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丘 王芳琴 裴嬡玲 戴仕蘭
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急救手術的麻醉處理
周丘 王芳琴 裴嬡玲 戴仕蘭
目的 探討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急診手術麻醉方法及其麻醉效果。方法 選取80例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分析,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患者平均分為2組(n=40),對照組采用利多卡因加羅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實驗組采用局麻聯(lián)合靜吸復合全麻,比較2組麻醉效果。結果 實驗組術后收縮壓為(113.2±8.7)mmHg、舒張壓為(64.3±9.7)mmHg、HR指標為(63.8±6.6)次/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術后Sp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清醒后5minVAS評分為(1.9±1.1)分、10minVAS評分為(1.7±1.2)分、20minVAS評分為(1.7±1.2)分、30minVAS評分為(1.8±1.2)分,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麻醉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低于對照組(17.5%)(P<0.05)。結論 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實施急診手術時采用局麻聯(lián)合靜吸復合全麻效果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急診手術;麻醉方法;麻醉效果
異位妊娠破裂引起的腹腔內出血是婦科相對比較常見的癥狀之一,這種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其發(fā)病率也出現(xiàn)上升趨勢,患者如果得不到積極有效的治療將會威脅患者生命。目前,臨床上對于異位妊娠破裂至出血性休克,常規(guī)方法還是以急診手術治療為主[1]。但是,部分患者手術治療中由于麻醉與治療效果不夠理想,輕者增加患者治療時間影響患者預后,重則危及生命。因此,研究例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診手術的麻醉方法具有重要意義[2]。為了探討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急救手術麻醉方法及其麻醉效果。對80例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撫州市臨川區(qū)人民醫(yī)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異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有
80例,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18~45歲,平均(30.0±3.1)歲。實驗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19~46歲,平均(32.0±2.9)歲?;颊咧校羞^停經(jīng)史80例,手術史38例。臨床癥狀為:急性腹痛、嘔吐、或下腹脹痛就診,手術前臨床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血壓明顯低于正常情況,存在不同程度的休克狀況。還有部分患者血壓探測不到。所選患者均經(jīng)臨床資料、實驗室以及病理學檢查證實符合位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的表現(xiàn)。
1.2 方法 急診手術治療入選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均給吸氧、常規(guī)監(jiān)測BP、ECG、SaO2。采用18G以上針穿刺針開通2組靜脈通道(二組周圍靜脈或一組周圍靜脈加一組中心靜脈),進行快速輸液治療休克,部分患者靜脈滴注多巴胺,并采用20%多巴胺葡萄糖點維持,待患者收縮壓升到90mmHg,對于重度休克病人如果經(jīng)過進行休克全面復蘇,仍未得到糾正且不能配合硬膜外麻醉者[3]。
對照組采用利多卡因加羅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方法如下:左側臥位下行L1~2硬膜外隙穿刺置管,采用2%利多卡因(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20107)混合0.75%羅哌卡因(山西普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70)1∶1混合局麻藥。根據(jù)血壓變化和麻醉平面,每次追加局麻藥2~3mL,盡量控制平面在T9~10以下,術中根據(jù)患者手術步驟和時間追加首次劑量的1/3。
實驗組采用局麻聯(lián)合靜吸復合全麻,方法如下:患者在局部浸潤麻醉的同時根據(jù)病情吸入七氟烷和靜脈注射咪達挫侖、芬太尼、淺麻醉下立即開腹手術止血,開腹后擇時用丙泊酚、羅庫溴銨、等麻醉藥物進行誘導行氣管插管麻醉。在緊急情況下,直接氣管插管機控制患者呼吸。維持:靜脈微泵輸入1mg瑞芬太尼(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國藥準字H20123421),滴注速度控制在6~15mL/h,400mg丙泊酚(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2),滴注速度控制在20~50mg/h[4-5]。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術前、術后(術后5min)收縮壓、舒張壓、HR、SpO2;記錄2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應;記錄患者清醒后5min、10min、20min、30min視覺模擬(VAS)評分,參照國際疼痛評分標準[6]: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方法對患者術后切口疼痛程度進行評分:0~3分表示無痛或有點痛;4~6分表示輕度疼痛或者疼痛明顯;7~10分標準疼痛嚴重或疼痛劇烈無法忍受。