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羽
(貴州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1)有利于大幅度地減少大型橋梁支座、橋墩的量,從而實現(xiàn)施工成本的進一步降低。(2)連續(xù)鋼構橋綜合了連續(xù)橋梁和T 型鋼構橋的受力特點,有利于減少混凝土的徐變、收縮以及溫度變化問題。(3)與同徑同跨度連續(xù)橋梁相比較,連續(xù)鋼構橋的跨中區(qū)域正彎矩更小。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鋼構橋結構設計難點主要在于:該橋梁型式主要使用懸臂澆筑的施工技術,這就導致后期撓度會大幅度地超過設計預期數(shù)值,而一旦橋梁跨中撓度過大,極易導致橋梁頂板裂縫、底板裂縫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利于橋梁的整體安全性。因此,在進行橋梁設計時,必須要重視其結構的使用性能、耐久性以及安全性問題。
本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為某高速公路跨越黃河所設,該區(qū)域河床寬為600 m,河谷呈U 形谷。橋梁分左右幅,橋面凈寬為2 m。設計防洪標準是300 年一遇洪水,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該橋主橋的上部結構使用的是80 +4 ×150 +80 m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
(1)上部結構設計
上部結構使用直腹板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箱梁為單箱單室斷面,采用縱向、豎向以及橫向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箱梁頂面、底板橫坡和路線橫坡相同。箱梁頂寬為13 m,底寬為7 m,懸臂長3 為m。合攏段處箱梁中心高度是3.5 m,頂板的厚度與底板的厚度均為0.3 m;0 號塊的中心高度為9 m,頂板的厚度與底板的厚度分別為0.8 m、1.5 m;由懸臂端至0 號塊根部箱梁的高度按照變化,底板的厚度按照變化,上式中x 代表的是計算截面與懸臂端的距離。
該橋梁的主梁按照三向預應力進行設計:①縱向預應力使用的是鋼絞線型號分別為Фs15.2- 8、Фs15.2- 17 以及Фs15.2-25,采用塑料波紋管成孔,兩端張拉,錨具為OVM 群錨體系。②橫向預應力使用的鋼絞線型號為Фs15.2-2,采用鍍鋅金屬波紋管成孔,單端張拉,錨具為BM15-2 扁錨體系。
(2)下部結構設計
該主橋的下部結構設計為雙肢實心墩,1~5#主墩的墩高如下所示:1#為103 m、2#為105 m、3#為112 m、4#為115 m、5#為88 m。
對雙肢墩不同間距進行計算后,確定主墩的縱向總寬度10 m,橫向寬度7 m。1#和5#橋墩順橋向單肢厚度為2.2 m,2~4#橋墩順橋向單肢厚度為2.5 m;1~4#墩承臺以上50 m內使用變截面,單肢厚度縱橋向從2.2 m 變?yōu)?.2 m,橫橋向從7 m 變?yōu)?1 m,墩底布設高為4 m 的整體實心斷面。5#墩承臺以上45 m 內使用變截面,單肢厚度縱橋向從2.2 m變?yōu)? m,橫橋向從7 m 變?yōu)?0.6 m。此外,為了調整各個主墩的抗推剛度,2~4#墩間布設3 道1 m 高的系梁,1、5#墩間布設1 道1 m 高的系梁。
(1)構建模型
當前,根據(jù)數(shù)據(jù)調查顯示,橋梁的支點梁高和跨度之比應保持在1/16~1/18,本工程設計為1/16.7;跨中梁高通常處于支點梁高的1/5~1/2,本工程設計為1/2.6??偟膩碚f,設計取值具備科學性與合理性?,F(xiàn)使用MIDAS/Civil 構建全橋模型計算,橋面板的計算依據(jù)單向板與懸臂板進行,特殊部位則是使用空間實體單位進行分析,主梁依據(jù)全預應力構件進行設計。如下圖2 所示即為全橋模型。
(2)上部結構靜力計算
①據(jù)計算,本橋主梁的各部位在施工過程中的最大拉應力為σ'cc=0.3 MPa,未達到限制0.7f'tk=1.73 MPa;最大壓應力為13.9 MPa,未達到限值0.70f'ck=22.365 MPa,滿足要求。②在短期效應組合作用下,主梁的最大主拉應力達到了1.0 MPa,但是依舊未超過限值0.4ftk=1.11 MPa,因此,斜截面的抗裂達到要求。③在標準值組合作用下,主梁的最大壓應力達到16.1 MPa,小于限值0.5fck=17.75 MPa,滿足規(guī)范要求。④在標準值組合作用下,主梁的最大主壓應力達到15.5 MPa,未超過限值0.6fck=21.3 MPa,達到要求。⑤撓度長期增長的活載作用下,最大靜撓度達到45.2 mm,未超過撓度限值150 000/600=250 mm,達到要求。
(3)主墩計算及截面選擇
根據(jù)本橋橋址位置現(xiàn)狀條件下,橋位河段冰期出現(xiàn)封凍、壅冰的可能性應較小。一般冬季只流凌,每年凌汛期,河段內會有大量的水內冰,冰塊沖擊橋墩,會對橋墩產生一定的沖撞。設計初期考慮凌汛期冰塊的影響,橋墩采用空心薄壁墩,墩身上部采用雙薄壁墩,下部1/2 高度截面采用變截面空心墩,設計水位以下部分采用實體段并在橋墩上游一側設計了分水尖。經(jīng)計算1#、5#邊墩墩底彎矩較大,墩底截面配筋驗算通不過。后期除設計水位以下為實體截面,墩身整體調整為變截面雙薄壁墩,通過采用雙薄壁墩降低了墩身順橋向厚度,降低了順橋向墩身剛度,同時也提高了墩身橫橋向墩身剛度,從而迅速減小了溫度產生的順橋向墩身荷載效應,對邊墩效果更明顯。橋墩墩底截面內力結果見表1。
表1 橋墩墩底截面內力
由表1 結果可以看出調整后的雙薄壁墩墩底彎矩較之前采用的空心墩降低10%左右,軸力和剪力變化相對較小,由于墩底彎矩為控制橋墩配筋的控制因素,因此選用合適的截面對于剛構邊墩的受力影響很大,但是墩身厚度同時受截面應力狀態(tài)和穩(wěn)定性的限制,存在一個低限。在實際工程設計中,要通過不同截面形式的橋墩計算進行比較,選取最合適的斷面進行設計。
綜上所述,因為高速公路極易受到地形地貌、地質條件以及路線高程的限制,同時由于免去了后期支座維護等因素的影響,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鋼構橋結構在山區(qū)高墩橋梁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在進行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鋼構橋的建設時,必須重視其設計工作,做好結構靜力的計算,以確保工程施工安全與運行可靠。
[1]滕宇,戚中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的設計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8):220.
[2]張?zhí)遥な③?,陶韜.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預拱度的設置與控制[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12,(4):66-67.
[3]盧焱.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設計探究[J].交通標準化,2012,(1):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