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鴻
阿克蘇地區(qū)林業(yè)技術推廣站,新疆阿克蘇 843000
核桃幼齡密植園改造技術及效果分析
胡安鴻
阿克蘇地區(qū)林業(yè)技術推廣站,新疆阿克蘇 843000
核桃計劃密植栽培8~10年后開始郁閉,影響核桃果實產(chǎn)量與品質(zhì),密植園間伐、改造是提高核桃園通風透光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紹了密植園改造方法和技術,并對其進行了效果分析,為計劃密植核桃園大面積改造提供技術支撐。
核桃;密植園;改造技術;效果
阿克蘇地區(qū)2005年后定植了大批計劃密植核桃園,主要有以下幾種密度:2.5 m×3 m,88株/666.7m2;3 m×4 m,56 株/666.7m2;3 m×5 m 和 2.5 m×6 m,44 株/666.7m2; 共 66 667 hm2, 其中 3 m×5 m的密植核桃園面積約53 300 hm2?,F(xiàn)已陸續(xù)進入結(jié)果期,且株行間交接郁閉,結(jié)果部位外移,產(chǎn)量和質(zhì)量顯著下降。為解決此問題,本文通過幾年的調(diào)查和對比,提出改造技術并進行效果分析,供農(nóng)技人員和果農(nóng)參考。
1.1 間伐移植,降低密度
在密植核桃園先確定好保留株和授粉品種,間伐方式采用隔株間伐,將2.5 m×3 m、3 m×4 m、3 m×5 m和2.5 m×6 m的密植園間伐成密度為 3 m×5 m、4 m×6 m 和 5 m×6 m 的核桃園,幾年后再將密度為3 m×5 m和4 m×6 m的間伐成終極密度5 m×6 m和6 m×8 m的核桃園,以解決核桃園光照和郁閉的問題。間伐移植的核桃樹種植到另一塊地,又將建成一片新核桃園。間伐移植分為帶土和裸根移植,多采用裸根移植。
1.2 樹體改型、縮小個體
將臨時株采取分年、分季修剪,將3 m×5 m和2.5 m×6 m的核桃園臨時株樹體改成扇形,控制樹冠,縮小個體,解決群體光照,使永久株正常生長,維持現(xiàn)有最高產(chǎn)量,一般4~5年,當永久株枝葉相交時徹底伐除臨時株。
2.1 間伐移植時間
每年開春3月10日-25日或秋季入冬前11月1日-20日。起挖栽植時最好選在陰天進行,減少水分散失。
2.2 間伐移植前準備
2.2.1 及時澆水
在核桃樹移植前7~10 d,對密植核桃園澆一次透水,讓核桃樹體吸足水份。
2.2.2 整形修剪
由于核桃裸根移植在挖掘過程中傷根,為確保移植成活,對需要移植的核桃樹進行修剪,修剪要求:減掉枝葉總量的1/2以上,整株樹一般保留4~5個大枝,對交叉枝、病傷枝全部疏除;對保留骨干枝進行短截,主干高度控制在1.2~1.5 m,主枝保留3~4 個,長度控制在 70~80 cm,側(cè)枝保留 5~6 個,長度控制在30~40 cm,并對剪口進行封閉,采用果腐康或人造樹皮等農(nóng)藥涂抹剪口,防止水分散失及殺菌,秋季移植對剪口還需用塑料薄膜包扎。
2.2.3 挖栽植坑
在核桃樹移植前,選擇一塊與被移植園土壤條件基本一致,地下水位在1.5 m以下的條田,按5 m×6 m的株行距挖好定植坑,定植坑大小較移植核桃樹根幅大30 cm,確保根系伸展,施底肥30~50 kg/株,覆土 20~30 cm,并與其拌勻,待栽植。
2.3 移植核桃起挖、包扎、運輸
2.3.1 起挖
采用0.8~1.0 m2的挖機起挖核桃,根據(jù)樹干直徑的大小、生長狀況確定挖樹坑的大小,在離樹干直徑4~5倍的右側(cè)位置,略斜側(cè)挖深80~100 cm,將核桃樹挖起,防止樹體受傷;清除根跡位置的土后,對樹根進行處理,剪除過長、劈裂、斷裂的根,使根系長度控制在1 m以內(nèi),根系基本完整;并將修好根的核桃樹,立即用預先調(diào)制好的泥漿(粘土 30 kg、水 100 kg、過磷酸鈣 2 kg、多菌靈0.1 kg)蘸根。
2.3.2 包扎保濕
先用稻草、麻袋片對已蘸根的核桃進行包扎,再外用塑料薄膜包扎,防止根系水分散失,提高移植成活率。
2.3.3 運輸
拉運移植核桃樹要輕裝輕運,運輸距離控制在200 km內(nèi),遠距離運輸,時間長,根系易失水,影響成活。
2.4 栽植
核桃樹運到挖好坑準備栽植的地塊后,立即組織人員栽植,在陰天或傍晚移植最佳,以避開高溫和日曬,栽植深度盡可能保持原根系的位置和自然狀,做到不曲根、不露根,使根系自然舒展。
2.5 栽后管護
2.5.1 激素灌根
核桃栽完后,立即采用激素灌根,采用20~30 ppm的GGR6號生根粉或吲哚丁酸、萘乙酸灌根,每隔10 d灌根一次,連續(xù)2次,以促進栽后快發(fā)新根,加速樹體恢復。
2.5.2 及時灌水
栽后立即澆水,要求在24 h內(nèi)澆一次透水,確保根系及時吸取水分。
2.5.3 樹盤覆膜
采用0.01 mm的塑料薄膜,在核桃樹盤覆長2 m、寬2 m的薄膜,提高地溫,提早發(fā)芽,保持土壤濕度。
2.5.4 適時除萌修枝
