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梳理】
論證,就是用論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演繹論證、歸納論證等。下面筆者重點介紹常見的四種論證方法:
一、舉例論證
舉例論證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笆聦崉儆谛坜q”,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運用舉例論證切忌只是例子加論點,敘述后一定要有精當?shù)姆治?。另外,事例敘述要簡潔概括,突出重點,切忌過于詳細。
二、引用論證
引用論證也叫道理論證,是通過引用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guī)律的俗語諺語警句等來證明觀點正確的一種方法。由于引用論證引用的是世人公認的思想結(jié)晶,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所以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運用引用論證時,所引名言警句等必須是真實可信的,不能張冠李戴。另外,引用的名言警句與論點之間必須有嚴密的邏輯關(guān)系。
三、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用設喻來論證論點的方法。在議論文中,設喻可以使論點更易懂,更風趣,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比喻論證能化抽象為具體,化艱深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運用比喻論證要注意,作為喻體的事物應當是大家所熟悉的、具體的,這樣才能通俗生動地論證觀點。其次比喻應當貼切、自然,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
四、對比論證
所謂對比論證,就是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和論據(jù)加以剖析對照,達到否定錯誤觀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運用對比論證要注意,所選取的“事例”的正與誤、是與非的區(qū)別要非常明顯,要有突出的對立的關(guān)系。運用對比論證時,一要注意比較的雙方要具有可比性,二要注意正反兩方面具有合理的共同參照系,否則比較的結(jié)論不可靠。
當然,以上所概括的這幾種論證方法,僅僅使用其中的一種,論述會過于單薄。為強化說服力,許多議論文都兼用多種論證方法。不過,使用多種論證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種,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思考一下】
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生命如花,每一個人的生命就像那園中的花兒一樣,會綻放,會凋謝??墒牵l又敢說它不曾美麗,不曾香氣撲鼻。每一個人如每一朵花,各自有形,各自有色,各自有香。
你也許會生于峭壁之上,你也許會生于百花叢中,如何讓別人知道你的美麗?這還得問你自己。你生在哪里都會有美麗,比如天山上的雪蓮,比如百花叢中的玫瑰。生命何嘗不是如花兒一樣,但你要懂得:我想努力,要讓每一個走過我身旁的人看到我的美麗;讓每一個停步的人,因我的花香而沉醉……
偶然的一次,我去一間花店買花。店主在她那干凈的花店中放滿了各式各樣的鮮花,淡淡的香氣彌漫,她問我送人還是自己擺設?我說留給自己,但又怕花兒會枯萎而不再有香氣。店主于是為我打開了幾個盒子,里面也是花朵,有著濃濃的香氣。但花兒卻是干的。“是干花,自家擺著,好看好聞,不用澆水?!弊詈?,我還是買了幾朵鮮花回去。我不知道,鮮花已經(jīng)如此美麗,為何人們還想要用干花去代替,難道為了香氣?為了美麗?還是為了生命的無期?對照我們自己,因為生命的短暫而擔心,總想找到什么,留下什么,來做永久的代替。究其原因,一定是因為生命中沒有美麗,沒有在活著的時候去努力去用心,直到結(jié)束的那一天,才無比傷心。
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床辉谏囊婚_始,就永不放棄,自強不息,在我們的生命中,創(chuàng)造出屬于我們自己的奇跡呢?那樣,當你將要離去時,不會因為后悔而哭泣。你會說,我曾經(jīng)美麗,直到最后,我仍然永不放棄,自強不息。我相信,即使逝去,我還會因為過去付出過努力而如同花兒一樣,香飄四季。
生命如花,當它還在的時候,讓我們努力去活出生命的價值,像花兒一樣,既然我在這里,我就要讓我的美麗、我的價值,留在這里。
生命如花,讓我們不斷努力;讓我們自己的生命,綻放出美麗。
本文使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字由一撇一捺構(gòu)成,左邊的一撇是人的軀體,右邊一捺則是支撐整個人格大廈的支點——信仰。我們可以沒有財富,可以沒有美貌,可以沒有名利,但我們不能沒有信仰。沒有精神的支點,一切都會轟然倒塌。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立意自定,標題自擬,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例文展示】
從孔子的“善”言談起
□劉 暢
縱觀五千年中華文化,“善”的地位不可忽視。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及的仁、德皆為善。古人又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說,可見善念人皆有之。這之后是否從善,乃后天發(fā)展,非先天之所致也。
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碧热羧诵南蛏?,其言行必處處令人發(fā)覺其內(nèi)心的善念,每一個動作,甚至發(fā)出的聲音,都會令人銘記于心,感激于懷。行善的人所關(guān)注的并非是他的善舉會給自身帶來多大益處,而是能否為對方解決燃眉之急。他不會只局限于小我,而是心懷大眾,置個人得失于不顧,心系社會。阿根廷著名高爾夫球手羅伯特·德·溫森多在贏得了一場錦標賽,準備拿領到的獎金回俱樂部時,一名年輕女子沖上來道喜,并謊稱其子因無錢支付昂貴的醫(yī)藥費可能不久于人世。溫森多憐憫之余,把獎金塞給那名女子并祝她好運。當溫森多知道自己受騙時,他并沒有抱怨后悔,而是面帶微笑地說:“根本沒有一個小孩子病得快要死了,這是我一星期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睖厣嘈拇嫔颇睿纳婆e值得我們深思。
孔子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這就是君子與小人的差別所在。君子心胸坦蕩,明知善惡,會盡自己的一切努力成全每一樁美事;而小人只會任憑邪念滋生,任其肆意損人利己。人之美惡是相對而言的,對一方面是美,而對另一方面就可能是惡。雙方角度不同,利益不同,對美和惡的標準也就不同。只有站在公正、仁德的角度上,才能確定“美”與“惡”的標準,才能真正做到“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當然,這句話說起來容易,要真正做到,還必須有君子之德,人心之善。
孔子還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如此,待人處世亦是如此。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自己不想做的不強加于他人身上,此乃善之最高境界。因此我們要做到處處為他人著想,厘清對錯,明白是非。體諒他人是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畏,無拘無束,無塵無染;體諒他人是一種豁達,是寬廣和寬容的疊加,延續(xù)和升華。寬以待人,是善的最高法則。
孔子的思想流傳至今,對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善亦為仁、德,行善亦可使之升華,令其延續(xù),何樂而不為?
點評
本文從孔子的“善”言談起,進而聯(lián)系當今的社會現(xiàn)實議論分析,構(gòu)思巧妙。文章思路清晰,層次分明,一開始就指出“善念人皆有之”,并提出“這之后是否從善,乃后天發(fā)展,非先天之所致也”的觀點,然后作者以孔子的“善”言作為分論點,運用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對中心論點進行分析議論。最后總括全文,照應題目及開頭,使得文章渾然一體,并突出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