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
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的價值研究
吳江
目的 分析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在糖尿病患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選取120例糖尿病的腎病患者,按照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分為正常的白蛋白尿組(NA組)、微量的白蛋白尿組(MA組)、大量的白蛋白尿組(MAA組)3組(n=40)。選擇同期40例健康的體檢者作為對照組(NC組),均使用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來檢查每組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對其有關(guān)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jié)果 12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105例總腎和分腎腎小球濾過率同時正?;蛳陆祷蛏撸硗庥?5例尿微量白蛋白、總腎腎小球濾過率正常;偏相關(guān)分析顯示,腎小球濾過率與年齡、收縮壓、HbA1c、血肌酐分別呈顯著負相關(guān)(r=-0.455、-0.142、-0.174、-0.474,P<0.05)??偰I、左右腎腎小球濾過率與尿微量白蛋白均呈顯著負相關(guān)(r=-0.457、-0.416、-0.432,P<0.05)。結(jié)論 腎小球濾過率比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能更早、更靈敏、更準確地反映糖尿病腎病,而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測定腎小球濾過率具有簡便、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可以作為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腎?。?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腎小球濾過率
糖尿病是一種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代謝疾病,而糖尿病腎病是其主要的合并癥之一。有關(guān)資料顯示,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能夠準確反映腎小球的濾過情況,從而為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jù)。本研究選取12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監(jiān)測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化,探討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對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的診斷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于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治療的12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經(jīng)診斷,患者均符合糖尿病患者的診斷標準[1]。排除在短期時間內(nèi)使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腎損害藥物及降脂藥物,或患有非酮癥高滲狀態(tài)和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情況[2];排除慢性肝炎或活動性肺結(jié)核、泌尿系感染、腫瘤或存在其他腎臟病及有其他急性并發(fā)癥的患者[3]。按照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含量均分成3組(n=40):第1組是正常白蛋白尿組(NA組,0~30 mg/d)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60.2±12.3)歲;第2組是微量白蛋白尿組(MA組,30~200 mg/d)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齡(60.1±10.3)歲;第3組是大量白蛋白尿組(MAA組,>200 mg/d)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齡(60.9±13.3)歲。同時選取來本院做健康體檢的40例健康成人作為對照組(NC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60.2±12.1)歲;且都沒有心、腎、肝、高血壓、糖尿病、代謝性疾病和內(nèi)分泌疾病史。4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接受測試的人員均采用放射性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4],檢查之前所有患者喝下500 mL的水,在顯像之前要進行排小便,做到排空。在檢查的時候采用仰臥方式,將頭放在后位上,可以看到的面積涵蓋兩腎臟以及膀胱,使用彈丸式方法靜脈注射99 mTc-DTPA之后,馬上對雙時相腎的動態(tài)顯像進行掃描,使用儀器是單光子發(fā)射型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儀。第1時相為3 s/幀,采集72 s;第2時相為20 s/幀,采集900 s,矩陣都是125×125,采集完畢,用專用腎小球濾過率處理軟件,計算總腎和分腎的腎小球濾過率,并均進行體表面積校正。在同一個時間里,記錄接受測試的人員的血壓情況、BMI情況、空腹血糖情況、糖化血紅蛋白情況、餐后2 h血糖以及血肌酐,在患者的住院期間,要監(jiān)測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共計3次,最后取其平均值[5]。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臨床資料比較 12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中,105例總腎和分腎腎小球濾過率同時正?;蛳陆祷蛏?,其中同時升高者有6例,總腎、左右腎分別為(120.87±9.37)、(60.23±4.90)、(60.51±4.42)mL/(min·1.73 m2);另外有15例尿微量白蛋白、總腎腎小球濾過率正常(70.51±4.42)mL/(min·1.73 m2),分腎異常,其中一側(cè)分腎為(70.59±4.48)mL/(min·1.73 m2)。見表1。
表1 各組臨床資料比較(x±s)
2.2 腎小球濾過率相關(guān)因素分析 偏相關(guān)分析顯示,腎小球濾過率與年齡、收縮壓、HbA1c、血肌酐分別呈顯著負相關(guān)(r=-0.455、-0.142、-0.174、-0.474,P<0.05)??偰I、左右腎腎小球濾過率與尿微量白蛋白均呈顯著負相關(guān)(r=-0.457、-0.416、-0.432,P<0.05)。腎小球濾過率相關(guān)因素分析見表2。
表2 腎小球濾過率相關(guān)因素分析(x±s)
糖尿病,是一種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代謝疾病,該病發(fā)病率高,波及年齡層廣,已然成為危害生命的第三大慢性疾病[6]。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當中的合并癥之一[7]。
在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中[8],腎小球基底膜損傷是其主要的病理變化表現(xiàn),且腎臟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是病理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主要原因。腎小球濾過率是一項能夠有效反映腎臟血流動力學變化的觀察指標,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能夠為臨床上了解患者腎小球濾過功能提供有效的依據(jù)。99 mTc-DTPA,是一種可以被腎小球濾過,但不會被腎小管吸收和分泌的一種放射性物質(zhì),其清除率可以準確的反應(yīng)腎小球濾過率,故此,通過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腎小球濾過情況,從而為臨床診斷糖尿病腎病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jù)[9]。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腎小球濾過率與病程、收縮壓、HbA1c、血肌酐分別呈顯著負相關(guān);腎小球濾過率與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呈顯著負相關(guān),說明隨著腎小球功能損害的加重,腎小球濾過率逐漸下降,微量白蛋白丟失逐漸增加,血肌酐逐漸升高。說明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所測得的腎小球濾過率能比較準確地反映腎小球功能,能靈敏、準確地診斷糖尿病腎病各期腎功能損害的程度。
綜上所述,腎小球濾過率比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能更早、更靈敏、更準確地反映糖尿病腎病,而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測定腎小球濾過率具有簡便、無創(chuàng)等優(yōu)點,可以作為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手段。
[1] 姚立新,李昨非,劉波,等.99 mTc-DTPA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對糖尿病腎功能的評價[J].國際放射醫(yī)學核醫(yī)學雜志,2009,33(6):343-346.
[2] 徐迅,王義明,吳余陽,等.糖腎方對糖尿病腎病血流動力學易感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成藥,2011,33(4):562-566.
[3] 吉安平,張杰.核素腎動態(tài)顯像在糖尿病腎病中的臨床應(yīng)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2):347-348.
[4] 解朋,黃建敏,潘莉萍,等.腎動態(tài)顯像法與雙血漿法測定糖尿病腎病患者GFR的比較[J].中華核醫(yī)學雜志,2010,30(4):276-278.
[5] 曹赟,倪海祥.腎動態(tài)顯影聯(lián)合改良MDRD公式對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中醫(yī)辨證分型的臨床價值性研究[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1, 46(2):99-103.
[6] 解朋,黃建敏,潘莉萍,等.腎動態(tài)顯像法與雙血漿法測定糖尿病腎病患者GFR的比較[J].中華核醫(yī)學雜志,2010,30(4):276-278.
[7] 孔寧寧.腎動態(tài)顯像與血清Cr、BUN對糖尿病腎功能評價的對比研究[D].青島大學,2014.
[8] 李陽.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當代醫(yī)學,2010,16(26): 18-20.
[9] 劉佳,馬文杰,鄧志剛,等.99 mTc-DTPA腎動態(tài)顯像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yīng)用[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36(1):56-5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5.046
湖南 418000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吳江)