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煌 楊玉琳 鄒 萍 范建華
在去大骨瓣減壓術中行硬腦膜無張力修補的應用研究
陳旭煌 楊玉琳 鄒 萍 范建華
目的 對硬腦膜無張力修補在去大骨瓣減壓術中的臨床應用情況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行去大骨瓣減壓術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對其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n=33),其中,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后直接縫合切口,不對硬腦膜予以修補;對觀察組患者在手術中實施硬腦膜無張力修補。對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進行觀察與比較。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中有19例患者恢復良好,3例輕度殘疾,6例重度殘疾,1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對照組中有15例患者恢復良好,3例輕度殘疾,7例重度殘疾,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組治療效果比較,恢復良好方面,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它療效方面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并發(fā)癥比較,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實施去大骨瓣減壓術的重癥腦科患者,在術后對其予以硬腦膜無張力修補,可有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去大骨瓣減壓術;硬腦膜;無張力修補術
在臨床神經外科工作中,針對中、重、特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當臨床上有手術指征時,通常會對其予以去大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以達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而在傳統的去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過程中,在手術后一般不對其硬腦膜予以修補,這種情況極易引發(fā)各種不良反應[1]。對此,為了能有效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可在去大骨瓣減壓術的術中進行硬腦膜無張力修補進行治療。本研究對33例重型顱腦損傷且行去大骨瓣減壓術患者予以術中硬腦膜無張力修補加以治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江西省樂安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6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將患者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n=33)。觀察組中,男24例,女9例,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37.8±2.5)歲;19例閉合性顱腦損傷,14例開放性顱腦損傷;GCS評分情況:16例3~8分,17例8~12分。對照組中,男20例,女13例,年齡15~69歲,平均年齡(36.4±1.9)歲;21例閉合性顱腦損傷,12例開放性顱腦損傷;GCS評分情況:19例3~8分,14例8~12分。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GCS評分等臨床基礎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2組患者均實施開顱、清除血腫以及去大骨瓣減壓術予以治療,硬腦膜采取放射狀剪開減壓,清除血腫,且對創(chuàng)面進行徹底的止血處理,并沖洗干凈[2]。對照組患者在清除血腫后,將頭皮予以縫合,且在硬膜下留置多孔硅膠引流管;觀察組患者依據病患的實際顱內壓的狀況,裁取大小適中的由“北京佰仁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神經外科生物補片,實施無張力修補,在硬膜外同樣留置多孔硅膠引流管。術后,對全部患者再予以常規(guī)治療,即運用利尿劑、脫水機、防感染以及神經細胞活化劑等。
1.3 療效評價標準[3]對患者采取神經外科評分標準即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其中1為死亡;2為植物生存;3為重度殘疾,患者清醒、殘疾,日常生活無法自理,需照顧;4為輕度殘疾,患者殘疾但是能夠獨立進行生活,且在保護之下可進行適量的工作;5為恢復良好,患者仍有輕度的缺陷,但是已恢復正常生活。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治療效果 經治療后,觀察組中有19例患者恢復良好,3例輕度殘疾,6例重度殘疾,1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對照組中有15例患者恢復良好,3例輕度殘疾,7例重度殘疾,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組治療效果比較,恢復良好方面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它療效方面2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組別 例數 恢復良好 輕度殘疾 重度殘疾 植物生存 死亡觀察組 3 3 1 9(5 7 . 5 8) 3(9 . 0 9) 6(1 8 . 1 8) 1(3 . 0 3) 4(1 2 . 1 2)對照組 3 3 1 5(4 5 . 4 5) 3(9 . 0 9) 7(2 1 . 2 1) 2(6 . 0 6) 6(1 8 . 1 8)P值 <0 . 0 5 >0 . 0 5 >0 . 0 5 >0 . 0 5 >0 . 0 5
