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茵
京胡陣陣,板鼓聲聲,和著婉轉(zhuǎn)悠揚(yáng)的唱腔……京劇,如甘冽的清泉,沉靜下來,從戲中,你能聽出天道,聽出人生……
“一個漂亮的水袖,一句婉轉(zhuǎn)的唱詞,一個波俏的
眼神,穿越千年,從夢中走來?!?/p>
——題記
有許多人喜歡李玉剛唱的《新貴妃醉酒》,我卻獨(dú)愛原滋原味的戲曲。戲曲如新茶沖泡好的香茗,清新脫俗,悠揚(yáng)動聽,聽起來是一種享受。
我小時候和姥爺在家里閑得無事時喜歡看電視。姥爺喜歡看咿咿呀呀的戲曲,而我喜歡看動畫片。幼小的我哪里是姥爺?shù)膶κ?,硬搶不過,我眉頭一皺,使出我的殺手锏——一哭二鬧。姥姥一聽到我的哭聲,就會匆匆趕來,這時姥爺就會乖乖“繳械”。但若是姥姥不在家,我就沒了希望,只得硬著頭皮去聽,卻不料,這一聽,我竟慢慢聽出了些韻味來。
看,那演員的水袖甩得是那樣的雅致,一顰一笑,舉手投足之間,古典的韻味立即展現(xiàn)了出來;聽,那婉轉(zhuǎn)悠揚(yáng)的唱腔,或高亢、或悠長,韻味十足且飽含感情。尤其令我驚嘆的是表演者的眼神,或堅定如石,或柔韌如絲,或炯炯有神,或顧盼生輝……人類間所有的情感早已溶入那兩汪清澈如水的眼眸中。
后來,跟著姥爺,我觀賞了《牡丹亭》、《漢宮秋》、《西廂記》、《貴妃醉酒》等一些名曲。唱念做打的京劇不僅帶給我極大的享受,更讓我的心沉靜。戲曲的本身不在于表演者的動作有多花哨,扮得多漂亮,而是在于戲曲所要表達(dá)出的精神和靈魂,而觀賞者接受到它,并受到它的感染。我想,這也正是我喜歡去聽?wèi)虻脑虬伞!跺幟腊浮繁磉_(dá)的是對正義的向往;《借東風(fēng)》則表現(xiàn)人生的智慧,從容自若的氣度……姥爺看到我陶醉的樣子,慢悠悠地對我說:“其實,做人和看戲是相同的,你懂得看戲,也就懂得如何做人了!”
我忽然頓悟了:“人生如戲”也是這個道理吧!
我不是一個資深的老戲骨,我甚至連戲曲的種類都不會分辨。但我卻獨(dú)愛它的清正、優(yōu)雅。就像一壇老酒,加入了時間這一味料,就散發(fā)出了獨(dú)特醇香的氣息。
享受戲曲的樂趣,感受戲曲般的人生。
京韻戲曲,滋味綿長,小作者選取有文化、有底蘊(yùn)的材料入文,讓文章充滿了文化的氣息,更能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yùn)和知識面。在寫法上,文章欲揚(yáng)先抑,由不喜歡到喜歡,符合青少年的生活實際,對青少年讀者有啟迪的意義。
(指導(dǎo)教師:胡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