人際交往效能感的總體狀況均良好;大學生情緒智力及其各個分維度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且女生的情緒智力及其各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大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在總體上存在性別差異,女生的交往效能感高于男生。親和效能、溝通效能和情緒控制效能上不存在性別差異;情緒智力和人際交往效能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青年項目;項目名稱:薩提亞治療模式下的團體輔導對拖延的干預研究;項目編號:2014-qn-443
注釋
① 謝晶,張厚粲.大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8(6).
② 謝晶,張厚粲.大學生人際交往效能感的理論構念與測量[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3).
③ 徐敏.大學生共情、情緒智力、人際效能感的測量及共情的干預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1.
④ 王懷勇.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感及其與情緒智力之間的關系[J].心理研究,2010(3).
⑤ 田梅.人際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觀因素上的差異研究[J].學理論,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