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魚
大學畢業(yè)后我進一家公司,交接對象小陳很過分。在一次會議中,領導問他某方案是否已確認。他轉頭看我,說這個應該我去確認。我隨口說:“我剛進來,對這個不熟,不知如何下手?!鳖I導不悅,說:“誰一開始就會熟?”感覺領導這句話很重,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于是,我決定對自己發(fā)狠。
問小陳是沒戲了,他馬上要離職,死豬不怕開水燙。我只能邊看資料邊鉆研。從這天開始,我每天提早半小時上班。下班時,雖然我并不總是最后一個走,但中午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我安排一個小時繼續(xù)學習。我虛心地向老同事請教。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好為人師,也并不是每個人都對新人熱心,大多都抱著看好戲的心態(tài)。
第一個月沒什么效果,我不但沒把項目管理的事情搞定,有時候還犯錯誤,擅自給客戶打電話確認事項,但忘了發(fā)郵件。開會確認時,客戶否認我與之聯(lián)系過,我啞口無言。測試人員更是對我冷嘲熱諷,將我寫的分析文檔截個圖發(fā)到公司群里,旁邊附個無辜表情,表示看不懂。
壓抑著心里的想法,上線遇到大學導師,說起情況覺得對未來好迷茫。他說,才一個月,你都沒堅持,還談什么未來?
第二個月,我開始對項目管理中的部分系統(tǒng)深入了解,接手處理簡單事務。小陳臨走時似笑非笑地對我說:“祝你好運!”后來,我才知道,軟件公司項目管理這個職位就像是漢堡中的夾層肉,一邊是客戶,另一邊是開發(fā)和測試人員;客戶總希望你站在他的角度,開發(fā)和測試人員總認為你沒分析清楚而導致重復開發(fā)測試……
忙完第二個月還是沒什么效果。不是我沒想過放棄,但我又想到導師的話,如果我現在半途而廢,將來無論到哪家公司都一樣會出現問題,談何未來?
同事中,終于有人看到我的努力與堅持,開始有人主動跟我交流,指點我寫文檔前一定讓客戶先認可,然后再找開發(fā)與測試人員溝通實現方案。方案初步實現后,可以把界面發(fā)給客戶確認,看是否需要變更。這種過程是個反復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努力做好夾層中的那塊“肉”。
第三個月,第四個月,依然沒有業(yè)績。母親來看望我,問我怎么回事,才工作三四個月就瘦得像只貓。照照鏡子,果然,母親的氣色比我好得多。退休后,母親鐘愛美食。逢周末,她總是叫上我們,滿桌美味。她偏愛豬肚,豬肚銀杏栗子湯、紅燒豬肚、爆炒豬肚等,火候剛好,拿捏到位。
只是洗豬肚工序煩瑣,不僅得忍受刺鼻的味道,白嫩的手也備受摧殘。先用流水將豬肚兩面沖洗干凈,剪掉多余的油,將豬肚翻面放于盆中,加鹽、醋腌5分鐘,再加適量面粉或地瓜粉腌5分鐘,再反復揉搓3分鐘,再加適量白酒和醬油攪拌均勻,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到此,豬肚的清洗工作才算完成。“只有打好這些基礎,才能上桌,才能稱之為美味。”母親的話點醒了我。
第五個月,我靜下心來,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將所有工作中的明細列出來,按項分析,查各種資料,厚臉皮地問給臉色或不給臉色的同事,甚至打電話問小陳。漸漸地,有了點兒成功苗頭。領導終于認可我的努力了,表示有任何困難都可以上報求助他。但我并不依賴于他,這世界這么大,IT行業(yè)的精英遍布,何必拘泥于公司的幾十個人?
第六個月,第七個月,業(yè)績上升,開會時我已能融入現場氛圍中,也能為立場、觀點爭個面紅耳赤。很快,我被提拔為主管。領導對我贊不絕口:“你是我見過的為數不多的能堅持下來的人?!?/p>
我越來越認識到,不好好清洗豬肚,何來美味的豬肚銀杏栗子湯?同理,你都沒好好堅持,哪來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