2.2 術后并發(fā)癥情況 觀察組中有5例患者出現腦軟化及腦膨出,3例分流依賴性腦積水,1例硬膜下積液,18例顱骨缺損成形術(其中,無1例患者出現頭皮和腦組織粘連);對照組中有13例患者出現腦軟化及腦膨出,10例分流依賴性腦積水,7例硬膜下積液,16例顱骨缺損成形術(其中,5例患者出現頭皮和腦組織粘連)。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 例數 腦軟化及腦膨出分流依賴性腦積水硬膜下積液顱骨缺損成形術例數 頭皮和腦組織粘連數觀察組 3 3 5(1 5 . 1 5) 3(9 . 0 9) 1(3 . 0 3)1 8(5 4 . 5 5) 0對照組 3 3 1 3(3 9 . 3 9)1 0(3 0 . 3 0)7(2 1 . 2 1)1 6(4 8 . 4 8) 5(1 5 . 1 5)P值 <0 . 0 5 <0 . 0 5 <0 . 0 5 <0 . 0 5 <0 . 0 5
臨床上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予以救治,其目的不只是為了提升患者的生存率,還要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少致殘率。對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治療,不管是顱內血腫或腦挫傷,在采取相應的手術治療方式將病灶清除后,若存在腦組織膨出,傳統上是采取顳肌下行去大骨瓣減壓術,且不對硬腦膜進行處理,而將頭皮與顳肌進行縫合,在一些情況下甚至直接對頭皮加以縫合[4]。這種治療方法雖然可以降低顱內高壓,然而,手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較高,例如患者在手術后會存在較為劇烈的頭痛,腦組織容易與切口皮瓣粘連形成疤痕,誘發(fā)癲癇發(fā)作。
針對這種情況,相關研究指出,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去大骨瓣術,且予以硬腦膜無張力修補,可以有效改善傳統治療的不足,促使腦組織維持正常的形態(tài),預防過度擺動情況的發(fā)生,避免蛛網膜下腔積液及腦膨出的出現[5];其還有助于患者腦組織的恢復,降低骨窗疝的出現,防止腦組織受到損傷,進而加劇腦組織軟化,造成術后神經功能障礙加劇或癲癇的產生;硬腦膜無張力修補術還能夠阻隔顱內外相通,避免顱內感染或腦脊液漏的發(fā)生;在縫合硬腦膜后,將不會與正常的腦組織發(fā)生粘連現象,降低了腦組織瘢痕的出現,繼而使得癲癇發(fā)生率下降;硬腦膜無張力修補還可以阻隔皮瓣滲出血液進入腦內阻塞蛛網膜顆粒,避免形成腦積水[6];此外,實施硬腦膜無張力修補,可以為手術后第2次顱骨修補提供一定的便利[7-8]??梢姡趯嵤┤ゴ蠊前隃p壓術后予以硬腦膜無張力修補,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觀察組患者行去大骨瓣減壓術后,再進行硬腦膜無張力修補,其恢復良好患者顯著多于對照組(P<0.05);在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觀察組患者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臨床神經外科手術中,在去大骨瓣減壓術后予以硬腦膜無張力修補術,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1] 何洪雨,劉華新,于帥,等.生物型硬腦膜補片在開顱去骨瓣減壓術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4):3780-3782.
[2] 鄭偉,續(xù)寧,謝方民,等.去骨瓣減壓術改良硬腦膜減張修補的臨床意義[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1,32(9):692-693.
[3] 王冠,黃錦良.硬腦膜減張修補在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360-361.
[4] 葉海泉.人工硬腦膜在去骨瓣減壓術中的應用體會[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8):562.
[5] 譚瑜,夏林虎,楊志龍,等.硬腦膜補片在去骨瓣減壓術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4,35(5):974-975.
[6] 肖云浪,何偉,陳展鵬,等.擴大自體硬腦膜減張修補在去骨瓣減壓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2):123-124.
[7] 彭智.顳肌部分切除聯合標準外傷去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額顳頂部顱腦損傷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23):139-140.
[8] 梁宇迪,鄧景陽,曾志明.改良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yī)學,2014,20(5):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020
江西 344300 江西省樂安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 (陳旭煌 楊玉琳 鄒萍 范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