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
臨床生化檢驗前過程對檢驗質量的影響分析
汪麗
目的 對臨床生化檢驗前過程對檢驗質量所造成的影響情況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在上饒市中醫(yī)院就診的接受生化檢驗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患者不進行檢驗前過程分析直接進行生化檢驗;研究組患者在進行檢驗前過程分析之后再進行生化檢驗。對2組患者生化檢測結果中出現(xiàn)偏差和失誤情況的比例進行對比,并總結生化檢驗前過程分析的影響因素。結果 研究組患者生化檢驗結果出現(xiàn)偏差和失誤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生化檢驗前過程分析對檢驗質量造成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生理因素、飲食因素、藥物因素、標本因素、儀器因素等。結論 在生化檢驗前進行檢驗前過程分析可以使檢驗結果更加準確可信,在臨床工作中應該對這一過程給予充分的重視。
生化檢驗;前過程分析;效果
生化檢查屬于一個相對較為復雜的臨床檢驗過程,同時也屬于生化治療的一個關鍵性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前后分析質量控制工作對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檢驗前過程分析對質量檢查的控制而言顯得尤為重要[1-2]。檢驗前過程屬于質量控制工作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目前臨床上在該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十分的完善,因在實際檢查過程中忽視了對檢驗前過程分析,而導致的檢驗結果不能對患者的病情程度進行真實的反映的情況在臨床上也時有發(fā)生[3-4]。本文對臨床生化檢驗前過程對檢驗質量所造成的影響情況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上饒市中醫(yī)院就診的接受生化檢驗的患者9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發(fā)病至入院治療時間1~9d,平均發(fā)病時間(2.7±0.5)d;男26例,女19例;患者年齡18~83歲,平均年齡(42.7±1.4)歲;研究組發(fā)病至入院治療時間1~8d,平均發(fā)病時間(2.9±0.4)d;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齡19~85歲,平均年齡(42.6±1.3)歲。上述自然指標研究對象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不進行檢驗前過程分析直接進行生化檢驗;研究組患者在進行檢驗前過程分析之后再進行生化檢驗,主要內容包括:(1)生化檢驗標本的采集;(2)生化檢驗標本采集后檢驗前的保存和送檢過程;(3)處理溶血檢驗標本;(4)患者生理因素所造成的影響[5]。對2組患者生化檢測結果中出現(xiàn)偏差和失誤情況的比例進行對比,并總結生化檢驗前過程分析的影響因素。
1.3 觀察指標 選擇2組研究對象,分析其生化檢測結果中出現(xiàn)偏差和失誤情況的比例、臨床生化檢驗前過程分析對檢驗質量造成的影響因素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生化檢測結果中出現(xiàn)偏差和失誤情況的比例 研究組患者生化檢驗結果出現(xiàn)偏差和失誤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生化檢測結果中出現(xiàn)偏差和失誤情況的比例比較[n(%)]
2.2 臨床生化檢驗前過程分析對檢驗質量造成的影響因素生化檢驗前過程分析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生理因素、飲食因素、藥物因素、標本因素、儀器因素等。
經過近年來相關研究的總結,臨床生化檢驗前過程分析對檢驗質量造成的影響因素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1)患者生理因素:由于接受生化檢查的患者年齡存在一定的差異,其檢查結果也會有所區(qū)別,新生兒血清非結合膽紅素的水平會明顯高于成人,健康兒童機體內的堿性磷酸酶生物活性可以達到健康成年男性3倍以上的水平,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時間和季節(jié)也會對生化檢驗相關指標的水平產生影響,在不同時間段所出現(xiàn)的數(shù)值也有一定的差異?;颊叩娜粘I盍晳T對生化檢驗結果也能夠產生較大的影響,如吸煙者的血清HDL-C水平就會明顯低于不吸煙者。飲酒也會對機體指標造成一定的影響,在相關酶生物活性的作用下,血清肝酶的生物活性也會隨之不斷的加大。不恰當?shù)倪\動會使血液成分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因此在患者保持平靜時進行標本采集。此外,坐臥姿勢不對也會對檢驗結果造成影響[6]。(2)飲食因素:由于食物會導致患者的葡萄糖、肌酸激酶、甘油三酯等指標水平明顯升高,尿酸、堿性磷酸酶等指標水平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因此生化檢驗前患者需要禁食,禁食的時間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通常是在接受檢驗前的12小時開始禁食,如果時間太長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有低血糖癥狀。晚餐后禁食,次日早餐前采血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模式,與其他方法比較相對合理[7]。(3)藥物因素:藥物進入體內后,患者的機體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反應,有些藥物會使血清和某些成分受到干擾[8]。(4)標本因素:標本采集的時間、方法、患者體位等均會對檢查結果產生影響,標本采集時間可以對檢驗結果的準確性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因為血液中的成分會隨著標本采集時間的不斷延長而發(fā)生相應的改變。采血的位置要保證到位,在采血的部位不能夠用力拍打,止血帶捆扎的時間應該盡量控制在2min左右,同一部位不能夠反復進行采血操作,防止發(fā)生溶血,使血清鉀水平異常升高,從而對檢驗結果造成不利影響[9]。(5)儀器因素:生化檢驗儀器工作狀態(tài)的好壞會對檢驗結果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必須定期進行保養(yǎng)和維護[10]??傊?,在生化檢驗前進行檢驗前過程分析可以使檢驗結果更加準確可信,在臨床工作中應該對這一過程給予充分的重視。
[1] 張允,王微,周平.標本溶血對TP、AST 測定的干擾及糾正[J].江西醫(yī)學驗,2012,22(13):79-85.
[2] 侯春瑛,王志新,趙利斌.標本溶血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2011,22(10):28-29.
[3] 游其勇.溶血標本對臨床生化80例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資訊,2013,2(16):169-170.
[4] 李曉桓.血液標本放置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1,32(3):529-530.
[5] 彭海維,方宗君,楊容,等.血標本放置時間和方式對9項生化指標檢測結果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3(10):3427-3428.
[6] 李兵,李豫英.溶血對肝功能檢驗準確性的影響及糾正[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11(11):1663-1664.
[7] 劉海燕.溶血現(xiàn)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影響的觀察及預防對策[J].當代醫(yī)學,2011,17(27):33-34.
[8] 袁水斌,黃作美.溶血標本對19 項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江西醫(yī)學檢驗,2011,17(21):15-17.
[9] 周欽,王益軍,蘭峰,等.加強生化檢驗質量控制管理的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8(36):8874-8875.
[10] 阮桂芝.加強生化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減少醫(yī)療事故與糾紛[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1):128-1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2.104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饒市中醫(yī)院(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