栽后一個月左右,核桃萌芽且枝條生長快,將萌發(fā)的位置不當、過密或交叉的枝要及時疏除;當新梢長到50~60 cm時,摘心打頂,促進分枝,培養(yǎng)合理的新骨干枝。
2.5.5 秋控肥水和新梢
8月中旬控水,嚴禁對栽植核桃的地塊澆水,并在9月初對新梢全部進行打頂,控制生長,促進新梢木質(zhì)化。
3.1 改形(縮小個體)前的準備
先確定永久株和臨時株,將永久株和授粉樹編號,防止發(fā)生改形錯誤。
3.2 改型種類
由于阿克蘇地區(qū)計劃密植核桃園的株行距主要為3 m×5 m和2.5 m×6 m,改型以扇形為主,即將與永久株交叉的臨時株枝條疏除或回縮,給永久株正常生長和枝組培養(yǎng)留出空間。一般可維持4~5年。
3.3 扇形整形技術
3.3.1 拉枝改角
將臨時株的枝條拉向行間方向,減少株間枝條。加大枝條開張角度,使主枝與主干的夾角達到60~70°以上;生長旺的枝條角度可拉到 80~90°。
3.3.2 疏大枝、控制樹冠
疏除臨時株位置較低的主干枝1~2個,適當提高結(jié)果部位,同時對其有4~5個輪生主干枝的,可疏除2~3個大主枝,重點疏除株間的主枝;將核桃樹骨干枝的延長枝回縮到2~3年生枝,且對中心干控制,降低樹高,控制樹冠,使之相當于兩側(cè)樹高的2/3,整個群體形成波浪式,以利通風透光。
3.3.3 疏密枝、改善光照
對臨時株枝條過密的要疏除,同時修剪交叉枝,背上枝,清除徒長枝,改善光照條件。
3.3.4 控水控氮
對臨時株減少氮肥的使用或不使用,同時減少進水量。
3.3.5 應用植物調(diào)節(jié)制
對臨時株使用pp333(多效唑),秋季噴施,每隔15 d一次,連續(xù)2~3次,使用濃度為500 ppm。
4.1 改造成本
即移植核桃、改形(縮小個體)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直接成本包括:澆水、整形、封口、包干、挖掘、修根、蘸漿、包扎、運輸、挖穴、栽植、澆水、灌根、覆膜、除萌摘心打頂和噴多效唑等,管理成本包括土地成本、人工、肥料、水費、病蟲防治等。移植和改形(縮小個體)成本統(tǒng)計如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移植核桃樹需直接成本1 054元/666.7m2,而改形 (縮小個體)需308元/666.7m2,移植成本明顯高于改形成本。
表1 移植和改形(縮小個體)直接成本統(tǒng)計表(單位:元/666.7m2)
從表2中可以看出,移植的核桃樹和原核桃地當年共需投入3 404元/666.7m2,而改形(縮小個體)當年需1 783元/666.7m2,較移植少支出1 621元/666.7m2。
表2 移植與改形(縮小個體)當年總成本統(tǒng)計(單位:元/666.7m2)
4.2 移植和改型(縮小個體)效果分析
從表3中可以看出,移植核桃第一年較改形(縮小個體)少收入3 871元/666.7m2,第二年少收入 2 200元/666.7m2,第三年收入增加 25元/666.7m2,第四年收入增加 1 525元/666.7m2,第五年增加4 525元/666.7m2。這說明核桃移植后,第1~2年恢復樹體,沒有收入,僅原核桃地產(chǎn)量有所增加;第三年移植核桃開始結(jié)果,當年收益較改形(縮小個體)基本持平,而第四年、第五年移植核桃產(chǎn)量逐年增加,收入明顯提升,第五年時移植核桃總支出與總收入基本持平;通過間伐移植一畝園變成了兩畝園,效益增加了一倍,而改形(縮小個體)產(chǎn)量和效益仍維持原水平。從長遠看,間伐移植較改形(縮小個體)效益明顯增加,但移植前期投入大,技術管理有一定難度,建議中等密度3 m×5 m和2.5 m×6 m的核桃園有條件的果農(nóng)采取間伐移植;高密度2.5 m×3 m和3 m×4 m的核桃園,6~7年就郁閉,樹體小,且移植成本低,移植成活率高,可及時采取間伐移植。
表3 移植和改型(縮小個體)效果分析
[1]袁景軍,趙政陽,萬怡震,等.間伐改形對成齡密植紅富士蘋果園產(chǎn)量與品質(zhì)的影響 [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133-137.
[2]曲紅云,姜召田.紅富士喬化密植園間伐后樹形改造技術[J].煙臺果樹,2010(1):39-40.
[3]郭西軍,嚴小燕紅富士間伐園配套管理技術[J].西北園藝,2013(4):21-22.
[4]王仲明.園林工程建設中大樹移栽的技術措施[J].現(xiàn)代園藝,2014(16):182.
[5]王鵬,強恩光.淺析大樹移栽技術及保護措施[J].現(xiàn)代園林,2006(5):43-45.
胡安鴻(1968年12月-),湖南永州人,農(nóng)業(yè)推廣碩士,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果科技研究、示范與推廣。
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