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相關數(shù)據(jù)用SPSS16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并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s”等表示,并進行t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術前收縮壓、舒張壓、HR、SpO2指標比較本次研究中,2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術后收縮壓、舒張壓、HR,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術后SpO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入手術時、術后收縮壓、舒張壓、HR、SpO2比較(x±s)
2.2 2組清醒后VAS評分比較 實驗組評分低于對照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清醒后VAS評分比較(x±s)
2.3 不良反應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麻醉后3例出現(xiàn)惡心、嘔吐、體動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顯著低于對照組(7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5%)(P<0.05)。
異位妊娠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這種疾病發(fā)病率較高,且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其發(fā)病率出現(xiàn)上升趨勢,它是指受精卵沒有在子宮體腔內著床發(fā)育,而是在子宮體腔之外的任何地方著床發(fā)育[7],患者發(fā)病后如果得不到積極有效的治療將會誘發(fā)其他疾病,影響患者生活治療,部分患者甚至出現(xiàn)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威脅患者生命。目前,臨床上對于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尚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常規(guī)方法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但是長期療效欠佳,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麻醉方式,使得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較多。近年來,局麻聯(lián)合靜吸復合全麻在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中廣為使用,并取得階段性進展,這種麻醉方式和其他麻醉方式相比優(yōu)勢較多,該麻醉方式能夠大大降低了交感神經(jīng)的活性,能夠有效的阻斷手術刺激向中樞傳導,能夠降低手術刺激對自主神經(jīng)的影響,應急反應明顯減輕,循環(huán)也更加穩(wěn)定?;颊呷朐汉笥捎诰哂醒萘坎蛔?,外周靜脈多數(shù)已經(jīng)萎陷,給外周靜脈套管針穿刺可能帶來較大的難度。麻醉師應該立即為患者開放中心靜脈,這不但能夠為患者快速、大量補液實施中心靜脈壓(CVP)檢測,正確的指導患者補液。采用局麻聯(lián)合靜吸復合全麻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藥物起效時間,能夠及時為患者開設輸液通道,保證患者能夠盡早實現(xiàn)液體復蘇,為患者后續(xù)手術順利實施提供條件。同時,局麻聯(lián)合靜吸復合全麻的聯(lián)合使用能夠有效的減少麻醉藥物的使用量,更加有利于患者麻醉后早期清醒,早期拔管[8]。
綜上所述,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患者實施急救手術時采用局麻聯(lián)合靜吸復合全麻效果理想,值得推廣使用。
[1] 彭哲玲.65例異位妊娠破裂出血合并出血性休克的麻醉處理[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4(14):82-83.
[2] 施建飛,湯春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處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07,23(12):963-964.
[3] 張勤朱.氨甲喋呤配伍中藥治療異位妊娠的30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9):54-55.
[4] 俞彩明,黃炳,孫建良.異位妊娠破裂出血性休克46例急救手術的麻醉處理[J].當代醫(yī)學,2011,17(18):22-23.
[5] 金秀鳳,孫建良.自體血液回輸在異位妊娠內出血中的運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2(6):127-128.
[6] 秦偉,余艷紅.異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圍手術期治療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9):37-38.
[7] 黃冰,周永華.波動引導的右頸內靜脈穿刺法[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2(1):483-484.
[8] 葉翠芬,鄧偉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12):32-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0.052
江西 344000 撫州市臨川區(qū)人民醫(yī)院麻醉科 (周丘 王芳琴 裴嬡玲 戴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