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遷
前幾天又到新沂沭河景觀帶,歷時兩年的雕塑創(chuàng)作《文明的卵石》終于完整地呈現(xiàn)在眼前,那閃亮的嶄新作品使我一直緊張的心情放松了下來,我要為這條以水為主體的景觀帶鑲嵌一顆鉆石的愿望變成了現(xiàn)實。
因這次城雕的機會,前年才第一次來到新沂。雖然距離我的家鄉(xiāng)不過是一百公里的距離,但以前毫無印象,知道新沂的旅游宣傳推介“一山一水一古鎮(zhèn)”,但以為和我的家鄉(xiāng)應該沒有多少不同。親眼目睹才知這里是蘇北魯南難得的好地方。這是一座地處蘇北的小城,出城區(qū)幾公里就是山東的地界,沂蒙山的余脈延續(xù)到這里,并帶來幾條河流。因此水成為這片土地的骨架,沂河、沭河、大運河蜿蜒流過,在這里逐漸開闊起來,又連接毛細血管一樣無數(shù)的支流,駱馬湖更是無邊的水世界,在江蘇,沒有第二處湖泊有比這更好的水質。水便成為新沂的主題。這使得新沂和其他的蘇北城市有很大的區(qū)別,她要潤澤得多。因為水的緣故,新沂的綠也更多更濃。新沂以水為名,水生水長。
山是新沂的另一個特色,馬陵山橫臥在平原上,不高,甚至有些矮小,但這是在周圍幾百公里范圍內比較獨特的丹霞地貌,所以山勢變化多端,意趣盎然,就像一座可以進入的盆景,供人把玩品味。
古鎮(zhèn)窯灣也是因水而成,大運河千百年里是南北的交通要道,貨運發(fā)達,窯灣從明清到民國一直是運河名鎮(zhèn),極盛期曾有數(shù)十家外國公司在此設立分支機構。今天仍可看到往昔的影子。
要為如此景致優(yōu)美的地方創(chuàng)作雕塑真是一個機遇,但帶來的壓力也更大,在一張白紙上發(fā)揮想象力容易,在為一幅畫錦上添花就難得多,做得不好就畫蛇添足,甚至毀壞了原有自然的美。
雕塑預想的位置是在環(huán)繞新沂城區(qū)的景觀帶上,新沂城區(qū)不大,非常精致,景觀沿著幾條水道而做,如果把新興的小城比作少女,景觀帶就像一條水的項鏈,使她嫵媚動人。
新沂的水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我希望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留下水的印記。如果把這條水環(huán)視作項鏈,那么我想用雕塑為她鑲嵌一顆鉆石。
這顆鉆石應該成為新沂城水環(huán)景觀帶不可分割的部分,與新沂城天衣無縫地結合在一起,于是,我的思路沿著水繼續(xù)下去。
如果直接表現(xiàn)水紋或水滴,則太直白,還是考慮和水有一些間接關聯(lián)的形式。在造型上,我不想追求過于新奇,但也不想過于平淡,希望找到一種大眾也可以接受,而又有些新意的形式。形式過于張揚過于個性,都會破壞這里的安靜和諧的詩意之美。在新沂博物館看到這里早期人類使用的石器,給了我創(chuàng)作的靈感。這些石器中有許多是使用卵石加工而成的。卵石不正是表現(xiàn)水的載體嗎!水帶來了生命,而卵石是山和水共同作用的產(chǎn)物,卵石記錄了千百萬年高山與河流互動的歷史,原始人類以卵石作為最初的打擊器,又慢慢發(fā)展出切割器,卵石上的鉆孔劃痕又對文字的發(fā)展有一定的作用。卵石有山、水、文明的意義,于是我決定以卵石作為創(chuàng)作的雛形。
如果僅僅把卵石放大,留下的藝術想象空間就太少了。我決定在打擊器的鉆孔上做些文章。實體上的空洞使空間具有了流動感,內與外有了互動。陽光可以透過空洞照射下來,在不同的季節(jié),照下的光斑的位置會有變化。在冬至這一天,光斑最遠,在夏至這一天,光斑最近。雕塑造型的投影和光斑在地面上形成了調色板的形狀,而且每天、每時都在變幻,這給欣賞者以觀看的樂趣。
我把雕塑擺放成西南到東北的角度,這樣可以最大地影響空間,觀者從正的東、南、西、北都不會只看到一個側面。另外,從空洞照過的陽光容易在中午時分與雕塑主題形成45°的夾角。
在材料上,選擇了國內少用的高規(guī)格不銹鋼,不銹鋼消減了作品的重量感,也使造型有水滴的意思。高折光率的鏡面打磨使周圍環(huán)境映射進來,產(chǎn)生夢幻般的感覺。人在不同的位置觀看有不同的反射效果,使觀者與作品產(chǎn)生不斷地互動。雕塑光潔的表面還有蝕刻的隱隱約約的文字痕跡,我選取了古彝文、甲骨文、楷書、英語、楔形文字和一些象征符號。這文字是一些描述自然、愛情的詩句,如泰戈爾的《飛鳥集》,《詩經(jīng)》中的句子。細心者還可以閱讀。
雕塑采用超過5mm的不銹鋼板鍛造,這在國內也比較少見。這樣的厚度保證了作品的力量感。當觀者走近的時候,那種觸感的堅實與輕靈的光感會形成巨大的心理沖擊,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加工過程很艱難,選用的材料硬度和厚度是工人未曾接觸過的,我對細節(jié)的要求又極其苛刻,我想要的就是像鉆石一樣精美的東西。巨大的弧面需要一錘一錘敲打出來,又要保證任何一個角度看過去都呈現(xiàn)平滑的曲線,往往一錘下去只有不明顯的痕跡,不斷重復、不斷重復,最后還是達到了我的要求。弧面越大,拋光越難,因為每一處的拋光都要與整體統(tǒng)一。文字的蝕刻也是艱巨的任務,在曲面上作業(yè)很難,要保證每條文字在一條直線上,還要保證蝕刻文字邊緣的干凈利落。好在各種難題一一被解決了。
雕塑安裝在城市水環(huán)景觀帶的東線的中部,可以迎接初升的太陽。我把雕塑放在地面齊平的位置,像是鑲嵌在地面上一樣,這樣觀者可以體會到親和感。
從遠觀看,在綠色植物帶上,雕塑熠熠生輝;走近看,反射景物與人產(chǎn)生有趣的變形,人動則景物動,天空與雕塑融到了一起,難以辨析,云朵像在熒屏中運動一樣。陽光直射處如金子一般,射出跳躍的光線。
如我的預期,鉆石已鑲嵌在水的項鏈上了。希望我的努力,為優(yōu)美靜寂的新沂小城增色,為她的文化增加一些內容,成為后來者的傳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