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
有些女性對于婦科疾病諱疾忌醫(yī),患病后不到醫(yī)院接受正規(guī)的診治,自己到藥店隨便買點兒藥在家用。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容易耽誤病情。因此,患婦科病的女性要特別注意以下婦科用藥的四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中成藥唱主角
相對于西藥,中成藥被認為安全、副作用小。因此,治療婦科炎癥的中成藥大多“名聲”很響。很多女性患上婦科炎癥,如白帶量多、氣味異常等,習慣求助于中成藥治療。然而,無論是慢性宮頸炎、陰道炎或盆腔炎,較佳的藥物選擇都不應該是中成藥。多數(shù)婦科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起到較好的調(diào)理內(nèi)分泌的效果,對于調(diào)理女性體質(zhì)有益。但這類藥起效較慢、針對性不強,一般用作慢性婦科炎癥的輔助治療,不作為首選治療藥物;否則,用“慢兵對強敵”,會引起炎癥病原體擴散、發(fā)展,從而耽誤病情。
誤區(qū)二:治療可不按療程
大多數(shù)女性進行自我藥療時,判斷療效往往憑主觀感覺:白帶正常了就是病好了,得趕快停藥。殊不知,對慢性盆腔炎這樣的疾病來說,癥狀減輕并不代表痊愈。如果治療不徹底,一旦遭遇誘因,往往還會復發(fā)。專家提醒,治療婦科炎癥,應該嚴格遵循療程,一舉擊破。
以常見的霉菌性陰道炎為例,因為有比較典型的癥狀,發(fā)作前大多有勞累、糖尿病等誘因,會出現(xiàn)特征性的豆腐渣樣白帶,因此,很適合進行自我診斷、自我藥療。但很多女性治療時往往“見好就收”,不遵守療程,結(jié)果令霉菌感染再次反彈。
霉菌性陰道炎的治療規(guī)范是:首發(fā)或者偶發(fā)患者,宜進行口服藥和陰道栓劑抗霉菌治療,治療療程為一周;難治性、復發(fā)性感染,一般在月經(jīng)過后用藥1~2周,持續(xù)3~6個月。
誤區(qū)三:婦科病用藥都一樣
有些女性患了陰道炎或慢性宮頸炎,認為都是婦科病,用藥是一樣的。這是一種嚴重的認知誤區(qū)。雖然陰道炎、慢性宮頸炎都屬于炎癥,但性質(zhì)卻大不一樣,治療時要區(qū)別對待。陰道炎以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引起的炎癥居多,大多采用抗生素治療;慢性宮頸炎則是內(nèi)分泌改變、外界刺激、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多種因素引起的,很少使用抗生素治療,需要綜合性的治療手段,如宮頸糜爛采用激光、冷凍、微波等物理治療,還可以使用栓劑。無論是治療方案還是治療藥物,宮頸糜爛與陰道炎的治療大相徑庭。
患了宮頸炎,還要排除癌變和癌前病變的可能。18歲以上有性交史的女性,應該每年做一次宮頸篩查;連續(xù)3年正常,可改為2~3年檢查一次。
誤區(qū)四:隨便選一種洗液即可
洗液是女性青睞的對抗陰道炎癥的“武器”。然而,過多使用洗液會破壞陰道的酸堿平衡,加重陰道炎癥狀。許多女性購買洗液時很盲目也很隨意。專家提醒,清水才是清潔陰道較好的選擇,正常情況下無須用洗液。如果不慎患上陰道炎,應該聽從醫(yī)生的指導,科學選用洗液:認準洗液是健字號還是藥字號,如是婦科炎癥急性發(fā)作,建議選擇藥字號;認準洗液的酸堿性,治療霉菌性陰道炎應該選用堿性洗液,治療滴蟲性陰道炎應該選用酸性洗液;洗液使用時間別超過標準的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